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林業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產業,以往,中國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從而忽略了對林業資源的保護,亂砍濫伐現象十分嚴重,森林資源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各種生態保護政策的出臺都對提升國家森林覆蓋率做出了要求,也就意味著中國相關部門需強化林業栽培種植技術,改進林業生產中的不足,促進林業生產工作的正常開展。
1林業栽培種植技術原則
1.1長遠規劃,整體布局
林業栽培要立足于長遠目標規劃,一方面要保證林業樹木的栽培可滿足凈化空氣、防沙治沙及控制水土流失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保證具備科學合理的整體布局,實現實時補加和間種間收的效果。因此,在林業樹木栽培種植過程中需堅持長遠規劃的原則,不可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在實際栽培種植時,需考慮到30~50年的發展規劃,結合樹木成材特征和生長周期來確定種植面積,發揮樹木生長優越性,從而實現林業樹木栽培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1.2栽培結構科學合理
樹木種植的科學性直接關系到林業樹木栽培成活率,栽培人員在確定樹種后需結合樹木的生長優勢做到科學栽培,促進林業樹木健康生長,保證樹木類別、生長速度及樹齡等狀況符合結構性砍伐和層次性生長需求,為樹木的生長提供有利條件,從而保障林業樹木的栽培取得良好的收益。
1.3因地制宜提高成活率
為了保證栽培樹木成活率,一方面需全面改善種植地土地質量,另一方面還需對種植地的周邊環境做出全面分析,為樹木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其次,為進一步提高林區樹木栽培成活率,還需保證樹木具備較強抗病蟲害能力和生長周期長的特點,滿足林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2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要點
2.1種前技術
2.1.1苗木選擇
苗木選擇是林業栽培種植技術的第一步,影響著林業種植的成活率。因此,需充分掌握苗木選擇的規則,做到精細挑選,提高苗木選擇標準,選擇優質的苗木來提升其生長勢能和抗性,為后續的種植管理提供便利。在選擇苗木的過程中,首先要保證所選的苗木無腐爛、無傷、無霉、健康無損。其次,苗木的表皮要完整且光滑,株型正常且挺拔,根系完整。最后,苗木的選擇還需結合林區溫濕度、氣候、水分、土壤等因素綜合考慮。現階段,中國有著非常豐富的苗木種類,但不同苗木種類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在選擇時還需綜合考慮。
2.1.2種子處理
苗木選定后還需對其做好消毒處理、催種、浸泡、風干、粒選等工作,在種子消毒時,可結合物理消毒與化學消毒方式,利用消毒液、燙種法、紅外線照射法等進行消毒,防止苗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病蟲害危害。其次,在催種過程中,可根據不同苗木種類采取不同的催種方式,如浸種法、去蠟去油法、層積催芽法等手段。不同類型的種子催種手段不同,例如柳樹、楊樹、桑樹、榆樹等樹種宜使用鹽水浸泡,種子吸水膨脹后就實現了催種的目的,而小粒種子只需用溫水浸泡5 d即可。
2.2播種技術
林業樹木播種方式主要有3種,分別為散播、條播和點播。散播一般適用于粒徑小的種子,播種效率較高,可以大范圍播種。粒徑中等的林木品種通常使用條播的方式,這種播種方式需要借助機械進行,種子發芽更為整齊,還能穩定單位面積播種數量,有效節約人力,且播種效率較高。粒徑較大的林木品種一般采用點播的方式,這種播種方式能夠促進種子均勻的吸收營養,保證間距統一合理,提高整個林區苗木的生長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選種基地是經常使用的育苗土地,需在播種前期做好翻耕,如果是首次開辟的苗圃地,就需在育苗前做好苗圃耙平工作,并于種植期深耕后在秋季進行翻耕。
2.3水肥管理
林木播種后為保證苗木成活率就必須做好水肥管理,林業栽培種植一般集中在春季,這段時間土壤較為干燥,樹根不易腐爛,此時就需控制好澆水量,使樹木快速適應新的土壤環境,澆水量如果過多或過于頻繁,就會造成土壤水量飽和從而導致樹根霉腐爛;如果澆水量不足,也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林業樹木的澆水量應保證樹根有良好的透氣性,并滿足其生長所需的水分,夯實土壤和樹木根部。與此同時,合理施肥,嚴格控制施肥量和肥料配比,在樹木生長期,最適宜的肥料配比為氮∶磷∶鉀=3∶2∶1。施肥量不能過高,否則會出現燒苗的情況。合理的施肥管理能夠增強林業樹木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是為樹木補充營養的重要手段。
2.4定期修剪枝葉
為了促進林業樹木的生長,定期修剪枝葉必不可少,主要修剪樹木分叉。在開展枝葉修剪工作時,首先要將樹苗根部的枝條剪掉,將其余部分保留下來任其生長,如果生長良好,再將不必要的枝條剪掉。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做好人工除草工作,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此外,還需觀察苗木的生長狀況,根據實際生長情況控制澆水量。最后,樹木的修剪工作要建立在樹體完全成活的基礎上。
2.5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是林業栽培種植管理中的重點工作,林業病蟲害頻發對林業資源產生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為了做好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就需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第一,做好災害預警,加強對林木的日常巡查,記錄昆蟲種類,若發現疑似病蟲,就需在第一時間采取控制措施。第二,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在監督林木生長狀況的基礎上,對可能存在的病蟲害風險做出預警并利用物理手段殺滅害蟲。最后,采取化學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等消滅病蟲害。
2.6果實類樹木的管理
在果實類樹木的栽培過程中,對果實的管理十分重要。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需關注果實生長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就需立即處理。若樹木為桃樹或蘋果樹等,還需做好疏花疏果工作,保證果實順利生長,提升果實質量。
林木栽培種植在新時期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提高中國森林覆蓋面積,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就需掌握科學的林業栽培管理技術,以科學的種植手段改善種植環境,促進林業健康生長,提高林業種植效率。
推薦閱讀:林業資源管理投稿論文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