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綠色與環保是當代社會人們所重視的兩個話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會大眾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尤其是在城市建設中,園林綠化工作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環境,綠化帶不僅可以起到吸收粉塵的作用,而且能凈化空氣、降低噪聲。基于此,本文針對林業技術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究,為提高綠化效果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 林業技術;園林綠化;植物移栽;養護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科學技術的進步使當代城市綠化技術水平逐漸提升,有關部門在環境規劃工作中高度重視城市綠化建設工作,針對一系列的園林綠化工程,以林業技術為基礎,對城市綠化進行了科學的改造。
1 林業技術在園林綠化中應用前的準備
1.1 規格選定
依據相關條文的規定,在園林綠化施工之前,施工方必須要對當地的氣候特征與天氣、土壤等條件進行細致的調查與分析,才能進一步確定適合種植的植被種類。例如,北方天氣與南方天氣差異較大,那么在北方的城市綠色規劃工作中,就要選擇適合溫帶氣候的喬木類闊葉林或針葉類樹種。對于樹木的規格選定,必須要結合當地的土壤及天氣特征進行進一步篩選,才能做出最優的選擇。多次對比與實地考察是準備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科學合理地選擇樹種可為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工作規劃
在進行園林綠化種植之前,必須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對后續工作進行規劃,才能使樹木栽種后的成活率得以提升。綠化效果與各方面的生長條件息息相關,從人為因素來講,施工方要盡可能通過一系列分析工作減少可能出現的各項問題,從而保證綠化工程順利進行。在工作前期進行細致且科學的統籌規劃,是減少意外情況的最佳方式。
1.3 技術培訓
從業者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效果,有關部門可從人員培訓工作入手,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以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效果。由于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涉及樹木種植和移植,而這兩個環節的工作效果對從業者的施工質量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容忽視。
2 林業技術在大型植物移栽中的應用
2.1 移栽時期選擇
樹木的移栽時間需嚴格把控,盡量避免在時間選擇上存在誤差,以免對工程進度及效果帶來不良影響。對移栽時期的合理選擇還能起到節約成本的作用,從而減少浪費情況。一般早春時節是最適合植物移栽的時期,該時段內的降水量與氣溫都適合植物生長,而且早春降水逐漸增多,能有效彌補植物在栽種過程中所流失的水分,因此在這一季節所移植的植株成活率較高。除移栽時期的正確選擇能提高成活率以外,還應在運輸過程中利用土球包裹根部的方法,全方位保護植物根系部位,從而減少在運輸過程中對植物根部的損壞,進而提升植物成活率,減少綠化工程的市場風險。
2.2 移栽處理
移栽處理是植物移栽完成后的一個重要步驟,經過相應的綠化處理手段,能使植物的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植物移栽完成后,要想使樹冠整體的覆蓋面積達到要求,應通過二次修剪予以完善。根據移栽經驗可知,植物的樹冠越大,其生長過程帶給植物根部的損傷也就越大。由于在移栽和運輸的過程中難以保證植物根部不受任何傷害,因此,通過修剪樹冠來減少對根部的損害,能有效提升植株的存活率。對園林綠化項目整體建設的規范,要從細節著手,尤其是移栽過程中的修剪工作,更要認真、仔細地落實到位,全面、系統地去除壞死或雜亂枝葉,在胸徑較大的植株移植前要預先落實營養吊瓶的配備,通過人工輸入營養藥物的方法提升植株自身的各方面抗性[1]。
2.3 移栽吊運
在移栽吊運過程中,對大型吊車的配備如表1所示,最少要有3臺大型吊車同時作業(其中一臺用于開挖地吊裝,一臺用于樹木運輸,一臺用于吊樹入穴),才能保證植物的移栽吊運工作順利開展。3臺大型吊車在作業過程中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移栽,才能有效減少樹木的失水問題,土壤中要預先摻入用于消毒的藥物以及為樹木補充養分的有機肥料,移栽后要進行封土、支撐等一系列處理,后期的養護工作要注重為樹木補充水分和養分,使樹木能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并良好生長。移栽10~15 cm
胸徑較大的植株時,要注意用草包、麻袋等質地較軟的材料進行包裝,并在根部用濕潤物予以填充。如果植株質量達到50 kg,應用繩子以適宜的松緊度進行捆扎,注重樹苗通風透氣[2]。盡量避免在大風天氣中運輸樹苗,如果運輸距離較遠,則必須用土球包裹植株的根部,以防止在運輸過程中流失大量水分而造成樹木干枯。如果樹木受風的影響導致傾斜,可利用濕潤的土壤深埋根部,并將土踩實,讓樹木的根部能與濕潤土壤緊密結合,埋土的厚度需控制在30~40 cm。針葉類樹木可以采用全埋法,即將樹木全部埋入土中;而闊葉類樹木可以采用半埋法,即埋入土中2/3便可[3]。
2.4 苗木定植
樹木運輸完成后,在相應的移栽位置需要及時展開定植工作,以減少樹木水分的進一步流失。首先,要通過采用傾斜吊頂的方式對纏繞的樹冠予以吊塔式的配送,對樹冠的扶手要進行相應的扶正處理,該項工作可根據樹木的特點做出小范圍的適當調整。一般在樹木定植之前,要對種植位置進行放線處理,以位置準確、標記明顯為工作標準,尤其是車道綠化帶種植,要將樹木位置與路燈燈柱的間隔設置為2 m左右。植株體積較大的樹坑要深挖,坑的直徑以樹木實際根幅的4/3倍為宜,同時要清除坑內的其他雜物,保證樹木移植后能良好生長[4]。對于樹木的種植行距,可依照實際種植需求進行詳細的設計,但樹木必須垂直。如果樹木為裸根苗,那么種植深度要適宜,坑內的填土應充分夯實,并在移栽24 h后澆定根水,保證水分能充分濕潤土壤。如果樹木根部帶有土球,那么施工者應提前確認坑的深度與土球深度是否一致,回填土要隨踩填實,不能砸開土球破壞樹木的生。
推薦閱讀:林業工程師評高級職稱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