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當歷史的年輪邁進新世紀,“00后”學生已經進入大學校園,當前大學校園里音樂教育狀況是怎樣的?當今大學生的音樂審美取向如何?開設怎樣的課程才能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需求?作為一名工科學校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帶著這些問題,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自2020年初到2021年5月,對河北工業大學的大學生音樂教育狀況和他們的成長環境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問卷做了分析總結。
關鍵詞:非藝術專業 大學生 音樂基礎素養 調查與分析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新世紀的人才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嫻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全面的素質培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音樂教育是學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對學生的審美觀、藝術觀、思想道德、創新精神和智能、心理等素質的形成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教育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和人格全面發展的措施,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在一批音樂工作者的倡導推動下,我國的音樂教育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國家教育部門曾多次制定、頒發音樂教學大綱,隨著普及教育的發展,各類學校有了明顯的改觀,發展比較迅速,尤其近年來非音樂專業的音樂課開課率比較高,音樂師資隊伍的素質大大改觀,甚至有些學校已經有了固定的音樂教材,包括基本樂理知識、視唱、音樂欣賞等,有了相對比較完備的教學體系。
當歷史的年輪邁進新世紀,“00后”學生已經進入大學校園,當前大學校園里音樂教育狀況是怎樣的?當今大學生的的音樂審美取向如何?開設怎樣的課程才能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需求?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河北工業大學的大學生音樂教育狀況和他們的成長環境進行了詳細的問卷調查,并對非音樂專業普通高校的大學生音樂素養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
自2020年初到2021年底,共對河北工業大學不同學院、不同專業、不同年紀、不同生源地、不同家庭背景環境的大學生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95份,回收率95%。
一、對調查問卷內容結果的統計
調查的內容包括對音樂的態度、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音樂的興趣、對音樂教育的需求等四個方面。
(一)對音樂的態度
從對音樂的態度方面來看,35%的大學生都表示喜歡音樂,69%的同學希望在學校開設音樂課,95%的同學表示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需要音樂,認為音樂對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很有幫助,在高校中進行音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從表格中的數據中反映出:大學生喜歡并希望在學校里開設音樂課,他們對音樂的熱情是很高的,大部分的學生希望上音樂課,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緩解學習壓力,拓寬知識面,豐富自己的音樂文化知識。從中可以看出良好的音樂素質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音樂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風度和氣質、放松精神、個性的協調發展、豐富生活、完善人格,而且在緊張的學習中,還可以幫助他們減輕大腦的疲勞,緩解學習壓力,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是很有益處的,甚至對他們將來實際工作與生活中思維方式的發展與精神境界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音樂知識掌握的程度
從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看,66%的學生都表示在中學階段學習過樂理知識,47%的學生能夠識別五線譜和簡譜,41%的學生表示自己有一些音樂方面的特長,甚至有19%的同學比較精通某種樂器,并參加過社會中的業余音樂考級,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大學生音樂基礎知識、音樂素質水平較為接近,跟以往的大學生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
(三)音樂的興趣
從他們的音樂興趣來看,從調查中得知,喜歡西方古典音樂的占15%,民族音樂的占20%,流行音樂的占58%,搖滾樂的占7%,從中可以看出,他們更多偏愛于流行音樂,他們認為流行音樂更易于理解,更接近大眾,曲調旋律朗朗上口,但是他們也不排斥其他類型的音樂,對于嚴肅音樂,很多學生反映由于沒有良好便利的學習環境,接觸的機會少,又因為音樂作品的年代與他們相距甚遠,加之曲調中沒有歌詞,又缺乏對古典音樂知識的了解,所以不能完全理解嚴肅的音樂。
(四)對音樂的需求
為了能了解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總體態度和需求,筆者用論述的方式做了進一步調查,即在校選音樂欣賞課中你最希望老師教授哪方面的內容,并提出一些個人的意見和建議,答案是多樣的,有的同學希望在欣賞古典音樂中加入樂理知識,有的同學希望能夠加大流行音樂的欣賞,有的同學甚至希望老師能在課上教授樂器,從中可以看出上大學之前他們的音樂素養參差不齊,音樂知識結構分布不均衡,對音樂的需求呈現多樣化。
二、對調查問卷的分析總結
從問卷中反映出的種種情況,筆者總結出以下一些結論:當今大學生的音樂基礎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所具有的藝術素質已經不同于先前的大學生,其原因何在呢?其一是教育體制的問題。先前的大學生他們受到舊有教育體制的影響,中小學階段音樂課不受重視,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農村和一些邊遠地方的音樂教育還屬于落后的狀態,甚至有些學校的音樂課長期被文化課所占用,音樂教師的地位相當低微,使得學生沒有得到應有的教育,其原因關鍵是指導思想的問題,重視教育、重視藝術的程度遠遠不夠,導致了他們對音樂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幾乎為零。其二是社會環境與家庭環境的影響。新世紀的今天,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方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藝術教育已經成為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社會經濟和教育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音樂教育在培養面向21世紀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方面所發揮的獨特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更多的年輕家長開始從小注重孩子的藝術素質培養問題,掀起了一陣陣學琴熱的浪潮。出生在新世紀的大學生,他們的生活和教育環境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他們對音樂有著獨特的感悟與認知能力,并在審美情趣方面具有明顯的特點,由于教育體制的轉變與社會、家庭環境的影響,使得他們的藝術知識結構與音樂基礎相比先前的大學生有較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