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園林綠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觀花、觀葉或觀果植物,以及適用于園林、綠地和風景名勝區的防護植物與經濟植物。室內花卉裝飾用的植物也屬園林植物。 園林植物分為木本園林植物和草本園林植物兩大類。此外還包括蕨類、水生、仙人掌多漿類、食蟲類等植物種類。植物種類相互之間有所重疊。
關鍵詞:園林植物,養護管理,風景園林
風景園林雜志中這樣寫到:在園林中占有較大的比重。中國南方園林常種植常綠闊葉樹,如廣玉蘭(Mɑgnolia grandiflora)、 榕樹(Ficus)等作為庇蔭樹或觀花樹木。北方園林大量種植落葉闊葉樹,如楊屬(Populus)、柳屬(Salix)、榆屬(Ulmus)、槐屬(Sophora)等的樹木。一部分小喬木如李屬(Prunus)、蘋果屬(Malus)、蠟梅屬(chimonanthus)的許多樹種,均有美麗的花朵或果實,也是園林中觀賞樹木。
《風景園林》學刊創辦于1993年,原名《風景園林匯刊》,2001年更名為《風景園林》,2005年6月開始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現為雙月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北京林業大學主辦,是國際性的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城市設計以及公共藝術學刊。主要刊登風景園林(包括景觀)學科及相關學科如建筑、城市規劃等領域的設計實踐及學術研究。以全球性眼光報道最新設計,以風景園林(包括景觀)設計作品的理念、細節、研究、評析等為雜志內容重點,深具專業實用性、學術性與人文性。 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
一、教學方法要改革創新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大膽改革,這是培養高素質人才不可忽視的首要問題。在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的教學中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是大勢所趨,教學實踐證明,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一) 增加多媒體示范教學
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對難理解的抽象內容用圖片多媒體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同時用實物進行試驗自己總結特點,這樣學起來即輕松又牢固。現在的教學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際操作的時候,學生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會干擾老師的思路,這樣的結果可能是,越做越差,越修改越對示范操作不利。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遵循一般程序示范: 先選擇一兩個實例進行分析講解,然后動手演示一個具體的操作,并在演示中和演示后總結出相關的普遍性原理,最后再進一步用不同的設計實例說明和印證相關的原理。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和實踐中快速提高實踐技能。
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生動形象、信息量大等特點,能直觀、全面、生動地傳遞各類知識信息。
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形象思維的能力,同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的空間,更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 二) 增加實例教學
實例教學即通過典型的實例的分析,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是值得采用的教學方式。它還可以避免某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空洞理論現象的出現,同時要注意實例的選擇應結合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前沿動態,讓學生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和發展狀況。
( 三) 增加實地教學
實地教學在許多學科教育中已廣泛運用,面對職業教育的現狀,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做到零距離就業,實地讓學生有可看可比的內容,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來評價總結,讓學生積累知識,積累經驗,同時心理上又不帶壓力的學習,更加貼近社會。通過典型實例的剖析,引導學生觸類旁通,最直觀地接觸現實的栽培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組織學生到各類城市綠地中參觀與調查,加強感性認識。這種身臨其境的教學,具有事實勝于雄辯的說服力,是園林植物栽培課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以后的園林園藝工作者只有學會分析和感受實驗結果的好壞、才能夠在不斷的積累中提升自己。組織學生到城市各類綠地和植物園參觀學習,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從認識植物到養護植物形成一個實踐教學的知識鏈接。這種身臨其境的教學方法具有寓教于樂,增強感性認識,縮短理論與實踐之間距離的良好效果,是較好的教學方式。
( 四) 重視網絡技術的應用
現在的學生對網絡的愛好應重視。正確引導和利用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園林植物栽培養護課所涉及的知識多,綜合性強,一方面要加強網絡建設,通過最新的網絡獲取最新的知識和信息,了解最新的發展動態。一方面是通過學校的校園網,這樣能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思想溝通、交流,這是很好的一種教學資源,應該廣為利用。
二、充分利用教學實踐基地
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中,實踐教學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的關鍵,教學實踐基地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基地,是崗前培訓的基地,是提高實踐教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建設并完善實踐性教學體系和實踐基地十分重要。
( 一) 利用校內實踐基地,提高學習效果充分利用學校內的基地資源,組織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階段教學實習,通過現場教學,既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通過具體的生產性項目的實踐,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通過生產型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互相幫助,團結協助的精神。
( 二) 利用校外實習基地
學校外的實習基地也是最優秀的教學資源,可以帶領學生到校外的實習單位,實地考察參觀學習,了解市場行情和動態,掌握最新的園林綠化養護信息,掌握目前園林植物栽培養護中的前沿技術和信息。
三、實施專項實踐教學模塊
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強調教育的開放性和服務意識,強調師生的雙向溝通、合作和交流。在教學中,有時會感到《園林植物栽培養護課》理論課形散而枯燥,得不到學生的關注,教學效果自然不好。究其原因,是我們把教學當作單純傳授知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活動過多,學生活動過少,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掩蓋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因此,在課程教學中,一定要以人為本,多注重實踐教學的研究和探索,要指導學生自己去實踐,這樣才能滿足學生掌握知識的需要,才能搞好課堂實踐教學。如講授“園林植物嫁接育苗和園林施肥時課程時,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邊講邊示范,然后讓學生自己實地操作,反復實踐。這樣學生才會感覺學得輕松,有趣,掌握知識也相對容易和牢固。
通過實踐教學,既能增強學生適應實際工作環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學生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還能培養學生吃苦能耐勞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為以后就業步入社會奠定扎實的基礎。將試驗、實習與實際管理結合起來。校園內的實踐基地就是學生學習的好場景,學生在校期間要參與校園綠化管理工作,根據管理的效果來計算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這樣一來校園內植物的情況學生可以隨時發現,結合自己的知識來做出相應的判斷,并拿出解決的初步方案。還可以結合開展第二興趣課堂,拓展學生思維. 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比如: 成立園林植物嫁接小組,扦插小組,施肥小組,灌溉小組等。
在教學中注重教與學的本質問題,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關系,勇于創新,通過教師教學的大膽創新改革和不斷探索,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同時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
四、結語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全方位教學,這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園林植物栽培養護課創新教學探究,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教學中實施大膽的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不僅是本學科建設的需要,更是學科發展的需要和動力,只有觀念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并且實施于教學之中,才能使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學科的教育教學方法,獲得更大的創新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