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當前,新媒體的應用已在我國各行各業普及開來。這對傳統媒體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地方廣電也面臨巨大的挑戰。新形勢下,地方廣電要借助融媒體的力量,開辟新的經營模式,在滿足地方受眾需求的同時,拓展發展空間,提高受眾的忠實度,發揮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充分展現自身服務大眾的理念。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廣電工程技術;發展趨勢
引言
隨著智慧網絡、智能互聯與云平臺技術的快速發展,媒體融合、智慧廣電的跨越式創新發展已逐步成為國家重要戰略任務。近年來,國家層面緊緊圍繞著推動媒體平臺整合、廣電網絡聚合的方向進行了多次重點部署,深刻指出現有平臺要從原始的“加”向高端的“融”轉變,打造新型智慧廣電融媒體,推行國全域廣電網絡“一張網”行動,帶動國家層面在相關政策和網絡資源方面推動優勢轉化,推動基于融媒體平臺的智慧廣電建設,因此傳統媒體與新興網絡媒體的深度融合已進入了劃時代的新階段。
1新媒體時代廣電工程技術的發展應結合自身優勢
追溯廣電工程技術發展初期,從廣電特征演變到半導體的電子技術再到半導體實現光電技術的圖像轉化,這些是廣電工程技術的初期形成,也是為廣電工程技術后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地基。隨著廣電工程技術的成熟期,電視技術成為了人們重要的生活娛樂方式并且帶動了一系列產業的迅速發展,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社會被互聯網全面覆蓋的狀態下,傳統的廣電工程技術在信息傳輸上的弊端就越來越凸顯,雖然傳統的廣電內容變得起來,形式也更具多樣化,但是由于傳播路徑受到嚴重的限制,在于互聯網快捷傳播方式的比較下劣勢太大。但隨著我國航天衛星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當下的衛星同步能實現國家電視節目的高清傳播,這是現如今廣電工程技術中所具有的技術優勢體現,從而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的廣電工程技術,應該在充分了解認識自身優勢的基礎之上,通過結合當下互聯網傳播媒介優勢,充分的發揮自身所具備的優勢,以此來實現廣電工程技術能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2融媒體平臺的基本現狀
融媒體平臺的創新是一項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系統工程。現階段,全國很多廣電機構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融媒體的技術優勢,推動網絡資源的創新融合,主要是通過建設“面向全域、功能齊全、信息通暢、互聯互通”的智慧廣電———融媒體平臺,以期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型、主流網絡媒體平臺。因此,各地新建的“智慧云端”云平臺已成為廣電媒體實現創新發展的必要途徑,“共享”“互聯”已成為建設目標,大幅聚合各層各級資源,涵蓋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等媒介媒體,通過構建以客戶端為目標輸出,融合“平臺整合、智能調度、輿情監控、大數據分析、多維共享”等多種功能,為各類各級融媒體平臺技術制造、生產和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3新媒體時代廣電工程技術的發展思路
3.1全面實現新媒體改造、全媒體轉型
網絡時代的城市電視臺不再也不能只是孤軍奮戰,而需要走聯合發展道路,進行抱團發展、資源互補和優勢擴張,構建立體化、多元化、現代化的“大傳媒”體系。光線傳媒首席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后張小爭認為:“所謂大傳媒,不是簡單的跨傳媒,而是融平面傳媒、電子傳媒、立體傳媒,和IT、通信傳媒等在內的相互整合。大傳媒產業價值鏈,即指以電視、電腦、電話等為基礎平臺,以新聞、娛樂、運動、明星、音樂、游戲、文字、程序等為內容,以報刊、圖書、廣播、電視、網絡、光盤、唱片、人體等為傳媒,以調研、策劃、制作、包裝、發行、廣告、相關商品開發為工業流水線的商業價值鏈條的運作體系。”城市電視臺應順應媒體融合發展大勢,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全面實現新媒體改造和全媒體轉型,實現“互聯網+”模式下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與產業發展,逐步從“互聯網+”升級到“廣電+產業”。媒體融合時代,單靠廣播、電視或網絡單方面的支撐顯得勢單力薄,需要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全媒體”轉型。“全媒體”是在具備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各種媒體表現手段基礎上融合(紙媒、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通過提供給受眾多種類、多方式、多層次的傳播形態,滿足受眾的細分需求,使受眾獲得海量化、個性化、國際化及互動、實時、快速的媒體體驗。
3.2加強人才引進力度,健全人才培養制度
在人才引進上,注重對掌握新媒體技術的創新型人才、一專多能的全媒體復合型人才和具備前沿傳媒理念的媒介經營與管理人才等高端稀缺人才的引入。要加大人才建設投入力度,打破傳統的戶籍、地域、學歷、工作經驗等制約,做到因才施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人才落地和發展提供激勵和保障。當然,縣級融媒體中心受體制、地域、經濟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在優質傳媒人才引進上存在較大困難。各單位也要正視縣域媒體財力不足,傳播力度不足,對稀缺人才缺乏吸引力的現狀,在當前無法引入全媒體人才的情況下,可以轉變思路,引進具備全媒體思維的內容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促進它們在同一個組織中產生正向的、豐富的化學反應。在人才培養上,結合融媒體中心崗位的需求和員工專業專長開展定向培訓,有針對性地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培訓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有條件的媒體單位可以與相關機構或專業院校合作,共享師資等培訓資源。不具備條件的媒體單位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提高員工的專業能力。
3.3實施體制機制的改革
打破已有的體制機制,形成更好的利益格局。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體制機制的轉變。體制機制的變革可以為融媒體發展提供最關鍵的動力,實現全新的整合,并能夠實現內容、資金、人才等方面的真正融合與聯動,促進多個層面的融合發展。在融媒體發展的過程中,人才、市場內容、生產渠道、監測等方面的融合,都需要相關機制的引導,地方廣電發展也需要借助資本化與市場化這兩個支點,從而發揮自身優勢。體制機制改革是傳統媒體轉型的突變,只有實現基因層面的轉變,才能達到真正轉型的目的。在地方廣電媒體的轉型過程中,最關鍵的問題不是資金、通道或技術,而是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只有打破已有的體制機制,才能形成更好的利益格局。如果沒有實施體制機制的變革,那么融媒體的發展將停留于表層,使其進一步發展受到制約。因此,亟須形成良性運轉的生態體系,重新調整內部架構,制定適合融媒體發展的評價體系及考核機制,優化內部的激勵機制,促進地方廣電媒體的全面發展。
推薦閱讀:廣電新媒體運營思路初探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