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shù)指導 符合學術(shù)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zhì)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園林學時間:瀏覽:次
摘要:通過外源施加兩種目前常用的桉樹專用肥A(m(N)∶m(P)∶m(K)=15∶9∶11),B(m(N)∶m(P)∶m(K)=17.6∶7.2∶10.3)以及不施肥作對照,研究巨尾桉DH32-29組培苗植株各部分大量元素的變化.結(jié)果表明:1)A肥料能夠較好地促進桉樹苗高、地徑生長;2)A,B兩種肥料顯著提高桉樹各器官對N,P,K的吸收;B肥料對根葉的N、根的P吸收的影響高于A肥料,但是A,B肥料對各器官中K含量的影響差異不顯著;3)A,B處理下桉樹葉及A處理下桉樹根的N,P養(yǎng)分吸收未受限制,而對照和B處理下的桉樹根對P的吸收受到限制;4)A肥料對桉樹Ca的吸收效果顯著,肥料N,P,K配比對桉樹Mg的吸收影響不大.
關(guān)鍵詞:配比施肥;桉樹;養(yǎng)分;大量元素;化學計量
桉樹(EucalyptusrobustaSmith)屬桃金娘科桉屬植物[1],生長速度快,抗逆性強,木材產(chǎn)量高[2],已成為我國南方種植的主要用材樹種.桉樹的速生性及短輪伐期的經(jīng)營方式需要從土壤中獲取大量營養(yǎng)元素,因此,對桉樹進行養(yǎng)分管理十分必要.N,P,K3種元素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3],是提高桉樹人工林生產(chǎn)力的重要影響因子.由于肥料種類、營養(yǎng)成分種類和含量、化學性質(zhì)不盡相同,所產(chǎn)生的肥效也有差別.不少學者已開展了桉樹專用肥、肥料成分配比對桉樹生長及某些生理的影響研究:胡厚臻等[4]報道了巨尾桉GL9葉片和根系的有機酸種類和有機酸酶活性對不同養(yǎng)分配比肥料的響應(yīng),結(jié)果表明,N,P是影響桉樹有機酸的主要因子,高氮低磷配比的肥料不利于桉樹養(yǎng)分的吸收;劉學峰等[5]探討了不同施肥位點對桉樹生物量和養(yǎng)分利用率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單位點、穴施更有利于根系生長,并且葉片養(yǎng)分含量顯著高于其他部位;任忠秀等[6]提出對不同桉樹品種應(yīng)該使用不同配方肥料;文亮等[7]、姚姜銘等[8]研究了不同配方肥料對桉樹生長及生理指標的影響,并得出不同肥料混合搭配比單施某一種肥料效果要好的結(jié)論;張華林等[9]研究了不同氮素施肥方法對桉樹生長及光合指標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對尾巨桉苗木生長和光合作用促進作用最為顯著的是指數(shù)施肥方法;劉洋等[10]的研究說明了施N可以顯著提高根莖葉的N/P,緩解巨桉的缺N現(xiàn)象,施P則會顯著降低N/P,進一步加劇N元素的缺乏.
綜上可知,目前的研究重點偏向配方施肥及單元素施肥處理下的植株生長和生理效應(yīng),而有關(guān)不同配比肥料對桉樹養(yǎng)分分配和N/P化學計量關(guān)系的研究較少,且桉樹的養(yǎng)分吸收規(guī)律尚不明確.本次研究使用目前生產(chǎn)上常用的兩種桉樹專用肥(N,P,K質(zhì)量比分別為15∶9∶11和17.6∶7.2∶10.3),以桉樹主栽品種巨尾桉DH32-29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養(yǎng)分配比對桉樹生長、各器官對N,P,K,Ca,Mg元素吸收的影響,以期為進一步優(yōu)化桉樹施肥的肥料配方,提升養(yǎng)分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數(shù)據(jù)參考.
1試驗方法
1.1供試材料
試驗基地位于廣西大學林學院苗圃基地,該地炎熱潮濕,為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1.6℃左右,極端最高氣溫40.4℃,極端最低氣溫-2.4℃.年均降雨量1304.2mm,平均相對濕度為79%.2016年5月10日,選取長勢一致、生長良好的2月生巨尾桉DH32-29組培苗木作為試驗材料,移栽于直徑120cm,高50cm的大塑料桶.盆栽試驗以黃心土+珍珠巖(7∶3)為培養(yǎng)基質(zhì),混勻后的基質(zhì)經(jīng)過自然風干、磨碎、過篩等處理,測定基質(zhì)本底值,見表1.
裝入基質(zhì)前在桶底墊打孔火磚,以防透水并保證不同處理間養(yǎng)分不相互滲透.處理前先緩苗3周,試驗周期4個月,結(jié)束后即采集樣品用于指標測定.
1.2試驗設(shè)計
本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設(shè)置3個處理,分別為施桉樹專用肥A(m(N)∶m(P)∶m(K)=15∶9∶11,即29.7%尿素、20%鈣鎂磷肥、12.3%磷酸一銨、18.3%氯化鉀)、桉樹專用肥B(m(N)∶m(P)∶m(K)=17.6∶7.2∶10.3,即36.6%尿素、22.9%鈣鎂磷肥、6.9%磷酸一銨、17.2%氯化鉀)和不施肥的空白對照(CK),每個處理10株苗,共3個重復,見表2.每株苗木肥料用量為300g,采用條溝法施放.苗圃供水裝置每h自動噴水3s,每兩周除草1次,其他苗木管理均保持一致.
1.3指標測定方法
2016年6月2日,用鋼尺(精度0.1cm)和電子數(shù)顯游標卡尺(精度0.01mm)測定桉樹苗木苗高、地徑初始值,隨后每隔1個月測定1次.待試驗結(jié)束后,在每個處理中挑選能夠代表該處理平均水平的10株苗木,分根、莖、葉混合取樣.樣品經(jīng)過烘干、打碎、研磨、過篩(孔徑0.25mm)等處理,用H2SO4-H2O2消煮樣品,過濾后的清液待測.全N、全P均采用SmartChem200全自動間斷化學分析儀(意大利AMS公司)測定;植物全K使用火焰分光度計法測定[11];Ca,Mg元素采用德國耶拿分析儀器股份公司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NOVAA350)測定.
1.4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MicrosoftExcel2010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匯總,使用SPSS20.0軟件制圖、進行方差分析(LSD法)等.
2結(jié)果與分析
2.1不同配比肥料對桉樹生長的影響
2.1.1地徑
不同配比肥料桉樹地徑生長情況見表3.由表3可見:與對照相比,不同N,P,K配比的肥料處理對桉樹地徑生長的促進作用顯著.隨著時間的延長,地徑增長幅度增大.施肥1個月后,A,B肥料處理下的桉樹地徑均與CK達到極顯著水平;施肥第2個月,即7—8月份是桉樹的速生期,在A,B肥料施肥處理下,8月份桉樹地徑分別比7月份高出149.1%和128.3%,且8月份不同處理間桉樹地徑達到極顯著差異;9月份,A,B肥料處理下桉樹地徑是CK的近3倍,但地徑增長速率稍有降低;A肥料處理下的桉樹地徑增量大.
2.1.2樹高
不同配比肥料桉樹樹高生長情況見表4.由表4可知:不同配比N,P,K肥料對桉樹樹高的促進作用顯著,生長趨勢與地徑生長基本保持一致.施肥初期(7月份),不同配比肥料處理的桉樹樹高均與空白對照達到極顯著水平.A,B施肥處理下,樹高在施肥后的第2個月為生長速率最快的階段,8月份,A,B肥料處理的樹高分別比7月高出145.6%和125.5%,并且與空白對照的樹高差異極顯著.空白對照組桉樹樹高一直保持較為緩慢的生長速度,由此說明,桉樹前期的快速生長需要肥料來維持.由增量比較可知,A肥料更有利于桉樹樹高的生長.
2.2不同配比肥料對桉樹幼苗大量元素吸收的影響
2.2.1對全N的影響
不同處理下桉樹幼苗根、莖、葉全N含量見圖1.由圖1可見:不同配比肥料可以極大促進桉樹苗木對N的吸收,尤其是根和葉對N吸收的效果最明顯,均為B>A>CK,各處理間均達到差異顯著水平,且B處理下的根和葉中N含量比A高出87%和18%.由此表明,B配比肥料更有利于桉樹對N的吸收;莖中N含量A和B配比肥料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但均顯著高于CK.
2.2.2對全P的影響
不同處理下桉樹幼苗根、莖、葉全P含量見圖2.由圖2可知:A,B施肥處理后明顯提高了桉樹苗根和莖中P的含量,是空白對照處理的2~4倍左右,但兩個施肥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3個處理間桉樹葉中P含量均達到顯著水平,但施肥后葉中P含量變化幅度比根、莖小;A,B兩種配比肥料能夠顯著提高根、莖中的P含量.
2.2.3對全K的影響
不同處理下桉樹幼苗根、莖、葉全K含量見圖3.由圖3可見:A,B施肥處理能夠顯著提高桉樹苗各部位對K的吸收.從整體上看,施肥處理下,K含量葉>莖>根,而空白對照組恰恰相反;桉樹苗木的根、莖、葉中K含量A>B>CK,A,B處理大大提高了各器官K的吸收,均是對照的2~5倍左右,但兩個施肥處理間的K含量差異不顯著;A肥料處理下的植株K含量略高于B處理.
2.2.4對Ca的影響
不同處理下桉樹幼苗根、莖、葉Ca含量見圖4.由圖4可知:空白處理下,Ca的含量為葉>根>莖,而A,B處理后,桉樹中的C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變化最明顯的是莖中Ca含量,尤其是A肥料處理比CK高118%,B肥料處理與CK差異不顯著;根和葉在A,B肥料處理下Ca含量都有升高.從整體來看,A肥料更利于桉樹對Ca的吸收.
2.2.5對Mg的影響
不同處理下桉樹幼苗根、莖、葉Mg含量見圖5.由圖5可知:桉樹幼苗在不同的施肥處理下,根、莖、葉中Mg的含量波動范圍在600~800mg/kg,CK,A,B3個處理間桉樹苗的根、莖、葉中Mg含量均沒有發(fā)生顯著變化,故A,B兩種配比肥料對桉樹苗木Mg的吸收影響不大.
2.2.6對生態(tài)化學計量N/P的影響
不同施肥處理對N/P的影響見表5.由表5可知:經(jīng)過不同配比肥料處理后,桉樹植株各部位的N/P差異較大.葉片N/P變化幅度最大,A,B處理后的桉樹葉片N/P分別是CK的3.5倍左右,并且與A,B兩種肥料處理間也達到了顯著水平,說明施肥能夠顯著提高葉片對N,P兩種元素的吸收,而且N的吸收比例顯著提升.未施肥的桉樹苗木莖中N/P值比其他施肥處理的都高,主要是因為培養(yǎng)基質(zhì)的養(yǎng)分含量較低,尤其是P含量低于平均水平.B配比肥料處理的桉樹苗木根的N/P最大,而A配比肥料處理下的N/P最小,說明提高肥料中P的比例能夠顯著降低桉樹根中的N/P.
3討論
施肥能夠活化土壤中N,P,K,使其轉(zhuǎn)化為植物易吸收的速效養(yǎng)分,從而提高植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促進植物生長[12-1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施肥后的第2個月是桉樹樹高和地徑生長的速生期,A,B兩種配比肥料均能顯著促進桉樹地徑和樹高的生長,其中A肥料效果更加顯著.A,B兩種肥料處理后,桉樹苗的根、莖、葉中元素含量有所不同,總體上看肥料處理均能夠極大提升植株大量元素吸收的能力.植株對K的吸收會隨著肥料配比中K的比例提升而升高,而兩種肥料對各植株器官中N,P含量的影響各異,相對來說,B(m(N)∶m(P)∶m(K)=17.6∶7.2∶10.3)肥料能夠較好地促進桉樹對N的吸收,A(m(N)∶m(P)∶m(K)=15∶9∶11)肥料能夠促進桉樹對P的吸收.
N和P是植物的基本營養(yǎng)元素,對植物生長和各種功能影響深刻.植物葉片作為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葉片的N/P臨界比值被認為可以作為判斷環(huán)境對植物生長養(yǎng)分供應(yīng)狀況的指標[14].當植物N/P<14時,植物生長表現(xiàn)為受N的限制;當N/P>16時,表現(xiàn)為受P的限制;14
Ca和Mg是植物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一種大量元素,它們既是植物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強植物對抵抗環(huán)境脅迫的主要成分[18-19].比如Mg作為葉綠素的關(guān)鍵元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20].本研究中,A肥料對桉樹幼苗各器官Ca吸收的促進作用顯著,可以促進植物對硝態(tài)N的吸收,與氮的代謝密切相關(guān)[21].本試驗中兩種配比肥料均能夠提升桉樹植株的N含量,說明植株內(nèi)的N和Ca元素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協(xié)同促進作用.同時,Ca又可以清除植物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有機酸,有助于提高桉樹的抗逆性;然而,兩種肥料對桉樹植株的Mg含量卻影響不大.
從整體上看,當肥料N,P,K配比為15∶9∶11時,巨尾桉DH32-29苗高、地徑的增長幅度較大,同時顯著促進了P和Ca的吸收,從而有利于促進桉樹秋季的木質(zhì)化程度,提高抗寒抗旱能力;而N,P,K配比為17.6∶7.2∶10.3時則有利于N的吸收,促使樹木茂盛、加強營養(yǎng)生長,但易導致秋季莖葉徒長,耐寒能力降低.因此,桉樹初期追肥時選擇N,P,K配比為15∶9∶11的肥料較好.在本次研究的基礎(chǔ)上,今后將跟蹤調(diào)查桉樹人工林生長后期追肥所用的不同養(yǎng)分配比肥料對桉樹林木的作用效果,并加強微量元素配比對桉樹生長影響的研究,進一步優(yōu)化桉樹專用肥元素組成和配比,提高桉樹人工林生產(chǎn)力.
綜上所述,將桉樹專用肥A(m(N)∶m(P)∶m(K)=15∶9∶11)作為巨尾桉DH32-29的前期追肥,更有利于桉樹的生長,促進桉樹秋季的木質(zhì)化程度和提高抗寒抗旱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果,張黨權(quán),謝耀堅,等.桉樹Genomic-SSR和EST-SSR引物的快速篩選與通用性研究[J].林業(yè)科學,2013,49(2):127-133.
[2]RobertmH,JoseS,MichaelgR,etal.EffectsofirrigationonwateruseandwateruseefficiencyintwofastgrowingEucalyptusplantations[J].ForestEcology&Management,2010,259(9):1714-1721.
[3]TessierJT,RaynalDJ.Useofnitrogentophosphorusratiosinplanttissueasanindicatorofnutrientlimitationandnitrogensaturation[J].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03,40(3):523-534.
[4]胡厚臻,李桃禎,李茹,等.氮磷鉀配比施肥對巨尾桉葉片及根系有機酸質(zhì)量分數(shù)的影響[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6,44(11):62-68.
[5]劉學鋒,李慧,朱林生,等.施肥位點對尾巨桉幼林生物量分配及養(yǎng)分利用率的影響[J].桉樹科技,2017,34(2):7-12.
[6]任忠秀,包雪梅,于家伊,等.我國桉樹人工林施肥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桉樹科技,2013,30(4):52-59.
[7]文亮,阮榮富.不同施肥處理對桉樹生長的影響[J].四川林業(yè)科技,2016,37(6):80-81,85.
[8]姚姜銘,周建群,劉新鸞,等.等養(yǎng)分量不同肥料施肥對桉樹生長的影響[J].廣西林業(yè)科學,2014,43(1):80-83.
[9]張華林,羅萍,賀軍軍,等.不同氮素施肥方法對尾巨桉苗期生長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J].桉樹科技,2015,32(3):45-50.
[10]劉洋,張健,陳亞梅,等.氮磷添加對巨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C∶N∶P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13,37(10):933-941.
[11]柳開樓,張會民,韓天富,等.長期化肥和有機肥施用對雙季稻根茬生物量及養(yǎng)分積累特征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7,50(18):3540-3548.
[12]曾阓冰.馬尾松優(yōu)良種源N、K利用效率及營養(yǎng)元素吸收變化的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6.
[13]于欽民.秦嶺華北落葉松人工林葉莖根氮磷含量動態(tài)變化與N∶P化學計量學特征研究[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4.
[14]AertsR,IiiFSC.Themineralnutritionofwildplantsrevisited:are-evaluationofprocessesandpatterns[J].AdvancesinEcologicalResearch,1999,30(8):1-67.
[15]GüsewellS.N∶Pratiosinterrestrialplants:variationandfunctionalsignificance[J].NewPhytologist,2004,164(2):243-266.
[16]TessierJT,RaynalDJ.Useofnitrogentophosphorusratiosinplanttissueasanindicatorofnutrientlimitationandnitrogensaturation[J].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03,40(3):523-534.
[17]OheimbGV,PowerSA,F(xiàn)alkK,etal.N:PratioandthenatureofnutrientlimitationinCalluna-dominatedheathlands[J].Ecosystems,2010,13(2):317-327.
[18]張哲,宋水山,邊子睿,等.植物細胞中鈣離子作用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24):14525-14527.
[19]龔偉,王伯初.鈣離子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脅迫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學,2011,31(1):107-111.
[20]凌麗俐,彭良志,王男麒,等.缺鎂脅迫對紐荷爾臍橙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3,33(1):71-78.
[21]高彥博.外源Ca2+對鹽脅迫下唐古特白刺光合作用及氮代謝的影響[D].哈爾濱: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