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本文闡述了退耕還林工程在生態建設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進一步優化措施: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意識,提升對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認知;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確保退耕還林質量;做好生態移民工作,加強后續產業發展;加強資金投入,確保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 退耕還林工程;生態建設;重要性;優化措施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對生態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國家為了保護生態平衡、綠化環境,大力倡導退耕還林政策,并通過退耕還林試點工程項目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進了當前生態建設問題的改善、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了糧食生產能力等。但是,退耕還林工程作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在今后的工作實施中絕不能掉以輕心,應始終樹立生態建設意識,健全相關制度,加強后續產業發展,從而推進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實施,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發展。
一、退耕還林工程在生態建設中的重要性
1、退耕還林工程有助于改善當前的生態問題
目前,人與自然的關系還不協調,從全球化角度看,生態環境問題依舊嚴峻,為了改善這一狀態,加強退耕還林工程的建設實施,對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皆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自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以來,取得的好成績也有目共睹,如森林面積有了顯著提高,特別是我國的西部各省市地區,通過加大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實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問題得到了明顯改善。由此可見,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實施不僅有利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還有助于改善當前的生態問題。
2、退耕還林工程有助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所謂的退耕還林工程不是簡單的將耕地變為林地,而是有目的、有科學規劃地將一部分不適宜農業生產的土地轉換為林地,以實現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目的。在退耕還林工程未實施以前,我國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問題頻發嚴重,導致農地糧食產量較低,產能低下,產業結構失調,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收入嚴重不足。而隨著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實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有效促進了農村的農業產業經濟效益提高。同時,通過調整林地和耕地的利用結構,因地制宜地實施各種不同的新治理模式,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了農業資源配置,實現了農村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大提升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3、退耕還林工程有助于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退耕還林工程除了改善生態環境問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作用之外,還轉變了當前的農業生產方式,提升了糧食生產能力。隨著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實施,很多耕地逐漸呈現出了集中化的態勢,這有助于將以往的粗放型農業生產方式轉向集約型生產方式發展,從而促進糧食生產能力的提升。同時,通過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開展,有利于土地資源的合理優化,對促進農業、林業、畜牧業之間的產業協調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
二、優化退耕還林工程與生態建設的措施
雖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對生態建設發揮了很多積極作用,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對此還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意識,提升對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認知
牢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落實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從而推進生態環保工作的有效實施。同時,還要提升對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正確認知。從本質而言,我們要深刻認知到退耕還林工程不僅能夠對改善生態環境問題、調整農村經濟產業結構、促進林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還有助于提升農村經濟發展質量、增加農民收入。此外,還要認識到退耕還林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當前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退耕還林優惠措施,為該工程建設實施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因此,作為林業相關各級部門,要緊抓這一機遇,通過不斷創新,將該工程建設落到實處,從而促進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水平的提升。
2、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確保退耕還林質量
良好的工程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質量。具體來說,需要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嚴格把好設計關。通過實地調查和考察,摸清當地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把握好設計與施工的有效銜接;二是嚴格把好種苗、栽植關。始終堅持公平、優化的原則,杜絕無證經營、未經檢疫以及與規定不符的苗木栽植。同時,在苗木栽植過程中,要有效利用抗旱造林技術,以確保苗木的栽植質量;三是嚴格把好驗收關。實行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將工程管理工作滲透到退耕還林工程的合個環節之中,從而使工程整體質量得到切實的保障。
3、做好生態移民工作,加強后續產業發展
從本質上而言,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是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進行調整,即將一部分不適宜農耕生產的土地轉為林業用地,在這一過程中,解決好失地農民的問題至為關鍵。而生態移民的提出,對解決失地農民問題、改善貧困農民生存環境、降低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壓力以及恢復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區域環境相對較差,經濟基礎條件不足,且在施工過程中會對當地的礦產資源進行挖掘,這會對當地的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因此,就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努力做好生態移民工作,給予相應的補貼,使移區居民的生存問題、居住問題等得到有效和妥善的解決。此外,在退耕還林工程結束后,還要加強后續的產業發展,從整體布局角度出發進行合理規劃,促進農業、林業和退耕還林工程合作發展。因地制宜,構建種植園區,不僅能夠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和發展水平,還有利于為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創造有利的環境。
4、加強資金投入,確保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
退耕還林工程是我國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進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大舉措,要確保此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實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要保證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資金充足,就不能單靠國家的財政撥款,應不斷擴大資金來源渠道,吸引銀行、企業、民間投資者等社會性資本進入。比如根據退耕還林工程區域的實際情況,通過相關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對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從而保障工程順利進行。此外,還要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大對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投資資金使用的監管力度,嚴格按照退耕還林相關制度開展各項工作,避免資金的浪費和工程不能如期完成,以確保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穩步推進。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作為我國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國家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依舊存在有不足。對此,作為林業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做到樹立正確的生態環保意識,正確認知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加強工程管理工作,提高退耕還林質量,還要做好生態移民工作,加強后續產業發展,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工程建設穩步推進,使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朝向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偉.淺談退耕還林工程在生態建設中的意義和作用[J].技術與市場,2015.12.
[2] 韓世鈞(導師:崔旺來).新時代濟南市都市農業發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19.04.
[3] 張英歌(導師:倪學志).農業勞動力轉移的生態負效應及其破解途徑研究[D].內蒙古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9.06.
作者:樊彥新
推薦閱讀:生態問題與性別問題的內在一致及解決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