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景觀園林綠化工作的順利推行與發展不僅有利于居民生活條件的提升,還起到了凈化空氣、綠化公共環境的作用,增強社會幸福感。施工設計及養護技術在園林技術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生存條件也有了更高的需求。為此,重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受到林業部門的高度重視。面對綠化設計和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借助科學的手段予以解決。
關鍵詞:景觀園林;綠化;施工設計;養護技術
隨著我們經濟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園林技術也得了提升。人們對景觀園林綠化工作的肯定進一步激活了園林綠化產業的發展動力,在科學技術的影響下,園林綠化產業得到了跨越式發展。為了有效規范園林綠化行業的工作原則,提高樹木移栽技術的發展,我們需要在知識與技術兩方面,實現產業效能與社會價值的雙提升[1]。
一、現代景觀園林的價值分析
首先,由于人類居住區越來越大,因此在城市范圍內形成了熱島效應,通過城市園林的有效設計和科學搭配,可以利用綠色植物改善生態環境、微調區域性溫度,但是不同地區的環境特點,差異性較大,應選擇符合當地生長的綠色植物,并盡量選擇自然生長方式,以降低后期人工維護成本。其次,機械應用是未來社會的必然趨勢,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噪聲污染,尤其是汽車行駛的聲音會對周邊建筑居民造成較大影響,而建設風景園林可以降低噪聲污染強度,形成生態可持續環境,但是也要采用科學方法、注重植物保護,確保植物能夠長時間生長生存,既要對城市環境起到美化降噪作用,同時也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最后,眾所周知人類是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環節,與其他生物有著緊密聯系,因此要注重生物的多樣性,園林的植物保護對于防病抗災、促進水土保持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植物保護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創造共贏社會的重要探索契機[2]。
二、景觀園林設計施工與養護中存在的問題
自然界中的植物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系,因此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到植物的生物特性,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合理搭配,如果將生長互斥的植物種植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兩類植物之間的斗爭、甚至死亡,嚴重影響園林設計效果,同時也會增加整個項目成本。由此可見,城市園林設計相關設計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秉承客觀謹慎態度,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特性,而目前我國很多城市中為了片面的追求美觀或者是經濟效益,往往沒能對植物的生長合理性進行有效搭配和深入研究,造成后期的運營成本增加,還有可能增大病蟲害風險,反而對城市的生態發展埋下隱患。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化經濟轉型的重要節點上,城市園林設計在我國起步較晚,設計人員對于美觀性的考慮偏多,而忽略了可持續性,園林建設項目的未來路徑包括生物多樣性,也是保證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部分城市與園林設計過于單一,沒能遵循多樣性原則,因此生態系統處于不穩定狀態,一旦遇到生態性的侵襲,其自身抵抗力較弱,直接影響了城市園林的整體質量,面對一些病蟲災害時往往出現大片死亡問題[3]。
三、景觀園林施工設計與養護優化路徑探索
(一)做好園林景觀科學調研
在進行施工設計的之前,要對移栽的環境和樹苗特點,進行細致的考察。對基本情況做好科學調研。調研是開展工作的基礎,這需要園林從業者具有良好的業務水平和能力,能夠從日常工作出總結出相應的經驗,并借助這樣的經驗在工作中制定合理的計劃,依據計劃開展具體的工作。在園林綠化中,調研能夠保障移栽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樹木移栽的成活率。為了有效提高調研能力和水平,應該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在調研中也要充分重視信息技術發展給園林綠化發展帶來的幫助。從業者可以從互聯網上獲取最新的信息,并將這些知識應用到日常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確保樹木移栽工作的順利開展[4]。
(二)完善施工設計技術手段
在園林施工設計與養護中,技術手段的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技術上手段的發展與應用離不開技術理論知識的增長和實踐檢驗。為此,在技術研發的過程中要發揮科技發展的核心力量,對專業技術進行集中研究。園林部門應該投入財力、人力和物力到技術研發之中。縱觀國際園林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值得借鑒的成功案例,我們可以從這些案例中學習他們的技術和做法,并將這樣技術應用于實踐工作中。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要重視因地制宜,結合實踐情況,利用自身的優勢,對外來技術進行有機融合。現代的園林藝術發展,也重視文化觀念的投射和展示。在進行樹木移栽的時候要重視文化的體現。在樹木的布局、高低錯落的安排都是對從業者的考驗。可見,在技術提升的時候,仍要重視文化內涵給技術帶來的影響,只有將技能與文化相結合,才能提高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5]。
(三)強調植物種植的多樣性搭配
多樣性的生物系統能夠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病蟲害抵御能力,作為人工干預和建設的生態系統,應充分注重多樣性的植物搭配,營造生物結構復雜的系統,更有利于園林生態環境的穩定、長期發展。首先,設計師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地理性特征,盡量選擇本地植物,這樣不僅能夠快速適應當地環境,同時也能有效降低成本。其次,在引進外來物種時要充分考慮物種的適應性以及與本土化植物的競爭性,防止出現外來物種的侵襲問題,并對可能發生的病蟲害進行預估。最后,相關工作人員應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對當地的土壤結構、日照強度以及植物搭配等多樣化因素進行分析,選擇合理的植物種植方案,促進植物之間的共生積極性,并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病率。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的社會發展,人們對于綠色生態理念更加重視,現代化的景觀園林設計為城市發展開啟了新的大門,但是不可否認園林設計以及植物保護過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充分意識到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的重要性,并結合問題制定相關的解決路徑,在實踐探索中進行創新,推動我國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松,楊思維,陳強. 景觀園林施工設計及綠化養護技術要點[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38-39.
[2] 陶加偉. 景觀園林施工設計及綠化養護技術要點探討[J]. 湖北農機化,2020(1):87.
[3] 羅振鵬. 景觀園林施工設計及綠化養護技術要點[J]. 種子科技,2020,38(9):36,39.
[4] 王繼磊.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園林設計及施工[J]. 現代園藝,2020,43(3):149-150.
[5] 方蘇玲. 景觀園林施工設計及綠化養護技術要點探討[J]. 房地產導刊,2020(2):193.
推薦閱讀:園林專業論文能發英文期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