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本文主要闡述了張掖地區在戈壁荒灘地上通過嫁接培育,采用寬行密植的方式引種珍珠油杏進行對比栽培實驗觀測,珍珠油杏在該區表現出早果、高抗性、耐儲運、易加工等優良綜合性狀,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同時本文也總結出了優質高效的栽培技術。
關鍵詞: 珍珠油杏; 優質高效; 栽培技術
珍珠油杏是山東省新泰培育的地方杏變異名品,落葉小喬木[ 1 ]。自2010年引入甘肅張掖,在不同海拔高度、土壤類型、品種進行嫁接培育[ 2 ]、對比試栽,通過十多年多點觀測,對其開展抗逆性,特別是抗晚霜能力、抗旱能力觀測分析和座果率調查分析,早果豐產性調查,儲藏保鮮效果等綜合經濟性狀指標試驗研究。生產上運用寬行距、小株距密植高效栽培技術,使該品種表現出適應性強、抗逆性好、極耐瘠薄、結果早、風味獨特、品相佳等特點,是優良中早熟品種。適合張掖及同類地區海拔2 200 m以下的區域大面積推廣栽培,即可作為鮮果銷售,亦可加工杏干、杏脯、杏罐頭、杏醋保健飲料、杏酒、杏粉或杏仁粉等加工產品。
1 引種地概況
引種試驗地區位于甘肅省張掖市堿灘鎮張掖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杏良種示范基地、甘州區石崗墩戈壁荒灘、甘州區花寨鄉、甘州區沙井鎮、臨澤縣林業科技示范園、山丹縣東樂鄉、山丹縣清泉鎮等區域。選擇區域均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區,屬典型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具有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風大沙塵多的氣候特點。災害性氣候天氣有干旱、干熱風、沙塵暴、霜凍等,年降水量130.4~350 mm,年蒸發量2 002.5 mm,年均相對濕度52%;全年日照時數3 065.6 h,無霜期140~160天;年平均風速2.0 m/s、年平均沙塵暴日數3.9天,年均氣溫5~ 7.3℃,晚霜凍等[ 3 ],土壤基質為疏松、貧瘠的沙土、pH值小于7.8(或改良)。
2 引種特性
2. 1 果實經濟性狀
珍珠油杏成熟果實為橙黃色,半透明狀,光潔似有一層油脂。單果平均重26.3 g,最大單果重40 g,果肉較硬有韌勁,含糖量最大33.6%,可滴定酸含量僅 0.2%,口感佳。常溫下存放15天不變軟,冷庫溫度0~1 ℃可貯存3個月以上。果肉離核,核重1.96 g,仁重0.67 g,飽滿,味香甜,出仁率34.2%,是鮮食、制干和仁用的優良品種。據測定,第3年每畝產果500 kg,第5年2 500 kg,產值3萬元以上,第8年以后畝產4 000 kg以上,產值5萬元以上,推廣潛力巨大。
2. 2 生長結果特性
珍珠油杏樹勢健壯、根系發達、萌芽率高、成枝力強。植株性狀穩定,抗寒、抗旱,耐瘠薄,>-4.5 ℃晚霜凍害對其坐果率影響很小;嫁接和栽植的苗木徒長新梢當年形成花芽,第2年結果,自然結實率比金太陽杏高0.8%,推廣種植潛力較大。
2. 3 物候期
珍珠油杏在甘肅張掖甘州區4月初萌芽,4月下旬展葉, 4月中旬進入盛花期,花期14天左右,花期比金太陽長約1周左右。5月中旬果實迅速膨大,7月上旬變色,7月15日前后成熟。11月中旬落葉,年營養生長期240天左右,屬中早熟品種。
2. 4 抗逆性
春季3月底到4月上旬,張掖地區常出現-4~-5 ℃ “倒春寒”天氣,許多引進的杏品種及鄉土杏都絕收,而珍珠油杏自引種栽培以來,樹體及花芽均表現出抗寒、抗凍、抗晚霜性能,干旱或‘倒春寒’等不良氣候條件對其坐果率影響較小。高溫天氣易出現日灼,可通過葉面噴水,噴肥預防。
3 栽培技術
3. 1 建 園
栽植珍珠油杏時選用交通便利、排灌良好,地勢高的沙壤土地塊最好。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土壤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可施入有機肥及微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杏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最佳種植條件。
3. 2 寬行密植
采用寬行距、小株距密植栽培模式,即株距2.0~3.0 m,行距4.0~5.0 m。南北行向,不僅可提高光能利用率,還能促進花芽分化。于土壤解凍后,開挖 80 cm×80 cm×80 cm 的栽植穴,回填前要在穴底施入充分腐熟的牛、羊糞等有機肥50 kg 左右,或在上年秋季開挖120 cm,深80 cm的定植溝,按2×3×3×2施肥換土模式,將20 cm厚、粉碎過的作物秸稈或林下熟腐的沉積枝葉雜肥鋪墊在最底層,牛羊糞等有機肥3份、細沙3份、地表熟土2份混合均勻填入溝內,先灌水沉實[ 4 ]。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選用2年生,芽體飽滿、生長充實、無病蟲、根系完好的嫁接壯苗,栽植株行距3 m×5 m或2 m ×4 m,南北行向,栽植深度比原苗圃土痕深 5 cm,栽后立即灌水,樹旁覆1 m 寬的黑色地膜。
3. 3 授粉樹的配置
選擇與珍珠油杏具有相同花期,可育性高并且有較好授粉親和力的樹種[ 5 ]做為授粉樹。在張掖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杏良種示范基地果園中選擇金太陽,實行點狀配置,每667 m2配10~ 15株,也可在植株上嫁接一小分枝授粉品種。
3. 4 肥水管理
3. 4. 1 基 肥
每年10 月上旬至落葉前,每株施肥(充分腐熟的農家有機肥 30~50 kg+1 kg磷肥+1 kg果樹專用肥)。可在樹體南北(或東西)兩側,距樹35~40 cm外,采用開溝施肥法,溝寬50 cm 左右,深40 cm, 施肥后及時灌水。
3. 4. 2 追 肥
未設計滴灌系統的珍珠油杏園,每年進行2次土壤追肥,于花后20~35天(果實生長第一階段)至果實成熟前(果實生長第二階段)完成追肥。第1次花后施肥推行N∶P∶K∶生物菌肥=(0.5+0.5+0.7+1)kg模式,第2次幼果膨大前推行P∶K∶生物菌肥=(0.5+0.7+1)kg模式。追肥的深度和部位以“均勻地施在吸收根的密集區”為原則,可采取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并做好錯位開穴,逐年向外擴張。每次施肥后,要及時澆水。生長季節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噴肥 3~4次,即每隔 15~20天左右噴 1 次,肥料為0.3%尿素液 +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 500 mg/kg的漯效王。每次澆水和雨水后及時中耕除草。
3. 4. 3 灌 水
在張掖市川灌區,若采取大水漫灌常規管理,每年應保證4~5次灌水,開花前、霜凍發生前1~2天灌水,結合追肥,于幼果迅速膨大期灌水,果實采收前10~15天及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灌冬水。對設計滴灌系統的果園,全面實行水肥一體化工程(表1)。
3. 5 整形修剪
3. 5. 1 樹形培養
通過多年的試驗研究,應用四主枝自然開心形樹形,是珍珠油杏栽培中株行距3 m×5 m最佳樹形,容易實現早結果、高光效、易整形、易修剪、品質佳、產量高、省工時、更高效的樹形,也是稀植杏園大面積推廣的樹形。要求成品苗定植當年1.1 m定干,生長季節,在剪口下30 cm內選出4個角度方向理想的枝條作為4大主枝培養,其余枝條及早抹除。主枝生長至50 cm時摘心,并將4個主枝4方向拿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4個方位,主枝角度75°(川灌區,灌溉區)或主枝角度50° (山區,缺水區)。4個主枝上長出的枝條,在左右兩側各選一個作為側枝培養,兩側枝相距50~80 cm,第一側枝距主枝40~50 cm,兩側枝生長達50 cm摘心,側枝角度為75~90°。
3. 5. 2 修 剪
樹形骨架形成后,以后的修剪是主枝與側枝留延長頭50 cm摘心修剪,對其余枝條的修剪,枝條不超過40 cm摘心,對背上枝30 cm摘心,使背上形成20 cm左右的小型果枝組均勻分布。一般第1年培養基部4大主枝,第2年完成4個側枝的培養,第3年完成另外4個側枝培養;對主側枝上的背上枝留20 cm左右摘心,培養成背上小型結果枝組;對主側枝兩側的枝條留30 cm摘心,或通過連續摘心與冬季短截,培養成大、中、小結果枝組,3者交錯分布;對背后枝不摘心,作為早期結果枝,或輕摘心,培養成小型結果枝組,加速早期結果。第4年已經進入大量結果期,主要對主側枝延長頭及時摘心外,其余枝條生長量很小,一般不超過30 cm,所以不進行修剪,可通過水肥調節控制生長,大幅度降低修剪量,達到省工省力化修剪的效果。
珍珠油杏可采取冬夏剪結合,重視夏剪。冬剪從幼樹期開始,對1年生枝中截,剪留35~40 cm,培養結果枝組,疏除內堂過多直立徒長枝,保留平斜枝,在疏枝時不可緊貼基部疏除,要留 2~3 個芽后重短截,促使萌發小短枝及多花芽的短果枝與花束狀果枝。進入盛果期后,注重樹體通風透光、樹勢平衡、營養分配等,及時疏除競爭枝、過旺枝,通過摘心、拉枝、撐枝、扭梢等措施保持樹勢中庸,壯而不旺。及時更新,邊結果邊培養,減緩結果部位外移,延長樹體結果壽命。
3. 6 病蟲害防治
珍珠油杏主要病蟲害有:流膠病、梨小食心蟲、蚧殼蟲、蚜蟲等病蟲害。對病害的防治應推廣應用新技術,如頻振式殺蟲燈、粘蟲板、性誘劑等,誘殺有害昆蟲。應用低毒化學農藥及生物藥,在萌芽期噴施稀釋2 500倍的10%的吡蟲啉藥劑,防治蚜蟲;在5~8月期間,根據梨小食心蟲在本區發生時間與繁殖規律,用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500 倍液防治。冬季將園內的病蟲枝、殘果、落葉及枯枝雜草全部清除園外,并集中燒毀。同時,全園噴灑 1 遍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或5°Be石硫合劑,樹干涂白,徹底消滅越冬病蟲源。
4 晚霜凍害綜合防治
即采取霜凍前1~2天澆一次水;樹體噴一次白(主要對川灌區晚霜凍發生嚴重),于萌芽前幾天,全樹噴白一次,配方選擇大白粉10份、食鹽1份、涂料2份、水40份,用機動噴霧器噴灑;在花期整株樹噴0.3%硼肥或用0.2%磷酸二氫鉀100 g+0.01%蕓苔素內酯10 mL噴一次,提高花與幼果抗凍能力;霜凍發生時杏園堆放作物秸稈、落葉和鋸末等在杏園上風口燃燒熏煙或煙霧機放煙,每667 m2放10堆以上改變小氣候。采取以上綜合措施防治可防止晚霜凍天氣,確保珍珠油杏連年穩產優質高效。
參考文獻
[1] 趙學常. 杏中早熟新品種珍珠油杏的選育[J]. 中國果樹,2008, 2: 3 - 5.
[2] 魯延芳, 占玉芳, 甄偉玲, 等. 珍珠油杏全穗封蠟嫁接育苗技術研究[J]. 林業科技, 2018, 43(6): 35 - 37.
[3] 魯延芳, 占玉芳, 錢萬建, 等. 河西走廊中部人工沙漠植被典型群落物種的多樣性[J]. 水土保持通報, 2018, 38(4): 14 - 18.
[4] 馮軍仁, 錢萬建, 郭愛, 等, 珍珠油杏在甘肅張掖的引種表現與高效栽培技術[J]. 中國果樹, 2015(3): 61 - 63.
[5] 欒峰. 珍珠油杏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 山西果樹, 2016(6): 31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