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淺談我國水利信息化建設現狀和發展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水利時間:瀏覽:

1        水利信息化建設現狀

我國水利信息化工作于“七五”期間起步,最先僅僅是計算機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隨后才逐步引入了全方位的現代信息技術,至今已有20 年歷史。從1979~19 80年開始,水文信息化開始一些信息源處理,水利信息化大規模開展主要還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現代信息技術日趨成熟之后。2001年水利部黨組確立了“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的發展思路,同年召開的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將水利信息化建設定名為“金水工程”,2001年是水利信息化建設標志性的一年。2002年“金水工程”被列為國家十五期間要建設的12個重點業務系統之一。到2003年 《全國水利信息化規劃》正式出臺,標志著全國水利信息化的全面展開。目前在電子政務、 防汛抗旱、水文系統、水土保持監測系統、水資源調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2        水利信息化建設重要性

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日趨明顯、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廣大人民群眾共建共享和諧社會日益深入的形勢下,解決我國干旱缺水、洪澇災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四大水問題,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必須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開發水利信息資源,工程與非工程措施并重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著力做好民生水利工作,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程度、更好水平上造福人民群眾。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水利工作正在調整思路、銳意創新,積極向現代水利、資源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長期水利實踐證明,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以水利現代化促進水利信息化是新世紀水利發展的必由之路。

2.1  水利信息化是實現資源共享、降低行政成本的需要

有效地利用政府內部和外部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對改進政府職能、實現資源共享和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利信息化可以把一定區域乃至全國的水利行政機關連接在一起,真正實現信息、知識、人力以及創新的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種資源的共享,提高包括信息資源在內的各種資源利用的效率。
水利信息化還可以大大降低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在電子網絡政府狀態下,由于行政系統內部辦公自動化技術的普遍運用,大量以傳統作業模式完成的行政工作,可以在一種全新的網絡環境下進行,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2.2  水利信息化是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

水利信息化對于建立包括節水型農業、工業在內的節水型社會,推進城市化進程,提高資源共享程度,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的保證。只有把水治好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國民經濟才能協調發展;只有實現水利現代化,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也才能為實現其他方面的現代化提供保障和支撐。

3        水利信息化建設發展對策

3.1  水利信息化建設指導思想

遵循“十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方針,結合《全國水利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和2010年規劃》,水利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統一規劃,各負其責;平臺公用,資源共享;急用先建,務求實效。

3.2  規范信息化建設標準

標準化是全面推進水利信息化的技術支撐和重要基礎,標準化的有效運用可使建設資源得到 充分利用,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水利部2003年出版的《標準指南>對水利信息化標準的編 制與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保證信息資源的共享及應用軟件的相互兼容,實現 各級各類水利信息處理平臺的互聯互通,在國家提出后續的水利信息化標準編制計劃后,各級水利部門應進一步規范建設標準。

3.3  強化水利信息化的資源整合和共享

水利信息網絡建設和水利基礎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是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利信息網絡的建設可為防汛抗旱、政務、水資源管理、水質監測、水土保持等各種水利 應用提供統一的數據傳輸平臺。經過2005年的重點建設。水利信息網絡已成一定規模,并發 揮了效益,在今后的建設中必將會得到進一步完善。在未來的建設過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建 成的水利信息網絡,實現對各種水利信息資源快捷、有效、全面地開發利用和管理以及實現 水利信息資源的共享將成為建設重點。在具體實施細則的過程中,應根據實際工作需 要,采用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范,為網絡化和資源共享打基礎,要堅決杜絕低水平開發和重 復建設。同時,要加強對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網絡的維護和管理,讓建設好的信息化項目 效益最大化。

3.4  加強水利信息化人才培養和引進

水利信息化行業是一項集水利、信息產業于一體的新型行業,科技含量高,智力密集,涉及 領域寬廣,對實踐經驗要求高,這就需要一批高素質的信息化專用人才。而在我國的水利系 統人才隊伍中,存在著“懂水利多,懂計算機少”的現象。要改變現有的人才現狀,突破傳 統的用人機制,改變論資排輩的局面,就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隊伍的專業化、年輕化、骨干化。對信息化建設的一線人員要把掌握信息化知識的程度和計算機應用水平作為重要的考核 內容。要提高水利信息化一線員工的福利待遇,改善辦公環境,吸引IT人才到水利行業就業 、創業,吸引一些專業信息化公司滌事水利信息化工作。同時,要會同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開展聯合攻關加快水利信息化發展。

4         結語

我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經濟發展不平衡,行業發展差距也大。水利行業還不是一個國內領先的 行業,水利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幾代水利人前赴后繼的不懈 努力,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在前進中完善。務實、創新,使水利信息化建設早日步入良性循環階段,使水利行業真正成為一個自主運行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以水利信息化促進水利現代化的目標,才能為國民經濟持續、協調、健康 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           鄧波,蔡榮波.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必由之路—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談水利信息化建設[J].信息化建設,2003,(5):12-15.
【2】           鄂競平.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推動水利事業發展[J].中國水利,2003,11 (B刊):14~16.姜文來.水資源價值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3】           李芳.水利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和技術發展[J].廣東水利水電,2002,(4): 15~  16;19.盧小華湖南省水利信息化發展思路[J]湖南水利水電,2003,(2).[ZK )[6]
【4】           劉志強淺談水利信息在建設和諧水中的作用[J]湖南水利水電, 2006, (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犍为县| 习水县| 新河县| 嵊州市| 城市| 文化| 大埔县| 安多县| 区。| 涡阳县| 乌审旗| 玛纳斯县| 自贡市| 滕州市| 马尔康县| 株洲县| 瑞安市| 乡宁县| 临沧市| 齐河县| 太谷县| 南陵县| 桂林市| 甘谷县| 内江市| 和平区| 抚顺市| 维西| 库尔勒市| 农安县| 西峡县| 漳平市| 黄梅县| 湖南省| 柏乡县| 罗城| 凌海市| 瑞昌市| 桐梓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