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林業論文探究黃連木的種植管理發展措施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園林學時間:瀏覽:

  摘要:黃連木(拉丁學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別名楷木、楷樹、黃楝樹、藥樹、藥木,為漆樹科黃連木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5~30m;樹皮裂成小方塊狀;小枝有柔毛,冬芽紅褐色。偶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7對,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cm,全緣,基歪斜?;ㄐ?,單性異株,無花瓣;雌花成腋生圓錐花序,雄花成密總狀花序。核果球形,徑約6mm,熟時紅色或紫藍色。中國黃河流域至華南、西南地區均有分布。喜光,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對二氧化硫和煙的抗性較強;深根性??癸L力強,生長較慢,壽命長。枝密葉繁,秋葉變為橙黃或鮮紅色;雌花序紫紅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觀;宜作庭蔭樹及山地風景樹種。木材堅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種子可榨油。

  關鍵詞:黃連木,育苗,種植

  近年來,受市場和育苗技術的影響,黃連木苗木需求不斷升溫。為切實搞好基地建設,盡快形成黃連木規?;a、加工產業鏈條,黃連木苗木培育、低產林改造、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同時成為生產中面臨的現實問題。針對黃連木種子含油高、表皮臘質層處理、育苗成功率低的問題,結合實踐,總結出一套簡便易行、節省人力和物力、出苗率和成苗率高、效果顯著的育苗技術,現介紹如下。

  圃地選擇及處理:為減少運輸,節省圃地,提倡“育苗繞著造林山頭轉”,即盡量選在距造林地近、運輸方便、地勢平坦、有水源或澆灌條件、便于管理的地方,就近造林、育苗,就近取土。

  在平整的圃地,劃分苗床與步道,苗床一般寬1.0~1.2 m,床長不限,可依地形而定,步道寬40 cm。宜采用低床。

  育苗容器選擇:容器材料要求質輕價廉,通氣、透水性能好,穩固性和解體性能好。可采用圓柱形有底塑料薄膜容器,直徑13 cm、高20 cm,薄膜厚度為0.02~0.06 mm,在其中間均勻打4~6個直徑0.5 cm的小孔,以利透氣。

  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屬漆樹科黃連木屬喬木,原產我國,北自河北、山東,南至廣東、廣西,東到臺灣,西南至四川、云南廣大地區,其中以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等省最多。黃連木抗逆性強,為干旱石灰巖山地造林的重要油料、木材兼用樹種[1]。黃連木果實含油率在35%左右,果肉含油率在50%左右,種子含油率在25%左右。黃連木油可食用,也可制作肥皂、潤滑油,治療牛皮癬等。黃連木油脂生產的生物柴油碳鏈長度集中在C17~C20之間,與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鏈長度極為接近,非常適合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用黃連木種子2.5 t可產生物柴油1 t。黃連木木材質地堅硬,紋理細致,可供建筑、農具、家具和雕刻等用材[2]。樹冠高大圓滿、葉形細長柔美,秋后葉色鮮紅、果實藍紅相間,亦可做城市觀賞綠化樹種。其嫩葉可制茶,樹皮、莖可入藥。

  營養基質的配制、消毒和裝袋:營養基質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采用的營養基質主要成分為利于透水、透氣、保持水肥的森林土、草皮土、耕作土、生黃土等,適當配些蛭石、珍珠巖、鋸末、樹皮粉、河沙、木屑等,以保證苗木根系生長、呼吸及其吸收養分、水分,重量輕的基質還可便于起苗和造林運輸。大面積推廣應用時,主要采用耕作層的表土,配加一定的腐熟廄肥、堆肥以及過磷酸鈣、硫酸鉀、尿素等化肥。選擇一般的土壤,必須經過消毒處理(用0.5%高錳酸鉀溶液,每100 kg營養土噴灑5 kg),以減少土壤雜菌感染,并根據土壤情況,配施殺蟲劑。

  配制的營養基質各成分要混拌均勻,干濕要適中,以手攥不粘手、土成團為好。裝袋前要過篩,保證土壤細碎。裝填容器營養基質要壓實,手提不漏、澆水不塌陷為準。裝填營養基質應以容器上沿2 cm處為宜,以利播種覆土和育苗灑水。袋裝滿后,順苗床緊密排列整齊,袋與袋之間空隙用細土填上,否則將影響苗木出土、生長和管理。

  種子處理:3月初將種子用60~70 ℃的清水浸泡24 h,然后再換1次常溫清水浸泡2~3 d。等種皮充分軟化后,用力搓4~5遍,將種皮及種子外臘質層完全搓掉,然后用驅避劑處理,以防冬季鳥獸危害[4]。用爐渣灰拌種、裝入編織袋,白天經太陽曝曬,晚上搬至室內保持溫度,15 d左右種子開始裂口發芽,80%以上的種子開裂、1/3露白時,及時播種。

  播種量:黃連木種子千粒重92 g左右,容器育苗7 500 m2/hm2(除去40 cm的步道),約170袋/m2,每袋播種子3~4粒,需種量為375~450 kg/hm2。

  播種方法:播種時將種子集中在容器中央,不要重疊,覆蓋種子的土層厚度為1.5 cm。播后澆足底水,澆水時要小水漫灌,并注意控制水頭流量,防止水速過快而沖走種子和基質。及時覆蓋細碎秸稈、干草或地膜。

  除蓋:當出苗量達到50%以上后,可視氣溫情況逐步揭膜或揭去覆草。連續晴天高溫時,可將覆膜不定距劃破放風,防燒苗;大部分出苗后,逐漸將覆膜全部劃破;當苗充分鍛煉、出苗整齊后,將覆膜或覆草揭去。

  間苗:在幼苗出齊1周后,間除過多的幼苗。每一容器內可保留1~2株。對缺株容器及時補苗,間苗和補苗后要及時澆水。

  追肥:當苗高15 cm時,開始追肥。采用葉面噴施,用0.2%~0.5%尿素水溶液,速生期共噴2~3次。追肥宜在傍晚進行,切忌午間高溫時施肥。

  澆水:澆水要及時適量,播種或移植后隨即澆透水,在出苗期和幼苗成長期要多次適量勤澆,保持培養基質濕潤;速生期量多次少,在基質達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澆水。

  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做到圃地無雜草,人工除草在基質濕潤時連根拔除,要防止松動苗根。

  整床:育苗期發現容器內基質下沉,須及時填滿,以防根系外露。及時防治病蟲害。

  防止日灼害:主要表現為幼苗出土后因日灼導致苗木根頸處腐爛,可噴水降溫,在晴天中午地面溫度升高前及時噴水降溫;遮蔭處理,可采用搭蔭棚或使用遮蔭網。

  起苗運輸:起苗造林前1周澆水1次,既可增加塑膜容器內土壤的濕度,又能保持塑膜容器土壤的緊密性,不致松散。起苗、運輸時勿擠壓,確保營養土團完整無損。剪斷容器外的根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邹平县| 柳林县| 普兰县| 青阳县| 沂水县| 牟定县| 来安县| 离岛区| 威海市| 长阳| 农安县| 沐川县| 阳城县| 怀远县| 都江堰市| 绥德县| 沽源县| 汾西县| 启东市| 松阳县| 鄂州市| 南昌市| 醴陵市| 逊克县| 阳泉市| 东阿县| 威信县| 日照市| 江川县| 辉县市| 商都县| 黄山市| 德昌县| 桃园市| 赤峰市| 乌拉特中旗| 桃园县| 开原市| 磴口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