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森林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生物群落。但隨著人類社會工業化的高速發展,森林資源的保護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森林資源的快速消耗已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在此背景下,森林培育工作成為了改善環境、創造自然價值的必要手段。森林培育工作必須遵從森林的生態規律,也要注意在培育過程中的工作效率與質量。因而,基于森林資源保護的森林培育工作受到了林業學者與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本文對森林資源保護進行研究,分析了森林培育的相關手段,為合理運用森林資源提供了較好的參考。
【關鍵詞】森林資源價值;森林資源保護;森林培育方法
1、引言
森林是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森林中動植物種類豐富,且結構龐雜,功能多樣化,因此森林資源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森林不僅可以保護和改善地球生態環境,還為人類社會帶來了直接的經濟價值,例如木材資源,森林動植物資源等[1]。因此維護森林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但人類對森林資源的利用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過度砍伐、環境污染、利用率低等。森林培育是一種有效發展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方式,基于森林資源保護的森林培育則更為重要,成為學界與相關從業者關注的焦點。
2、森林的自然價值
森林的演替、發展與更替都深刻影響了生態系統的各個元素。森林總是處于一種調節狀態,不斷調節自然界中空氣和水的循環,并影響氣候的變化,保護其中的生物群落,并減輕環境污染對人類造成的不良影響。
2.1森林對空氣的調節作用
眾所周知,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森林當中綠色植物種類繁多,且數量龐大,因而森林中光合作用效率比要遠遠高于草地和水體。據統計,十公頃的森林每天可以吸收約10噸CO2氣體,并釋放約7.3噸O2,因此森林對溫室氣體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3]。除此之外森林還能夠凈化空氣,對有害氣體進行吸收和降解,例如樟科和械樹科的樹種能夠對SO2、NO2、HF等有害氣體起到很強的凈化作用,且凈化率較高,通常可以達到1/4。
2.2森林對水循環的調節能力
森林具有強大的儲藏水的能力,由于森林地表植物種類繁多,且森林樹木根系繁茂導致土壤疏松,因此降雨的水分大部分都被儲藏起來,這些水分一部分被樹木吸收,另一部分通過蒸騰作用重新返回大氣,繼續參與大氣中的水循環[2]。據統計,1公頃森林一年能夠蒸發約八干噸水,這些流入到大氣中的水,調節了森林及其周邊的濕度,使降水增加,并且一定程度上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森林對于貼地植物與灌木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樹木的樹冠能夠避免降雨直接沖擊地面,因而森林地面的植物不會被破壞,從而能夠有效利用水,實現水循環過程。
2.3森林對土壤的保護作用
森林高大木本植物可以很好地抑制水土流失。樹木的樹干與樹冠能夠降低大風的風速,削弱風的能量。樹木盤根錯節的根莖叉可以對土壤中的水起到貯存作用,其余的水將會滲透至土地深層和巖石縫隙,以地下水的形式排出,對表層土壤幾乎沒有損害。據統計,年降雨量為500毫米以上時,農業耕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森林地區的百倍以上,而畜牧用地的泥沙流失量則是森林地區的三干余倍[4]。
2.4森林對氣候的調節作用
由于森林對水、空氣、風等自然因素的強大調節能力,因而森林能夠影響氣候。在高溫天氣,森林的溫度較非森林地區要低3℃-5℃。而在嚴寒天氣,由于森林對風的緩沖作用,森林的溫度相較于外部并不會特別低。此外,森林中植物的蒸騰作用使森林及其周邊空氣濕度提高。森林還能夠極大程度上緩解溫室效應,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森林能夠強有力地吸附與凈化溫室氣體。但因為化石燃料的過度使用與森林資源的驟減,森林對溫室效應的緩沖與改善效果已被削弱,導致“全球變暖”、極端天氣現象的出現。
3、森林資源保護的措施
3.1提供充備的資金
林業部門對企業和單位的砍伐規定不夠明確,使得許多企業在砍伐過程中講究利益優先,對森林土地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而森林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需要資金進行維護,森林培育工作也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然而大部分林業企業的資金都源自于國家撥款,資金結構比較單一[5]。因此許多企業只關心砍伐的產品,不關心砍伐后對森林的保護,對森林培育這種長期投資也表現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態度。因而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森林資源保護的資金支持。
3.2革新經營管理理念
森林的培育是一項復雜且細致的工作,往往需要較長的周期與細致的規劃。因此不合理的經營理念會影響森林培育工作的開展。由于制度老化、理念陳舊,許多森林培育工作無法與時俱進,導致分工不夠明確,配合不夠細致,造成森林資源的浪費。因此,相關部門要進行管理理念的革新,對森林培育工作應進行統籌安排,并健全監督機制與評價標準,使得森林培育工作也變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3重視科學技術
在以往的森林培育工作當中,科技手段的運用往往最為被忽視,并且相關理論的研究也并不成熟。例如許多林業工作者,對生態學的相關理論掌握并不充分,因此,在利用森林資源時,往往出現浪費或使用不當的情況。這樣不僅有礙森林資源的發展與保護,也對產業化、工業化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使產品失去競爭力,削弱其直接價值。所以對于森林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必須要以強有力的科學理論作為依據和指導,并配備專業人才管理。
4、森林的培育方法
4.1苗木的培育
苗木培育工作主要有以下步驟:(1)選用適宜的苗圃;(2)對土地進行修整與施肥;(3)播種并覆土;(4)播后管理。
4.2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應當與造林季節相互配合。起苗時,為保證苗木的根系完整性,應當進行深度挖掘。如今的起苗工作大多借助機械設備輔助,這種方法極大程度地提高了起苗效率,避免了苗木的根系損傷,還保證了苗木出圃后的完整性。苗木出圃后,應當對苗木進行包裝,隨后盡快裝車配送至指定區域進行人工造林工作。
推薦閱讀:森林工程專業論文哪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