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地下通信工程是國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更新發展滯后,不能較好保障信息通信發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對地下通信工程的現狀、保障需求及發展趨勢進行探討。
關鍵詞:地下工程 現狀 保障需求 發展趨勢
我國地下通信工程大多建于20世紀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使用時間長,基礎設施陳舊,工程內設施缺乏有效的維護,更沒有進行很好的改造和整治,嚴重制約著通信保障能力的提升,為了更好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工程設施要向智能化、集成化和舒適化方向發展,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和實用。
一、地下通信工程的現狀
1.設備老化,運行環境差
從現有地下通信工程的整體狀況看,與完全封閉值勤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主要是工程內:大量的設備老化嚴重,不能滿足信息通信發展的要求,缺乏應有通風、散熱和較好的除塵方式;主要機房溫度普遍偏高,空氣質量較差;山體滲水嚴重,潮濕度超標;大部分工程地處偏遠山區,采用小水電單路供電,供電可靠性較差,電壓不穩現象時有發生。設備運行環境差,故障率較高。
2.更新滯后,信息處理能力差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通信技術與裝備發展日新月異。地下工程建成后主要以維護為主,沒有跟進通信技術發展的步伐進行改造升級,致使初期設計的系統功能已難以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信息處理能力低,很難滿足現代通信對信息處理能力的需求。
3.防護能力弱,生存條件差
依據地下通信工程相關技術標準,應具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和人員長期生活的條件。從現有工程情況看,與長期封閉值勤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一是工程內部不具備人員長期生存的條件,沒有配齊與戰時保障要求相適應的軍需物資、醫療器材、炊事用具等生活設施:二是裝備器材儲備不足。工程內部沒有建立完善的裝備器材保障體系,不能滿足戰時保障需求:三是工程防精確打擊、防電磁毀傷、防偵察監視能力弱。目前地下工程口部防護主要以多重防護門、防護密封門為主,工程外圍沒有相應的防護系統,缺少對熱源、光源、電磁的技術屏蔽手段措施,極易遭精確武器打擊。
二、地下通信工程的保障需求
1.防護需求
首先,要對工程的易暴露征候進行整體偽裝,在對重點部位實施偽裝的同時,注重整體協調的全面偽裝,以降低通信工程被敵偵察發現的概率。其次,要針對地下通信工程眾多口部及相關通信設施等薄弱部位的具體情況,采取多種防護對策和技術措施,優化組合運用。根據防護等級要求,著力構建由偽裝、障礙、攔截、干擾、欺騙、電磁屏蔽、機動與工程結構組成的合理優化防護系統,以達到最大的防護效能。
2.供電需求
通信電源是通信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于供電系統的要求是安全、穩定、可靠、高效、不間斷地向通信設備提供能源,必須采用n+1冗余配置,同時兼顧電磁兼容性、降低損耗。供電系統還應具備智能監控、無人值守和電池自動管理等功能。
3.給排水需求
外部水源及內部水庫能夠保證充足干凈的供水,滿足工程內設備、生活和消防用水需求。在每個防護單元設置生活用水、飲用水貯水池,貯水量應滿足戰時用水量標準,實現分區分質供水。飲用水源經凈化、殺菌后達到直接飲用標準,可無污染輸送至各工作、生活區域。消防用水應符合噴淋和消防栓所需壓力要求。外水源防護性能可靠,確保供水無污染;排水系統能迅速通暢排出污水、廢水及坑道內滲水。
4.通風需求
良好的空氣和溫、濕度不僅對人員工作狀態產生影響,對通信設備的電子元器件、絕緣材料等都有較大影響,是設備正常運行的基礎條件。在通風管口部加裝除氡增氧設備,對空氣進行過濾、凈化,加強除濕和空調降溫等措施,使工程內保持相對恒定的溫、濕度,溫度維持在20~25℃,濕度維持在40%~70%之間。
三、地下通信工程發展趨勢
1.內部設施智能化
建筑設備自動化技術在工程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實現減少維護人員,方便運行管理,降低運行能耗,提高維護水平的目標。通過將工程內動力環境監控系統、消防報警系統、安全防護系統、應急照明系統等系統進行集成,滿足工程內部實時監控、運維管理、信息共享和應急情況處理的需求,同時減輕維護人員對培訓的依賴,降低工程的運行能耗,提高工程保障能力。
2.工程防護集成化
地下通信樞紐作為指揮信息系統的關鍵節點,面臨來自物理、電磁、生化和計算機網絡等多維空間的威脅。要綜合運用各種防護措施,而且要將這些措施進行技術上的集成、融合,使其集防發現、防識別、防命中、防毀傷、防輻射、防染毒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將各種防護技術措施有機融合,以實現防護性能的倍增。
3.工作環境舒適化
憋悶不適的環境讓人心情煩躁,清爽舒適的環境則可以較大程度地提升工作效率。平時值勤或戰時保障中,工程內能夠保證較為舒適的環境,如適宜的溫、濕度、溫和的照明、較小的噪音、清新的空氣、干凈的飲用水等,能最大限度地保證人員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保持較高的戰斗力。
結語
總之,建設適應信息通信要求的地下通信工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而緊迫的任務。加緊通信工程建設技術研究、加快建設步伐是當務之急。我們必須綜合運用多種措施進行工程改造,以提升通信工程的綜合保障能力。
參考文獻
[1]龔為佳,沈衛東.地下通信工程的隱身防護技術研究[J].通信工程,2009(4):50-52.
[2]方志剛,任俊宏,崔陳華.人民防空工程.電氣設計[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2:13-27.
[3]關亮,楊坤等.地下指揮所內部環境及其治理.機場工程,2006(3):45-48.
推薦閱讀:通信設備天線技術方面論文發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