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結合實際分析了城市城區閘站管理的難點,并提出了相應管理措施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城區閘站;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of the city gate station combined exampl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city gate station;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城市防洪工程的運行管理不但是水利工程的管理,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大部分城市的規劃、排澇系統建設與城市防洪工程是分開的,這可能會對整個城市使用功能產生不利影響。建議不論是城市規劃在前還是防洪工程規劃在前,兩部門均應充分進行交流、數據信息資源共享。只有這樣城市防洪工程才能有效進行控制,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才能得到保證。
管好工程不容易,城市的工程管理更難。某市三個閘(站)的運行與管理由城市水利管理處下設的基層單位閘站管理所負責,包括防汛排澇、古運河調控水、改善城市水環境等各項管理工作。
1 閘站管理的難點分析
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以非農業人口為主要居民的地區,通常是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地位十分重要。但是我國大約90%大中城市都 瀕臨江河海洋,都受到洪水或風暴潮威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社會財富和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倘若發生洪水,將淹沒城市,中斷交通,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已超過非城市地區,所以城市排澇安全顯得尤為重要。確保城市防洪排澇安全的重點是江河防洪,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1.1 閘站分布零散,無法集中管理。三閘間距5~15km,分布相對零散,給管理帶來難度。
1.2 外部環境特殊,多為暢開式管理。各閘站或位于主城區,或位于城郊結合部,外部環境復雜。有些是暢開式環境,部分居民素質不高,搶占搶植、亂丟亂棄現象時有發生。
1.3 建成時間較早,硬件相對薄弱。各閘站投入運行時間已有7~11 年。受經費以及當時設計理念影響,硬件已顯落后,機電設備已顯老化,故障頻發。
1.4 管養項目較多,維修經費偏少。各閘站因建成時間早,大量工程設施及機電設備需維修、養護,雖每年均有省市級維修養護經費撥付,但資金依然不足。
1.5 職工年齡老化,部分職工業務技能偏低。閘站管理所職工存在一定程度的年齡老化問題,個別職工存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另外,受學歷、年齡以及所學專業等因素影響,部分一線職工業務技能偏低,尤其是電氣及機電設備能手缺乏。
2 應對措施
2.1 建立直線職能制管理網絡,解決分散管理問題。我們建立了直線職能制組織管理網絡,設置相應的職能組與各閘站負責人(見下圖)。
直線職能制管理網絡的建立,既保證了集中統一的管理,發揮了各閘站負責人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各職能組的設立,又解決了因分散而導致各閘站人手、管理能力相對不足的問題。當然,直線職能制管理網絡也存在橫向信息溝通不夠、易引起矛盾等缺點。為此,我們在每月初、末召開碰頭會,并加強日常交流與溝通,從而實現了“小事自己解決,大事群策群力”的工作氛圍,各閘站分散管理難的問題得到了緩解。
2.2 切實加強各項巡查,解決敞開式難管理問題。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工程檢查實施細則與巡查制度,明確檢查的人員、周期、內容、記錄要求等,并有考核辦法監督檢查制度落實措施。分閘站編制了經常性檢查巡查平面示意圖、經常檢查情況表、日常巡查記錄本、土工(石工、混凝土)建筑物巡查表、配電房(柜)巡查表、水下檢查表、汛前(后)檢查與保養記錄表、特別檢查表等各種表式,要求職工切實加強巡查,詳實記錄。巡查中發現的搶占搶植、亂丟亂棄等現象,除當面予以制止外,及時報告管理處水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查處。另外,我們還劃分了衛生包干區,每天對包干范圍進行保潔,使環境面貌有了很大提升。
2.3 有效使用維修養護經費,解決硬件薄弱與資金不足問題。通過檢查發現的硬件薄弱的一般性問題,我們均在日常工程管理活動中自行解決。涉及經費較多、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也制定了相應的安全度汛措施,編制詳細的維修養護計劃,并根據重要程度接 ABC 分類法分類,向市局申報專項經費,按照輕重緩急,分批落實,可以說“錢都花在了刀刃上”。為用好維修養護資金,我們通過公開發送詢價函方式對可以承擔維修任務的施工單位進行詢價,最終選擇價廉質優的單位進行養護。通過公開詢價以及嚴格審核工程造價,使經費盡可能節余,在請示市局后進行新的安排,解決計劃外問題,可以說“一分錢掰成了兩分花”。通過維修養護經費的有效使用,各閘站硬件設施有了很大改觀。
2.4 加強軟件建設與職工考核,解決職工技能偏低問題。針對部分職工業務技能不高的問題,我們一方面加強內部培訓、演練,每年年初制定培訓工作計劃,培訓不拘于形式,注重實用性,通過“職工月試”、“自發電演練”、“消防演練”、閘門“露芯”問題公開課、“預備閘門吊裝”等活動,有效提高了職工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了大家廣泛參與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組織技術骨干參觀省內兄弟單位,學習先進經驗;請外單位專家現場指導。通過培訓,職工勞動技能與業務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制定各類工程檢查、管理表式,責任到人,按表式開展日常檢查與管理;對關鍵部位、崗位均將操作規程上墻明示;對所有設備、開關、控制件都編制號碼與管理卡,同時將控制原理繪圖上墻;編制工作票與操作票。從而實現了規章化、程序化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難度與出錯概率。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按制度執行。加大對職工的考核力度,按月對職工表現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分配方案掛鉤,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多勞多得”,激發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此外,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氛圍,使個別存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老職工態度有所轉變,“撞一天鐘就當好一天和尚”。
3 結語
城市防洪工程包括堤防工程和排澇工程兩大部分,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防洪管理體系,在管理好日常防洪的基礎上,也要具備應對防洪工程突發事件的措施。如果說工程建設好比暴風驟雨,有著磅礴的氣勢,那么工程管理則像和風細雨,需要從細微、點滴做起,努力地經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防洪標準(GB50201-94)[S]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4.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S]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