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對園林道路的作用、類型以及園林道路的規劃原則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園林道路,規劃,設計
園林道路是園林的組成部分,起著組織空間、引導游覽、交通聯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場所的作用。它象脈絡一樣,把園林的各個景區景點聯成整體。所以,它具有與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還有許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質,了解這些能和性質,有助于更好的設計。
1、園林道路的作用
1.1劃分園林空間。園路規劃決定了全園的整體布局。各景區、景點看似零散,實以園路為紐帶,通過有意識的布局,有層次、有節奏地展開,使游人充分感受園林藝術之美。中國傳統園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徑盤蹊”、“曲徑通幽”等都道出了園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間內忌直求曲,以曲為妙,目的在于增加園林的空間層次,使一幅幅畫景不斷地展現在游人面前。
1.2引導游覽。園林無論規模大小,都劃分幾個景區、設置若干景點,布置許多景物,而后用園路把它們聯結起來,構成一座布局嚴謹,景象鮮明,富有節奏和韻律的園林空間。所以,園路的曲折是經過精心設計,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園的道路網按設計意圖、路線和角度把游人引導輸送到各景區景點的最佳觀賞位置。并利用花、樹、山、石等造景素材來誘導、暗示,促使人們不斷去發現和欣賞令人贊嘆的園林景觀。
1.3豐富園林景觀。園林中的道路是園林風景的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線,豐富的寓意,精美的圖案,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與四周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觀緊密結合,形成“因景設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貫穿所有園內的景物。
2、園林道路的類型
園路的基本類型有路塹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等。在園林綠地規劃中,按其性質功能將園路分為:
2.1主要園路。主要園路聯系全園,是園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寬度4-6m。
2.2次要園路。次要園路是主要園路的輔助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寬度2-4m。
2.3游息小路。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導游人更深入地到達園林各個角落,雙人行走1.2-1.5m,單人0.6-1m,如山上、水邊、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2.4變形路。根據游賞功能的要求,還有很多變形的路,步石、汀步、休息島、踏級、磴道等。
3、園林道路規劃設計
3.1園路在園林中的尺度與密度。園路的尺度、分布密度,應該是人流密度客觀、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來的”,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人多的地方(如游樂場、入口大門等)尺度和密度應該大一些;休閑散步區域則要小一些,達不到這個要求,綠地就極易損壞。
此外,現代園林綠地中還應增加相應的活動場地。園林過去多以參加游覽為主,游園注意自我感受,人們以思索、追溯領悟 藝術 中的哲理情感為主要欣賞方式,追求所謂“神游”;而現代人的旅游 方式有一種要求和參與的趨勢。人們不僅要求環境優美,而且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中從事文娛、 體育 活動,甚至進行某些學術活動,獲取知識,因此,需要設計相當數量的活動場地。
3.2園路的布局
3.2.1 平面成形布局。風景園林的道路系統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統,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點。在自然 式園林綠地中,園路多表現為迂回曲折,流暢自然的曲線性,中國古典園林所講的峰回路轉,曲折迂回,步移景異,即是如此。園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們從不同角度去觀賞景觀。在私家園林中,由于所占面積有限,園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見大,延長景深,擴大空間。
除了這些自由曲線的形式外,也有規劃的幾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園林風格。西歐的古典園林中講究平面幾何形狀,采用一種形式為主,另一種形式補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
3.2.2 立面成形布局。園路也可以根據功能需要收放寬度尺寸,采用變斷面的形式進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發現,不同轉折處有不同的寬狹,而且在中途還設有過路亭。在許多園林中,設置坐登、椅子在園路外延邊界,還有園路和小廣場相結合等等。這樣寬狹變化,曲直相濟,反倒使園路生動起來,做到一條路上休閑、停留和人行、運動相結合,各得其所。
3.3園路路口規劃。園路路口的規劃是園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規則式園路系統和自然 式園路系統的相互比較情況看來,自然式園路系統中以三岔路口為主,而在規劃式園路系統中則以十安路口比較多,但從加強尋游性來考慮,路口設置也應少一些十字路口。
道路相交時,除山地陡坡地形之外,一般盡量采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時斜交角度如呈銳角,其角度也盡量不小于60°。銳角過小,車輛不易轉彎,人行要穿過綠地;銳角部份還應采用足夠的轉彎半徑,設為圓形的轉角。路口處形成的道路轉角,如屬于陰角,可保持直角狀態,如屬于陽角,應設計為斜邊或改成圓角[3]。
路口要設計有景點和特點。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設計花壇、花臺等,要注意各條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線與花壇的軸心相對,不要與花壇邊線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狀,應與中心花壇的形狀相似或相適應,具有中央花壇的路口,都應按照規則式的地形進行設計。
3.4園路其他要素
3.4.1園路與建筑。在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處,常常能形成路口。從園路與建筑相互交接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設置一塊較小的緩沖場地,園路則通過這塊場地與建設交接。多數情況下都應這樣處理,但一些起過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設緩沖小場地。
常見的園路與建筑采用平行交接和正對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長軸與園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還有一種側對交接,是指建筑長軸與園路中心線相垂直,并從建筑正向的一側相交接,或者園路從建筑物的側面與其交接。實際處理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關系時,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別是正對建筑某一角的斜角,沖突感很強。對不得不斜交的園路,要在交接處設一段短的直路作為過渡,或者將交接處形成的路角改成圓角,應避免建筑與園路斜交。
3.4.2 園路與水體。中國園林常常以水面為中心,主干道環繞水面,聯系各景區,是較理想的處理手法。當主路臨水面布置時,路不應該是始終與水面平行,這樣因缺少變化而顯得平淡乏味。較好的設計是根據地形的起伏,周圍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離。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橋,堤或汀步相接。
應注意濱河路的規劃,濱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 繁忙而景觀要求又較高的城市干道。濱河路是城市中臨江、河、湖、海等水體的道路,臨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寬度最好不小于5m,并盡量接近水面;濱河路比較寬時,最好布置兩條游步道,一條臨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來往,而臨近水面的一條游步道要寬些,供游人漫步或駐足眺望
3.4.3園路與山石。在園林中,經常在園林兩側布置一些山石,組成夾景構成景色,要有一種幽靜的氛圍。在園路的交叉路口,轉彎處也常設置假山,既能疏導交通,又有起到美觀的作用。
3.4.4園路與植物。園路最好的綠化效果,應該是林蔭夾道。郊區大面積綠化,行道樹可與兩旁綠化種植相結合在一起,自由進出,不按間距靈活種植,實現路在林中走的意境。
在園路的轉彎處,可以利用植物進行強調,比如種植大量五顏六色的花卉,既有引導游人的功能,又極其美觀。園路的交叉路口處,常常可以設置中心綠島,回車島,花缽,花樹壇等,同樣具有美觀和疏導游人的作用。
還應注意園路和綠地的高低關系,設計好的園路常是淺理于綠地之內,隱藏于綠叢之中的,尤其山麓邊坡外,園路一經暴露便會留下道道橫行痕跡,極不美觀,所以要求路比“綠”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4、結束語
嚴格執行規劃規范,合理布置園路所占面積,滿足園路功能要求。遵循道路規劃設計原則,協調道路規劃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加強自身藝術 素質及業務素質,避免矯揉造作,使道路規劃設計真正體現功能美與藝術美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