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林業生產和工作中,最為嚴重的一大隱患就是林業病蟲害問題。近些年,世界各地都在致力研究相關問題的預測與防范,力求運用現代科技研究出常規防治措施。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監測預報;防治措施
1 林業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和創新技術應用
1.1 林業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基本思路
林業病蟲害主要的防護措施還是需要提前建立一個監控和防治體系。其一,要對固定區域內的相關產業進行固定樣地監測和踏查監測,其主要內容是地面監測。每年的病蟲害情況都不一樣,一定要結合其監察地域的特殊狀態和條件進行相關分析。其二,設置一定的地點,對該地點發生病蟲害的地區設立調查樣地,與此同時建立監測檔案。為更準確地判斷出病蟲害的地區,可以依照其發生的情況,按照一定比例設置樣地。其三,從調查時間和方法的層面上來看,應每年都進行相關方面的全面調查。
1.2 林業病蟲害監測預報技術應用
就我國現在的情況而言,林業病蟲害問題使用的是GIS配合GS2技術,實施遙感定位監測,可以使整個林業得到極高的監測度,同時還可以設定相關的預報系統,有力防止相關問題的發生。
病蟲害數據錄入:得知相關病蟲害的特點和具體內容后,要確立好相關的病蟲害發生采集區。所有的信息收集完畢后,要匯總到系統當中,系統就會將新的信息與原有的信息內容進行整合對比,從而在GIS數據中得到新的數據內容,以此來幫助此相關工作人員來進行病蟲害預報工作。
病蟲害遙感預測:需結合害蟲的相關因子進行研究探索,運用相關設備來檢測和提取病蟲害的數據。除此之外,還要對本地的地理因素和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結合兩方面內容進行病蟲害發生的可能預報以及相關的預防辦法。
2 林業病蟲害防治措施
2.1 構建應急控制機制
若想實現林業病蟲害的提前預防,就要結合相應的監測與預報技術系統來完成。需要建立一個技術層面前衛的應急防控機制,從而構建出一個連鎖的技術應用體系。
2.2 構建動態病蟲害防護體系
建立地方林業部門的動態病蟲害防治防護體系,需要注意以下3點內容,一是要結合相關的預測系統,結合實地病蟲害監測對象,建立相關機制,以此來實現監控與防護共同進行,兩者共同優化。二是結合相應的生物藥物防治技術進行綜合防治。三是設立固定測報點,設置定點防治,以此來配合整體的專業設備系統調查,將精準數據結合起來,制定防護方案。
2.3 合理使用防治措施
營林防治:主要是通過進行樹種組合的搭配,形成不同的隔離帶,防止蟲害擴散。純種樹林很可能會造成大面積病蟲害的擴散,而混交狀態下的樹林在病蟲害防御情況來看,具有較為顯著的作用。由此可見,根據特別的地質條件進行樹種混交,可以實現病蟲害的防御。
生物防治:指蟲子的天敵或者相關的生物制劑來進行相關病蟲害的防控。隨著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技術來了解相關生物的天敵或制造相關的藥劑來實現防控。近些年,運用飛機噴灑BT、阿維菌素等生物抑制劑,在楊小舟蛾防治方面得到了十分顯著的作用。
物理防治:運用簡單的機械來防治病蟲害。根據害蟲的生活習性,運用人力或者簡單工具將害蟲殺死的方式叫作捕殺法;利用其害蟲的生活習性來引用害蟲并殺死害蟲的方式叫作誘殺法。
綜上所述,若想更好地實現林業經營,免病蟲害的侵擾,就需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防控機制來實現對林木病蟲害的相關監測預告和防護防治工作。不同地區結合其相應的技術以及特點進行有效的方法實施,從而穩定病蟲害防治體系。
推薦閱讀:發表林業類論文的cssci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