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
![]() |
期刊名稱: | 世紀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31-1654/K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5-4715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央文史研究館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 | |
主辦單位: | 中央文史研究館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世紀》雜志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的綜合性文史雙月刊。《世紀》的前身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上海文史》。1989年1月,《上海文史》創刊,內部發行,半年刊,1991年改為季刊,1992年獲公開出版發行。其時,著名作家、記者、翻譯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蕭乾先生為加強全國文史研究館系統間的交流合作,推動文史研究,積累史料,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提議將《上海文史》改由中央文史研究館與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后經國務院領導指示同意,新聞出版總署批準,1993年7月《世紀》在上海創刊。
《世紀》創刊以來,中央文史研究館與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通力合作,堅持"積累史料、傳承文化"的辦刊宗旨和正確的輿論導向,依托全國文史館系統文史人才薈萃的優勢,不斷擴大作者隊伍、拓展選題范圍、豐富欄目內容、提高出版質量,逐步形成了以追求高品位、雅俗共賞、文章史料價值高、可看性強的獨特風格,成為一份全國有影響的文史紀實類刊物。《世紀》發表的文章,強調以作者"親歷、親見、親聞"特色,同時也刊用文史專業工作者悉心研究的成果。編輯部同仁長期兢兢業業,堅持以披露百年中國的重要史實為己任,努力為后人留信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世紀》已成為文史研究館文史研究工作服務社會的重要窗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存史資政、以史育人、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曾先后獲得華東六省一市優秀期刊和百家優秀期刊進邊防連隊刊物之一的殊榮。
《世紀》向以知識界人士,尤其是中老年知識分子為讀者對象,讀者群相對穩定,讀者遍及全國各地。北京國務院直屬機構在職的副部級以上領導、上海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等都是固定讀者。編輯部積極加強宣傳,拓展發行渠道,進一步擴大刊物的社會影響。可喜的是《世紀》創刊以來每期都有不少精彩文章被海內外眾多媒體轉載,近幾年轉載率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在當今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編輯部與國內知名期刊網站開展緊密合作,使讀者面超越了國界的限制,全球每一個關注中國百年歷史變遷的人士都可及時讀到《世紀》,擴大了刊物的傳播面和影響力。
世紀雜志欄目設置
世紀特稿、史海親歷、史卷拂塵、秘史探蹤、名流綜譜、國共舞臺、故人舊事、海派藝苑、世紀論壇、筆記掌故、
世紀雜志榮譽
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宋家王朝》出版后被批駁風波 宋時娟 (35-40)
戰時故宮文物存藏成都大慈寺始末 魏奕雄 (57-60)
藥商王康年盜騙志愿軍貨款真相 陳正卿 (61-65)
我所知道的藍妮婚戀及家庭(上) 湯乃亢 (66-69)
斯諾和《西行漫記》“小號手”兩家后人的歷史性會面 丘樹宏 (70-73)
紀念特刊
世紀回響——《世紀》雜志創刊25周年座談會在瀘召開 《世紀》編輯部 (41-46)
港澳臺紀聞
錢復見證海峽兩岸風云 錢漢東 (47-52)
“政治軍人”郝柏村的崛起與歸宿——臺灣政壇風云之五 吳建國 (53-56)
故人舊事
聽柏楊談以史為鑒 曹正文 (74-77)
宋希濂深悔殺害瞿秋白 麥子 (93-94)
筆記掌故
榮毅仁重視安全保衛工作 汪春耀 (78-78)
姚溱軍事述評重見天日 賀越明 (78-79)
陳伯達之妻求江青安排工作 閻長貴 (79-79)
懷念老友何非光 任溶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