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如何提高論文發表錄用率?相信這是許多朋友想要了解的問題。對很多初學者來說,發表SCI論文似乎遙不可及,為了提高SCI論文發表的中稿率,小編搜集整理了SCI論文發表的幾大要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論文的創新性和邏輯性
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發表在SCI期刊,首先論文選題時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性,要有自己的論點和能闡明自己觀點的數據,文章組織要有科學性,數據鏈條要有邏輯性,統計分析要有嚴謹性。
2.論文寫作
對非英語母語國家的科研工作者來說,論文的英語寫作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如果一篇文章語言語法太糟糕,可能編輯和審稿人還來不及審視其中的創新性就直接拒稿。論文寫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問題,沒有特別的捷徑,需要多看文獻和日常積累。那么我們能不能直接照搬國外文章的句子為己用呢?一般情況下,不能。完全大段照搬其他文章的句子可以定義為抄襲,這個要特別注意。可以稍微改寫一下,但絕不能大段一模一樣不做任何改變。
3.做好論文投稿前準備工作
不同雜志要求的論文格式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大家投稿前一定要細讀投稿注意事項。有的雜志有字數限制,那么投稿時你的文章就不能超過相應字數,有的雜志投稿前要求上傳相關作者利益不沖突的聲名,那么你就需要在雜志主頁下載相應的word或者PDF,在上面簽字等等投稿時提交。
有的雜志對圖片或表格數量和格式有嚴格要求,那么你的投稿圖表就要符合相關規定。還有一點就是參考文獻的格式,可以用endnote等軟件按照雜志要求的格式進行排版。如果沒做好論文投稿前的準備工作,很可能通不過技術審查那一關直接拒稿,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投稿前一定要做好準備,達到相關雜志的投稿要求,可以事半功倍。
4.選擇合適的投稿SCI期刊
選擇合適的投稿期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SCI論文能否順利發表。很多時候,不一定分值低的期刊就好中稿,分值高的也不一定就不好中稿。文章內容對應的領域很重要。選擇雜志時要看一下雜志的接收范圍,比如說生物醫學類的SCI期刊,有些側重分子機制的研究,有些側分子機制對轉化醫學的意義,選擇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另外,要看好是SCI期刊還是SCI增刊,每年接收文章數,五年內影響因子是否穩定。曾有雜志前一年影響因子還是3點多,第二年竄到6點多,然后第三年被提出SCI期刊,這其中有雜志操縱影響因子的成分。選擇這類期刊時一定要慎重。有些特別專業類的雜志,影響因子可能不高,但是很不好投。投稿前可以多上網搜一下相關投稿難度和經驗或者請專業公司進行評估,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延伸閱讀:期刊職稱論文發表是怎么操作的?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