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3 年 1-12 月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九江市所轄 13 個縣(區)共計 30339 名中小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開展脊柱側彎篩查。被測學生及家長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由九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均為中小學生;精神狀態良好。
排除標準:伴先天性脊柱畸形;其他病癥累及所致脊柱彎曲。
1.2 方法
所有中小學生于 2023 年 1-12 月接受脊柱側彎篩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骨科醫師開展檢查,指導學生充分暴露背部,兩腿自然站立,手臂下垂,明確軀干對稱與否,且觀察雙側肩、肩胛下角等是否等高,測量胸腰段、胸段、腰段對稱與否,各個棘突連接線是否在后正中線等。上述各項有 1 項陽性,則開展 Adanm 向前彎曲測試。測試方法,受檢者需暴露背部,雙足并攏站立,雙膝伸直,雙臂自然懸垂;軀干自腰部開始向前彎曲直至背部達到水平面,檢查者站于患者背后,沿水平面觀察其脊柱、胸廓及腰背部有無異常變化;當學生彎腰觸摸自己腳趾時,若出現肋骨隆起的情況,則表示 Adam 征陽性。此外,可進一步通過脊柱 X 射線片的 Cobb 角進行判斷,若 Cobb 角≥10°,即可確診為脊柱側彎。將所有中小學生篩查數據經 Excel 軟件統計,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
1.3 觀察指標
(1)脊柱側彎發生情況。統計抽取的 30339 名中小學生檢出脊柱側彎情況及分級。Ⅰ 級,Cobb 角 <20°;Ⅱ 級,Cobb 角為 20°~40°;Ⅲ 級,Cobb 角> 40°。(2)不同性別脊柱側彎情況。統計男性與女性脊柱側彎發生情況。(3)不同年級學生脊柱側彎情況。統計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學生脊柱側彎發生情況。(4)不同地區脊柱側彎情況。統計 13 個縣(區)脊柱側彎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9.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² 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脊柱側彎總體情況
30339 名中小學生接受檢查,有效檢查 30022 名,脊柱側彎檢出 575 例,占比為 1.92%(575/30022);脊柱側彎 Ⅰ 級 156 例(27.13%),Ⅱ 級 193 例(33.57%),Ⅲ 級 226 例(39.30%)。不同脊柱側彎分級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脊柱側彎分級數量 / 例占比 /%
?、?級15627.13
?、?級19333.57
?、?級22639.30
Z 值----19.195
P 值----<0.001
2.2 不同性別脊柱側彎情況
30339 名中小學生接受檢查,其中男性檢查人數 16518 名,有效檢查人數 16241 名;女性檢查人數 13821 名,有效檢查人數 13781 名。30022 名有效檢查的學生共檢出 575 例脊柱側彎,其中男性 296 例(51.48%),女性 279 例(48.52%)。男性脊柱側彎檢出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性別脊柱側彎數量 / 例占比 /%
男性29651.48
女性27948.52
χ² 值----113.550
P 值----<0.001
2.3 不同年級脊柱側彎情況
30339 名中小學生接受檢查,其中小學檢查人數 14477 名,有效檢查人數 14334 名;初中檢查人數 7612 名,有效檢查人數 7541 名;普通高中檢查人數 7725 名,有效檢查人數 7666 名;職業高中檢查人數 525 名,有效檢查人數 481 名。30022 名有效檢查的學生共檢出 575 例脊柱側彎,其中小學 133 例(23.13%)、初中 212 例(36.87%)、普通高中 216 例(37.57%)、職業高中 14 例(2.43%)。不同年級脊柱側彎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年級檢查數量 / 人有效數量 / 人脊柱側彎數量 / 例占比 /%
小學144771433413323.13
初中7612754121236.87
普通高中7725766621637.57
職業高中525481142.43
χ² 值------------142.386
P 值------------<0.001
2.4 不同地區脊柱側彎情況
30339 名中小學生接受檢查,包括武寧縣檢查人數 2378 名,有效檢查人數 2371 名;廬山市檢查人數 2350 名,有效檢查人數 2350 名;湖口縣檢查人數 2185 名,有效檢查人數 2184 名;修水縣檢查人數 2471 名,有效檢查人數 2471 名;彭澤縣檢查人數 2163 名,有效檢查人數 2163 名;都昌縣檢查人數 2483 名,有效檢查人數 2483 名;德安縣檢查人數 2228 名,有效檢查人數 2228 名;柴桑區檢查人數 2648 名,有效檢查人數 2339 名;永修縣檢查人數 2184 名,有效檢查人數 2184 名;潯陽區檢查人數 2291 名,有效檢查人數 2291 名;共青城市檢查人數 2121 名,有效檢查人數 2121 名;濂溪區檢查人數 2578 名,有效檢查人數 2578 名;瑞昌市檢查人數 2259 名,有效檢查人數 2259 名。30022 名有效檢查的學生中檢出 575 例脊柱側彎,其中濂溪區檢出 192 例(33.39%),占比最高;修水縣檢出 138 例(24.00%),潯陽區檢出 63 例(10.96%),德安縣檢出 57 例(9.91%),占比較高。不同地區脊柱側彎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地區脊柱側彎數量 / 例占比 /%
武寧縣40.70
廬山市00
湖口縣20.35
修水縣13824.00
彭澤縣274.70
都昌縣122.09
德安縣579.91
柴桑區132.26
永修縣264.52
潯陽區6310.96
共青城市30.52
濂溪區19233.39
瑞昌市386.61
χ² 值----831.273
P 值----<0.001
3 討論
脊柱作為維持人體軀干平衡的重要骨骼結構,具有支撐身體、保護神經及維持生理彎曲等多種作用。一旦脊柱出現問題,不僅會導致機體疼痛及運動障礙,還可能影響神經功能及內臟器官的正常運行。脊柱側彎是最常見的脊柱病變,也是影響中小學生健康的重要問題之一。脊柱側彎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外觀,還可能對其心肺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嚴重時甚至會損害神經系統,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威脅。脊柱側彎早期癥狀不明顯,不易引起學生及其家長的重視。學生階段是人體生長發育的迅猛階段,若脊柱側彎未能及時發現,則會迅速發展,不可避免地需進行手術治療,增加患兒痛苦及家庭經濟負擔。因此,需于中小學生群體內定期開展脊柱側彎篩查工作,以便于疾病的早發現、早控制,避免脊柱側彎帶來的危害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30339 名中小學生接受檢查,有效檢查 30022 名,脊柱側彎檢出 575 例,占比為 1.92%(575/30022),其中脊柱側彎 Ⅰ 級 156 例、Ⅱ 級 193 例、Ⅲ 級 226 例,提示九江地區整體脊柱側彎檢出率尚可,處于相對較低水平。李芳等研究指出,受限于測量方法技術水平及調查對象等不同,各地青少年兒童脊柱彎曲異常的檢出率為 1.17%~12.47%。本研究脊柱側彎檢出率為 1.92%,相比之下,九江地區中小學生脊柱側彎防治工作重視程度較高,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全面開展學校脊柱側彎群體預防,故檢出率相對較低。檢出的脊柱側彎群體中 Ⅲ 級占比較高,需高度重視,該類群體可能出現脊柱形態畸形,影響患兒呼吸功能及內臟器官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30022 名有效檢查的學生中共檢出 575 例脊柱側彎,其中男性 296 例(51.48%)、女性 279 例(48.52%),提示男性群體的脊柱側彎發病率略高于女性。分析原因,可能與男性群體的日常活動及運動習慣有關。男性群體未能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等,故增加脊柱側彎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30022 名有效檢查的學生中共檢出 575 例脊柱側彎,其中小學 133 例(23.13%)、初中 212 例(36.87%)、普通高中 216 例(37.57%)、職業高中 14 例(2.43%),提示普通高中及初中學生脊柱側彎風險高。分析原因,初中和普通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快速時期,身高增長迅速,骨骼和肌肉的生長可能不同步,會增加脊柱側彎風險。該階段學習壓力較大,學業負擔重,長時間保持不良的坐姿,如彎腰駝背、伏案過久,容易導致脊柱受力不均,增加頸椎及胸椎壓力,誘發脊柱側彎。初中和普通高中學生用于運動和鍛煉的時間可能相對小學或職業高中減少,肌肉得不到充分鍛煉,脊柱周圍的肌肉力量薄弱,難以維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穩定性,也會增加脊柱側彎風險。該階段學生可能面臨更多的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不良的情緒狀態有時會通過身體姿勢的改變表現出來,長期的不良姿勢可能誘發脊柱側彎。本研究結果顯示,30022 名有效檢查的學生中共檢出 575 例脊柱側彎,其中濂溪區檢出 192 例(33.39%),占比最高;修水縣 138 例(24.00%)、潯陽區 63 例(10.96%)、德安縣 57 例(9.91%),占比較高。濂溪區為九江市中小學生檢出脊柱側彎最高的地區,需加以重視。
九江市需強化脊柱側彎防治工作,尤其對于濂溪區等脊柱側彎檢出占比高的地區,需著重開展脊柱側彎宣傳工作,并落實早期篩查工作,以便于早發現、早干預。(1)定期篩查。學校應定期組織開展專業的脊柱側彎篩查工作,及早發現問題。(2)健康教育。開展脊柱健康知識講座,讓學生了解脊柱側彎的危害和預防方法,并利用多媒體資源,如動畫、視頻等,生動形象地展示脊柱健康的重要性。(3)體育鍛煉。增加體育課的時間,鼓勵學生參與各種運動,如游泳、體操、瑜伽等,有助于增強脊柱周圍肌肉力量;推廣課間操和眼保健操的同時,可增加一些針對脊柱的伸展運動。(4)姿勢糾正。教師在課堂上及時提醒學生保持正確的坐姿和讀寫姿勢,桌椅高度要適合學生身高;家長需關注孩子坐姿,避免長時間彎腰駝背或側臥玩手機。
綜上所述,九江地區中小學生脊柱側彎整體發病率較低,脊柱側彎主要發生于濂溪區等部分縣(區),需加強疾病的防治宣傳工作,開展全面早期篩查,便于疾病的早發現、早干預。
推薦閱讀:關于脊柱側彎方向優秀論文選題參考50個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