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當今時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園林工程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在目前時代的大背景之下,城市園林工程的建設對于城市建設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本文對新時期生態公園園林施工問題進行一個全面的討論并且希望對于園林建設工程起到一定作用。
關鍵詞:新時期;生態公園;園林設計;施工技術
1生態公園園林設計和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1不合理的植物配置
生態公園的建設過程中,綠化是園林設計的主要部分,需要對植物進行合理的配植,從而建設生態效益較高的園林。但是,在新時期的園林工程建設過程中,園林的建設人員往往只重視樹木本身的種植情況,而忽視與其他植物進行配合,從而無法保障園林建設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影響整個園林的建設質量。如:某市區在建設生態公園的過程中,如果將欒樹和銀杏這兩種植物安排在同一個園區種植,從協調性的層面看,就會使植物配植產生高大喬木形成組合效果,但這兩種植物都屬于落葉喬木,一般在冬天會大量脫落葉子,干禿的植物不利于整個園林的美感,掉落的樹葉反而加大了園區清潔人員的工作量,增加了園林實際的運營成本[1]。
1.2大量植被死亡問題
在園林建設過程中,植物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死亡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導致大量植被死亡的原因一般來自各個方面,因此,需要分類對植被致死原因進行討論。低水平的施工技術或者后期養護力度不足,都會對園林植被的存活率存在直接的影響。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某些施工單位在配植植物時,往往只關注到園林的美觀性,為了達到園林四季的美觀效果,通過移栽其他地區的樹種進入園區,卻沒有考慮到當地的環境是否適合該樹種,最終無法保障植被的存活率,導致大量的植被死亡。由于受到天氣因素、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等環境因素的影響,為了保證樹種的成活率,園區往往采取一些化學或者生物措施補充植物的營養、水分,如:有機肥、營養液等。但一些園區為了減少成本的支出或者根本沒有注意到營養元素、有機肥等對于植物生長的重要性,沒有采取任何必要措施,導致移栽的樹種最終沒能成功存活于異地園區內。
1.3施工管理力度不足
生態公園的建設工程是一項較為復雜、內容較多、涉及部門較多的項目,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安排不同部門共同協作開展園林建設。我國的園林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在建立自然式風景園林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但是生態公園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各方面工作都沒有完善,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定開展工作,導致各個部門的交流和協作并沒有達到預期水平[2],整個施工工序明顯被打亂,導致施工環節經常會出現失誤情況,從而影響整個生態公園的建設質量。
2新時期提高生態公園園林設計施工技術水平的有效對策
2.1喬木的合理配植
在建設生態公園的過程中,喬木類樹種是園林植物配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樹種,如:南洋楹。根據一定的園林設計原則對樹苗進行選擇,基于樹種的生長情況、樹形、移栽成活率等要素選取樹苗,選取后樹木后,需要對相應的樹干進行測量,確保其樹干直徑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修剪除主枝外的多余枝干,可以將水分留存在植物體內,避免運輸途和種植過程中大量水分散失,提高樹種的成活率。主枝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適當修剪主枝以保證其后期不會生長過度,也可以減少水分的蒸騰,并對樹種進行定型,盡量避免土壤中運送的土壤被旁枝過多地吸收。在種植喬木之前,需要挖掘一個比土球的深度超出25cm、寬度超出45cm的樹穴,然后將有機肥料填入穴底25cm厚的深度[3],便于向樹種輸送營養,促進植物的順利生長。樹種的實際朝向與樹種的生長情況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面向陽光、長勢較好的一面應該作為游客觀賞區域。當樹種種植好后,將樹種的土球固定繩及時去除,并夯實填入的土壤,并在填土周邊圍著樹穴的位置堆起一圈土,便于后期的澆水養護。設計園林樹種的配植方案,需要了解樹種的生長習性,注意不同季節生長的植物樹種,將不同季節的代表樹種進行配植,將觀花樹種、常綠樹種和綠葉樹種混合配植,提高生態公園的景觀效益和生態效益。
2.2灌木類的合理配植
在配植灌木時,更需要處理的是植物配植上的細節問題,一般灌木的樹形較為低矮,在較為顯眼的區域種植時,如:道路兩旁,需要合理安排和灌木搭配的樹種,處理好細節問題,灌木的種植量較大,一般采取挖樹溝的方式進行灌木的種植,完成種植后,并需要額外添加營養液。根據園林配植原則,采用交叉處理的方式處理不同顏色的灌木叢,將兩種顏色組合起來交相輝映,如:將茶花搭配紅葉石楠形成了紅、綠兩種顏色的組合形式。在修剪的過程中,需要始終保證灌木的初始形態,不能隨意破壞其樹形,也避免傷害灌木的根莖和主干。
2.3加強植物保護植物
作為園林觀賞的主要內容,通常為了保證植物生長的質量,需要針對植物和其生長的土壤采取相關的措施,從而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在選購苗木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苗木的狀態,避免選擇病害、損傷苗木,很容易導致病害樹種周圍的苗木也引起病害。在運輸的過程中,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苗木進行保護,如果運輸的苗木為大型樹種,需要采用大型的開車,使用繩子綁縛好樹干,避免運輸過程中產生移動,樹冠需要朝向車尾,并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對土壤進行養護有利于苗木的健康成長,需要合理分析土壤顆粒大小、水分含量和酸堿指等情況,處理不合理的土壤,在種植苗木之前,預先在樹穴處堆好有機肥。定期對苗木進行病蟲害防治,并修剪苗木的旁枝。
2.4加大園林施工管理力度
在開展正式建設之前,施工隊伍需要安排專業人員實地考察施工地點,合理分析當地的地形、水文等情況以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對于不符合設計方案的施工現場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并將相關情況上報給上級部門,設計團隊要始終參與整個施工過程,加強與施工隊伍的溝通交流,一旦施工現場出現始料未及的情況,雙方協商尋找解決的方案,避免施工進度受到影響,推動園林建設的發展。設計人員對于生態公園的整個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需要負責整個園林的施工方案,還需要設置合理的植物配植方案,確保整個生態公園呈現的景觀效果達到預期的設計目標,設計人員需要將設計理念充分傳達給施工隊伍,確保其掌握好科學的配植、運輸及種植方式。當園林建設竣工后期,設計人員需要按照最終的設計方案對園林進行審核,發現存在問題的地方要采取緊急預案,避免由于不必要的返工耽誤整個施工進度。
總而言之,一個優秀的生態公園園林項目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自然的需求,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同時還能實現對整個城市某個小環境有效的長期的生態環境改善作用,讓城市適應環境變化更自如應對,真正達到與自然和諧共處,從而為整個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胡驍杰.城市生態公園設計方法淺析[J].現代園藝,2019(08):60-61.
[2]梁云巍.公園建筑與園藝的融合在公園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9(12):84.
[3]但玥玥.關于城市公園生態建設和管理的探討[J].花卉,2019(06):57-58.
[4]李帥.淺析城市生態公園規劃設計[J].花卉,2019(02):113-114.
推薦閱讀:園林專業論文能發英文期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