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基于江蘇省內河航運發展現狀,分析江蘇省內河港口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提出江蘇省內河港口發展的方向、定位和主要規劃布局,給出下一階段江蘇省內河港口發展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路徑和建議。
【關鍵詞】 江蘇省;內河港口;布局規劃
江蘇省濱江臨海、河網密布,內河航道里程約2.43萬km,占全國內河航道總里程的1/5;擁有Ⅲ級以上航道(滿足1 000噸級船舶)通航里程達 km,位居全國各省份之首;內河干線航道網覆蓋了江蘇省境內67個縣級節點,覆蓋率達85%,發展內河水運的條件十分優越。
內河港口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交通強國、“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實施,要求加強內河港口與沿江沿海港口的銜接,進一步增強對內對外、東西雙向開放服務功能;深入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環保理念,要求進一步推進內河港口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寶貴遺產,要求內河港口更加注重品質提升和文化傳承。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更加充分地發揮江蘇內河水運的資源優勢,更好地服務支撐“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和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本文通過詳細的調研和分析,提出了新形勢下內河港口的發展方向、定位和重點發展舉措,以期能夠為江蘇省在新階段促進內河港口發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1 江蘇內河港口發展現狀
江蘇省共有13個內河港口(本文“內河港口”是指除沿海、沿江以外的內陸港口),其中,徐州港、無錫內河港為國家主要港口,蘇州內河港、常州內河港、淮安港、宿遷港、揚州內河港和鎮江內河港為地區性重要港口,鹽城內河港、連云港內河港、泰州內河港、南通內河港和南京內河港為一般港口。截至2018年底,全省內河港口共有生產性泊位個,綜合通過能力6.1億t,完成貨物吞吐量4.8億t,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4.64萬TEU,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位居全國省級內河港口首位,占全省港口貨物吞吐總量的18.4%,占全國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10%以上。京杭運河沿線8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6億t,占江蘇內河港口貨物吞吐總量的75%。江蘇內河港口在國家戰略物資運輸、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2 江蘇內河港口的地位作用和 存在主要問題
水運是江蘇省貨物運輸的特色和優勢,內河港口是支撐全省水運優勢充分發揮的重要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建設的重要依托,是能源物資運輸的重要保障,是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是沿江沿海港口的內陸延伸。
雖然近年來全省內河港口獲得了較快發展,在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較大作用,但距離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一是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能力還有待提升,發展的戰略定位和目標需從全省角度統籌考慮,主動策應和服務交通強國、“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發展戰略;二是港口岸線利用和基礎設施建設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需進一步銜接協調;三是規模化、現代化、綠色化水平還有待提高,港口岸線利用效率需進一步提高;四是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還有待加強,港口現代物流、對外開放、多式聯運等服務功能偏弱,對經濟、產業、綜合交通發展的支撐作用亟需提高,綜合效能和比較優勢尚未充分發揮;五是科學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管理過程中的服務意識、安全意識、依法行政意識等有待進一步增強。
3 江蘇內河港口發展的形勢和要求
3.1 新時期內河港口高質量發展要求
當前,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內河港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新的發展要求,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一是交通強國、“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等重大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要求全省內河港口做好與江海聯運港區、沿海港口的銜接,以及服務“雙向開放”的戰略;二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實現持續健康發展,要求內河港口必須落實綠色發展要求,從滿足港口長遠發展、大運河文化帶和綠色航運示范區建設的需要出發,加強現有港口資源的集約化利用、規?;季趾途G色化發展;三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求我省內河港口強化服務功能、實現轉型發展,以適應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趨緩和貨種結構的深刻變化;四是全省已進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要求內河港口調整布局,在繼續保障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同時,推進內河港口資源整合,促進內河港口與沿岸城鎮、濱河生態空間的協調發展;五是全省水運和綜合交通的發展,要求內河港口加強與沿江沿海港口的互動,構建江海河多式聯運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現代化內河港口。
3.2 新時期內河港口發展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
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目標要求,江蘇省內河港口發展的戰略定位是:全國和長三角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策應“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接受沿江沿海地區輻射,發展江海河聯運的重要環節;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的重要節點和窗口;沿河地區產業集聚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保障。全省內河港口的總體發展方向應為“等級標準、集約節約、功能多元、綠色智能”。
“等級標準”是指碼頭泊位等級與干線航道網規劃等級相匹配;“集約節約”是指通過打造規?;鳂I區,提高規模化、集約化開發程度,提高港口岸線利用效益;“功能多元”是指拓展內河港口功能并加強江海河聯動、港產園互動,促進內河港口公鐵水聯運發展,實現內河港口與城市、產業、綜合交通發展相協調;“綠色智能”是指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全面提升內河港口基礎設施、裝備和運輸組織的綠色發展水平,推動綠色港口轉型發展,大力推進內河港口自動化、智能化建設。
推薦閱讀:水運工程雜志收錄情況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