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受立地條件的制約,在園林植物綠地設計上樹種選擇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4],一是外來樹種的盲目運用,由于外來樹種對當地環境的適應性差,對不良因子的抗逆性就差,所以往往需要特殊的“維護”,當然就提高了維護費用。二是綠地設計時品種單一,植物群落間的相互作用無法得到發揮。
關鍵詞:園林植物;生態園林;應用現狀
引言
近年來,隨著黃河斷流時間延長,黃河水量減少,通過生物措施改良含鹽量在0.5%以上的濱海鹽堿地收效甚微。東營地區多為鹽堿,土壤含鹽量在0.5~1%的比例很大,綠化多以客土為主,因其特殊的立地條件,所以對適宜于東營地區的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尤其是要對根系分布情況作詳細調查,這對于確定換土深度、制定客土質量標準(含鹽量及PH值)、大幅度節約成本、真正實現適地適樹都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對適宜本地生長的園林樹木進行詳細調查,了解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才能合理配置喜陽、耐蔭、喜濕、耐旱的喬木、灌木、地被、攀援、巖生、水結構、層次、功能、景觀的人工植物群落,從而達到改善城市環境、滿足城市多功能的要求和豐富城市景觀的目的。樹種選擇恰當,生長健壯,綠地效益發揮得就好。反之,如果選擇失誤,樹木生長不良,就需要多次變更樹種,導致城市綠化面貌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尤其是對東營鹽堿化嚴重地帶,樹種的選擇尤為重要。
1東營現有園林植物
東營市可以應用的園林植物有99種,其中喬木類43種,灌木類45種。園林建設中主要木本植物有:女貞(Ligustrum lucidum Ait)、大葉黃楊(Euonymus japonicus Thunb.)、鳳尾蘭(Yucca gloriosa Linn.)、國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合歡(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
2園林植物應用理論
2.1樹種應用的理論基礎
2.1.1城市生態學理論與生態園林理論[1]
城市生態學理論研究的主要內容有:(1)把城市作為大地生物圈中的特定環境。(2)把城市作為人類種群生態系統。(3)把城市作為特殊的有機整體。選擇的植物應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維護和提高城市生態平衡。在污染嚴重區要著重考慮防止、減輕、抗御各種污染問題。我國的城市園林建設明確提出了以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環境、美化城市為主要目的。加速生態園林建設,有益于生態平衡,有利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象征。
2.1.2植物群落學理論
植物群落是植物和種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一種形式和客觀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在制定城市樹種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各層次植物的選擇、運用,使城市園林的植物引種、結構層次配置更科學、更順乎自然之理,使園林綠化更立于不敗之地。
2.1.3風景美學理論
城市綠化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城市樹種選擇時還應注意植物的觀賞價值及其在城市景觀中的作用。注意選擇那些在形態、色彩、風韻、季相變化上有特色的并且無毒無污染的樹種,以增加城市的風致美和色彩變化、季相變化,美化城市,以供人們品評、欣賞。
2.2樹種應用的原則
2.2.1地域性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選擇抗性強的樹種
以地帶性樹種為主,東營地區應以耐鹽堿植物為主。鄉土樹種是指野外自然生長或雖由人工種植,而在長期的自然演變選擇中已適應了當地的自然條件,能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生長勢的樹種。東營市土壤鹽堿嚴重,其特殊的立地條件要求必須選擇抗性強尤其是抗鹽堿能力強的樹種。
2.2.2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
速生樹種早期綠化效果好,容易成蔭,但壽命短,往往在20~30年后已衰老;慢生樹則早期生長慢,城市綠化效果較慢,但是可以避免經濟損失和換植造成的景觀階段性缺失。二者結合綠化,會帶來生態效益的持續發展。
3園林植物存在問題
園林植物應用匱乏,植物生態群落單調
園林植物種類有近100種,其中常綠植物18種,但利用豐富的植物材料不足30種,形不成一定的景觀效果。在市內各主要道路群落結構主要表現為:喬木+灌木、喬木+草坪,形成通風結構的林帶;廣場綠化群落結構為:少量喬木+草坪;住宅小區綠化中群落結構主要為:少量喬木+少量灌木+草坪。這種單調的植物生態群落很脆弱,很容易向逆行方向演替,將導致草坪退化、樹木病蟲害增加[2]。為了維持這種簡單的植物生態結構,必須加強肥水管理、病蟲防治、整形修剪等養護管理工作,將會導致成本加大。 3.2植物造景單一,未有效發揮植物創造景觀及組織景觀的功能[3]
本市多利用紫葉小檗、黃楊、金葉女貞、石榴、小龍柏等植物材料,大量采取"模紋+草坪"的植物模式,缺少復層種植,生態效益較差。東營市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植物創造別具特色的景觀,比如營造黃河入海景觀時,可以充分利用植物對視線進行滲透或遮擋,而形成開合有致的韻率感。同時缺乏行道樹,城市部分路段以白蠟或法桐為行道樹,另有相當部分路段只是預留樹坑或者干脆全部硬質鋪裝,應加大垂直綠化。
4園林植物應用的對策與建議
4.1增加園林植物種類,豐富植物群落類型
在滿足城市綠化功能要求的同時,應注重鄉土樹種的應用,擴大垂直綠化面積及增加群落設計,并在此基礎上豐富植物群落類型,改變目前綠地內少數植物簡單組合的綠化模式[5-6]。可以合理配置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樣性和穩定性,增加生物多樣性,豐富城市景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