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市政道路排水系統是城市正常運轉的重要命脈之一,關系著城市防澇及地下水和土壤被污染的生態問題,其施工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常見問題及常用對策與廣大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探討、交流。
2管道位置偏移或積水
2.1產生原因
施工中由于測量不精確、安放管道變形或為避讓現狀建(構)筑物等時導致管線位置偏移或積水,甚至出現倒坡現象。
2.2常用對策
嚴格按設計坐標放線,定出管的中心線及檢查井位置,監理人員要進行復測,其誤差符合規范要求后才能施工;當預設管線與現狀建(構)筑物沖突時,應在適當的位置調整或增設轉折井,其間以直線連通,連接井轉角應大于90°。
3管道滲漏水、閉水試驗不合格
3.1產生原因
基礎不均勻沉陷;管材質量差;端頭封堵不嚴密;閉水試驗不合格
3.2常用對策
(1)管道基礎條件不良將導致管道和基礎出現不均勻沉陷,通常引起局部積水,嚴重時將導致管道斷裂或接口開裂。此時宜進行換土改良,以提高基槽底部承載力。一旦出現溝槽被浸泡,應采用級配碎石等材料代替原有土層。
(2)管材局部存在裂縫,抗滲能力差或管道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破損,產生漏水。對此,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管材,并且要有質量部門提供的出廠合格證和力學試驗報告等資料;其次,管材進場后,管材外觀質量要求表面平整,管材不得有破損、脫皮、蜂窩露骨、裂紋等現象,硬物輕敲測試符合正常標準,安裝前必須重新逐節檢查,堅決杜絕無法保證質量的管材投入使用。
(3)支管末端如果采用磚砌封堵時,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1)砌堵前應把管口0.5m左右范圍內的管內壁清洗干凈,涂刷水泥原漿,同時把所用的磚塊潤濕備用;(2)砌堵砂漿標號應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3)勾縫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漿標號不低于M15,抹面應按防水的5層施工法施工。
(4)閉水試驗應由業主、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有關部門聯合進行。應先在滲漏處做好記號,在排完管內剩余水后進行及時處理,具體方法視情況而定。
4檢查井變形、下沉
4.1產生原因
檢查井的基層、墊層及井壁存在質量缺陷。
4.2常用對策
不能帶水澆注墊層和基礎,要保證基礎的幾何尺寸和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才能砌磚。檢查井砌筑應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體變形。井蓋與井圈要配套;安裝井圈時座漿要飽滿;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上必須安裝重型井蓋,污水井踏步要涂防銹漆,鐵爬安裝時保證平面位置精確且安裝要牢固,確保人員使用安全方便。流槽的做法要規范,井壁必須豎直,不得有通縫;灰漿要飽滿,砌縫要平整;抹面要壓光,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象。
5回填土沉陷
5.1產生原因
檢查井周邊回填不密實且未分層夯實、填料質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
5.2常用對策
(1)管槽回填時必須根據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條件選擇合適的填料和壓(夯)實機械。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控制回填土密實度,回填應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30cm,且要求管道兩側同時進行填土,兩側高差不大于30cm,每層填土的密實度要按規范進行檢測,合格才能繼續回填。
(2)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磚、石塊、混凝土碎塊及大于10cm的硬土塊,若有淤泥、樹根、草皮及其腐植物則會對土地產生不良影響,嚴重時導致沉陷發生。
(3)控制回填土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為宜?;靥钋皯獙靥钔吝M行輕型標準擊實試驗,測出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回填時槽內應無積水,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須先排干水,隨填隨壓,確保填土密實性。
6邊坡塌方、槽底超挖
6.1產生原因
溝槽上口過窄、帶水作業且未按施工條件確定合適的放坡比例;溝槽底不按施工規范開挖等。
6.2常用對策
⑴溝槽斷面的控制:確定合理的開槽斷面和槽底寬度。開槽斷面由槽底寬、挖深、槽底、隔層邊坡坡度以及層間留臺寬度等因素確定。根據土壤類別、土的力學性質確定適當的槽幫坡度。實施支撐的直槽槽幫坡度一般采用1:0.05。對于較深的溝槽,宜分層開挖。挖槽土方應妥善安排堆放位置,一般情況堆在溝槽兩側。堆土下坡腳與槽邊的距離根據槽深、土質、槽邊坡來確定,其最小距離應為1.0米。要保證溝槽干燥,雨季或在地下水位高處施工時應設排水溝、集水井,必要時需采用潛水泵進得井點降水。
⑵防止槽底超挖:在挖槽時應跟蹤并對槽底高程進行測量檢驗。使用機械挖槽時,在設計槽底高程以上預留20cm土層,待人工清挖。如超挖,應采取以下措施:用碎石填到設計高程,或填土夯實,其密實度不低于原天然地基密實度。
結束語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是隱蔽工程,而檢查井作為唯一竣工后檢驗手段尤為重要,建議在施工中作為重點保質保量完成。本人建議應使用專業隊伍進行施工,并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自檢、互檢、交接檢和專業檢。只有加強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努力克服各種通病,才能使整個工程高標準完成,實現創優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國章.淺談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通病的防治[J].福建建設科技,2002,(1).
[2]嚴家友.淺談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點及質量通病防治[J].江蘇建筑,2004,(3).
[3]防水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