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信息的傳播。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使通信能夠跨越地理和空間限制,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和施工,可以保證通信線路的暢通和質量。有鑒于此,有關人員必須重視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施工研究和應用,提高設計和施工質量。本文主要分析了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與施工的重點技術,希望能為通信傳輸線路的建設提供相關的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 通信傳輸線路;設計;施工;關鍵技術
引言
通信傳輸線路起著連接各通信線路節點的作用,是保證通信質量的前提,必須引起重視。通信傳輸線路一般分為電纜線路和光纜線路。與電纜相比,光纜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性、穩定性和信號保密性,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然,無論使用哪條線路,都必須考慮輸電線路的設計和施工的可靠性,以及施工和通信成本,才能實現輸電線路成本和質量的“雙贏”效果。
1 通信傳輸線路設計的重點技術
通信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不僅關系到人們生活中的各項應用,而且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因此,必須重視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
1.1 設計要求
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需要符合國家通信的相關政策,合理利用資源,注意使用綠色環保材料,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采用現代技術保證通信質量。通信線路設計所用材料必須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嚴禁出現不合格品。實踐表明,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應在多種方案中進行比較,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技術選擇,確保設計方案符合我國發展規律,保證輸電線路和敷設場地的適應性。例如:考慮電力線間距是否滿足規范要求,是否考慮了人們的實際應用需求以及交通、電力等部門的規劃要求。此外,還應考慮通信系統的持久性、實用性、長期通信業發展的要求,以及通信系統、配套設施、業務流程、投資成本等,確保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
1.2 測量技術要求
通信傳輸線路的測量主要集中在電纜傳輸距離的科學定位上,要保證距離測量的準確性。在進行測量工作時,高壓輸電線路、水利、道路等施工設施需要在地形圖上標明。通信線路走向應參考施工區的氣候環境因素,反復論證線路負荷。測量員應保證不同桿位之間距離的準確性,并記錄桿號、線樁位置和桿高。對于一些偏遠山區,通信線路仍以電纜敷設為主。在測量過程中,需要對線路的地形進行綜合測量,確保通信線路平直、線路清晰合理。
1.3 電桿設計
近年來,我國大中城市通信傳輸線路設計更加合理,系統更加完善。但是,在小城市和農村,由于交通不發達和地理環境的影響較大,光纜的安裝和施工難度也會加大。因此,在我國偏遠地區設計通信傳輸線路時,必須加強勘察地形,深入調查道路的走向,以更合理的設計方案實現目標線路。同時,考慮到地理位置,為提高施工效率,減少施工環節,方便運輸設備和器材,施工時將桿位靠近道位置。此外,還應進一步分析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確定通信傳輸線路負荷。
1.4 成本設計
在設計中,不僅要考慮最終的通信質量,還要考慮未來的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上,選擇使用方便、運費低廉的產品,以降低材料成本;在考慮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選擇鋪設線路較短的路線進行設計,減少線路消耗,降低成本[1]。
2 通信傳輸線路施工的重點技術
2.1 建筑材料要求
施工中要對PE阻燃短管進行保護,一般選用垂直燃燒V-1級。GYFTZY光纜是一種室外通信電纜,具有很強的阻燃性,廣泛應用于通信架空、管道敷設和遠程通信傳輸。同時,它具光纖質量高的優點,可以有效地保證光纜的傳輸性能。通過對原材料的嚴格控制和精湛的工藝,可以有效保證光纜的傳輸性能和穩定性;通過對光纜剩余長度的精確控制,可以有效保證光纜的溫度和力學特性。它具有的全面防水堵水結構,還能有效防止電纜受潮。
2.2 電桿施工技術
架空電纜技術是指在架空電桿上架設通信電纜的施工技術。通信線路施工過程中,首先根據設計圖紙進行立柱設計,選用直徑為150mm、高度為8m的立柱。在特殊地形情況下,可根據不同地形環境選擇9m和10m高度的電桿。根據通信線路設計圖對測量線路進行復測,還要充分重視通信桿的質量和施工安全。若電桿傾斜或損壞,不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就會影響施工的安全。如果發生意外情況,不能施工,應記錄并報告業主,并更改設計。在通信傳輸線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原桿,不要損壞原桿線路。攀爬電桿前,再次檢查在視線范圍內是否有電源線、電氣設備等影響電桿的攀爬和電桿的操作的障礙物,不得兩人同時爬上爬下電桿。
此外,光纜與電力線同時架設時,除保證光纜與電力線的安全距離為2.5m外,施工單位還需編制專項停電施工方案,并在停電前向供電部門提出申請。在電力線上架設光纜前,對電力線上的其他電纜、電線桿、拉線等進行功率測試,確認線路功耗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在電線桿上操作時,禁止操作人員、工具、儀器接觸電源線。當有電源線和組合桿穿過電源線桿時,光纜應置于電源線最底層,間距應保持在2.5m,嚴禁將光纜置于電源線上方。當通信線路與電力電纜接觸或電纜與地面接觸時,應停止相關作業活動,保護施工現場,防止行人進入。
2.3 光纜吊裝敷設技術
在通信光纜的敷設中,常采用光纜掛鉤裝置,通常采用鍍鋅鋼絞線作為吊線,懸掛一般采用滑輪牽引。該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保護光纜表面的保護層。吊裝時,通信電纜與地面的距離應大于6米,鋪設現場有道路、橋梁等障礙物時,間距應大于7.5米。另外,光纜吊裝敷設技術可采用后固定法進行轉角桿施工,可有效提高吊線張力和光纜的穩定性[2]。
3 結束語
總之,在信息時代,人們對通信的質量和效率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各職能部門要提高認識,做好通信傳輸線路的設計和施工,確保通信線路安全穩定運行。在通信傳輸線路實施前,必須認真了解通信需求,切實做好環境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同時,從性能和經濟角度對施工材料和通信設備進行認真分析,充分考慮施工細節,確保設計方案科學合理。同時,還要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確保施工效率和溝通質量。
參考文獻
[1] 謝詳華.電力通信傳輸線路優化設計和施工技術探討[J].通信電源技術,2020,37(4):269-270.
[2] 彭磊.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與施工的重點技術[J].通訊世界,2019,26 (10):130-131.
推薦閱讀:5G通信工程師能不能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