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當前通信技術的新科技發展戰略模式有哪些呢,應該如何來促使現在通信的新應用呢,對城市軌道通信系統包括眾多的子系統,主要有傳輸系統、電源系統、專用電話系統、公話電話系統等。各子系統之間的密切配合實現了整個大系統的正常運行。未來,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將以促進城市軌道交通健康發展、優化軌道交通服務為目標,主要從寬帶化、新系統的開發及應用兩個方面出發進行創新發展。本文是一篇通信論文。
摘 要:通信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軌道交通日益普遍的今天,需要正確認識通信技術在整個交通系統中的定位,以期實現通信技術在軌道交通系統中實現最大的價值,促進軌道交通更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傳輸系統;通信技術論文
前言
21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交通的壓力劇增,而軌道交通的出現有效緩解了地面交通壓力,實現了短途的快捷運輸。在軌道交通系統中,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是直接服務于軌道交通運營和管理的,不僅是軌道交通正常運轉的保障,也是其他重要系統的傳輸通道。軌道交通通信系統在提高軌道列車的工作效率和自動化程度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使各部門之間得以密切聯系,在很大程度上使列車安全快速的運行的得到了保證。
論文網推薦:《山東通信技術》,《山東通信技術》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一、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技術的應用及研究現狀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是實現軌道列車正常、快速、安全、準點以及高效率運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的各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應用,達到了城市交通系統和交通通信系統的高度契合。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由眾多子系統組成,除了主要的傳輸系統、電源系統、專用電話系統、公話電話系統,還包括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時鐘系統、數據通信系統、報警系統、自動售票系統、管理系統、綜合布線系統、報警系統等。這些子系統覆蓋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各個方面、各個工作層次,全方位地為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服務。其中,傳輸系統是所有子系統中的核心和骨干,承擔著及時、高效地傳遞各種重任,是其他子系統正常工作的前提。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也出現了變化,不僅發展方向越來越多樣化,還出現了大中運量并存、市郊線同在的局面,這無疑為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尤其是交通通信系統提出了挑戰。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要求,為城市化建設服務,就需要從研究創新交通通信技術出發,進一步提升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整體技術水平。
二、通信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的應用
2.1 WLAN局域網
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局域網)的多媒體信息傳輸技術基于802.11協議族,IEEE802.11a規定WLAN的頻點為5GHz,數據傳輸速率為1-2Mb/s是一種適用于室內移動環境的通信技術。當前我國諸多城市的軌道交通都采用WLAN標準和技術,但是WLAN通信技術在接入更多的子系統時會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在WLAN通信系統中介入CCTV和VOIP電話,會影響通信系統整體容量以及性能。
2.2 3G技術
3G(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TD-SCDMA、CDMA200和WCDMA三種不同的制式,3G技術不僅可以對音頻等多媒體形式進行處理,還能為客戶提供電子商務、網頁瀏覽和電話會議等多種服務。其中,3G數據服務的重點是多媒體業務,因而3G技術必須具備較高的傳輸速率才能要求。高速移動中的多媒體業務要求3G技術的傳輸速率必須達到144kb/s,滿移動和靜止狀態下的3G技術的傳輸速率則需分別達到384kb/s和2Mb/s。雖然3G技術的高速、慢速和靜止狀態下的傳輸速率較高,但仍不能滿足車載CCTV和PIDS系統(乘客信息顯示系統,passagerinformationdisplaysystem)對通信技術傳輸速率的要求。此外,3G技術屬于公網應用的范疇,因此城市軌道交通的通信技術不適合采用3G技術。
2.3 Wi-Fi技術
Wi-Fi(WIreless-Fidelity,保真技術)和藍牙技術有一定的相似性,Wi-Fi也屬于短距通信技術。例如CBTC,它是基于802.11b網絡規范,頻點在2.4GHz左右浮動,其最高的寬帶可達到11Mb/s。如果存在一定的干擾或者Wi-Fi信號較弱,CBTC的寬帶可降低至5.2Mb/s和1Mb/s。Wi-Fi通信技術具備的自動調整功能使Wi-Fi通信技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更強,而且Wi-Fi通信技術的可兼容性也較高,可兼容各種802.11DSS直接序列設備。此外,Wi-Fi通信技術的具有速度快和可靠性高的特點,使Wi-Fi通信技術在開放性區域的通信距離和封閉性開放區域的距離可分別達到300m和120m以上,與現有有限以太網的的整合更加便捷,組合成本也大大降低。
三、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的發展趨勢
我國正處在高速城市化的進程中,低碳、節能環保以及創新是目前經濟發展的主要形式,城市軌道交通也應在這個趨勢中得到更快的發展。目前,由于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同,對于城市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的要求也不盡如一,但是總體的發展趨勢上應該還是具有相當的共同之處。
(1)安全性將成為首要評估標準。更多利用RAMS(可靠、可用、可維修、安全)標準對軌道交通通信網絡進行評估和管理。根據RAMS標準對整個軌道交通通信系統及其子系統進行設計、建設和管理。將各系統中的故障降到最低,滿足整個通信系統的的安全可靠性。
(2)數字集群通信系統TETRA將更廣泛地被使用。這種技術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和實踐,在指揮調度、通信管理方面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而且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應該成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中的主流技術。該技術與全PI網絡、政府應急網絡以及控制器和車載核心設備之間的聯通,可以在提供更加高效、準確通信服務的同時,節省建設成本。目前我國采用的TETRA系統大部分都是從國外引進的,為了支持我國各地地鐵項目的快速發展,在引進消化基礎上,我國應該加強對TETRA系統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在數字集群控制器、基站、交換機和車載臺等核心部件的研發和生產上取得突破,盡早打破國外企業在數字集群通信系統的壟斷局面。
(3)傳輸系統是通信系統的骨干網,既要考慮發展的方向,又要考慮交通的安全,還要考慮交通通信業務的多樣性、復雜性而對通信系統業務接口的要求,因此傳輸系統選用PIoverSHD和綜合業務接入相結合也是未來地鐵通信系統發展的趨勢。
(4)提供更多地人性化服務。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所提供的是最基礎的城市公共產品,要滿足絕大多數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也是軌道交通通信系統未來發展和優化的重要空間。在目前,許多城市的軌道交通已經增設了wifi網絡的覆蓋、移動安全監控、乘客身份識別追蹤系統等既能提高乘客乘坐體驗,又能增添軌道交通運行可靠性的人性化服務。在今后的發展中,隨著技術的進步,通過對視頻、圖像、時鐘和廣播系統的優化等技術的廣泛利用,一定能為乘客提供更多地可選擇性服務,提高乘客體驗,綜合提高城市軌道交通的服務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信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關鍵部分的傳輸系統更起著傳輸的用。隨著軌道交通的增多,其技術要求也不斷提升,通信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的應用也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