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是近年來國內外最為流行的一個詞匯。由于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和保護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的一個問題,植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礎,自然界中的生物量有95%以上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形成,人和動物的生存都依賴于植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城市植物物種多樣性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其范圍內植物的組成程度,成為城市環境發展和維護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檢驗標志。同時城市綠地系統人工植物群落的構成,為城市生物提供棲息生存環境。但是,隨著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消失速度加劇,培養、保護城市植物的多樣性,維護城市生態安全和生態平衡、改善人居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生物多樣性現狀及特點
三門峽市處于暖溫帶和亞熱帶交界處,同時又為豫西山地,基本上是全國植物區系劃分的南北分界線。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豐裕,且產量大,經濟價值高,特別是有許多重要的工業原料、藥用、淀粉、纖維和木本糧油植物,全境域內維管束植物144科,780多屬,2 100多種(不含農作物以及城鎮綠化、公園、學校、企事業單位、植物園和苗圃等引進的植物種類)。
1、1園林應用植物現狀
城市園林綠化樹種以落葉樹種為主,主要體現北方城市綠化風貌。進入九十年代末期,三門峽市的園林綠化建設,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城市綠化面積不斷擴大,綠化植物種類也不斷增加。三門峽市全轄區內維管束植物144科,780多屬,2100多種。
行道樹樹種:槐樹(國槐)、懸鈴木、銀杏、欒樹、合歡、毛白楊、臭椿、千頭椿、白蠟、、楸樹、柳樹、青桐、七葉樹、油松、白玉蘭、日本晚櫻等。
防護綠地樹種:毛白楊、白蠟、構樹、刺槐、桑樹、棗樹、臭椿、旱柳、黃柳、火炬樹、小葉楊、沙蘭楊、黃金樹、茶條槭、榆葉梅、紫葉小檗、紫穗槐、接骨木、錦帶花、沙棘、金銀花、棣棠、貼梗海棠、平枝栒子、美人梅、木槿、山桃、山杏、山皂角、紫丁香、迎春、郁李、連翹、文冠果、側柏、白皮松、河南檜、沙地柏、鋪地柏等。
居住綠地樹種:銀杏、合歡、海棠、欒樹、泡桐、垂柳、五角楓、黃連木、玉蘭、廣玉蘭、海棠、山楂、石榴、碧桃、櫻花、蠟梅、紫葉李、黃櫨、無花果、紫薇、木槿、紫荊、海桐等。
工業綠地樹種:側柏、云杉、蜀檜、華山松、白皮松、龍柏、刺槐、泡桐、銀杏、榆樹、元寶楓、構樹、欒樹、杜仲、槐樹、臭椿、小葉楊、楓楊、桑樹、山楂、紫丁香、金銀木、紫薇、連翹、郁李、毛櫻桃、黃刺玫、珍珠梅等。
綠籬色塊植物樹種:大葉黃楊、紫葉小檗、金葉女貞、紫葉矮櫻、小葉女貞、瓜籽黃楊、黃金槐、大葉扶芳藤、檜柏、龍柏等。
垂直綠化植物種類:爬山虎、地錦、紫藤、常春藤、扶芳藤、凌霄、葛藤、栝樓、蔓長春花、鐵線蓮、中華獼猴桃、葡萄、蛇葡萄、木香、金銀花、藤本月季等。
地被植物種類:麥冬、鋪地柏、沙地柏、常春藤、扶芳藤、白三葉、萱草、鳶尾、玉簪、金雞菊、地被菊、射干、馬藺、地被菊、石竹、福祿考、火炬花、景天類、長春花、二月蘭、叢枝福祿考、藍色高羊茅等。
水生植物種類:荷花、睡蓮、王蓮、芡實、萍蓬蓮、千屈菜、水蔥、香蒲、鳳眼蓮、石菖蒲、菖蒲、蘆葦、花菖蒲等。
一、二年生草花種類:千日紅、萬壽菊、劍葉金雞菊、大濱菊、地被菊、波斯菊、矢車菊、黑心菊、秋葵、三色堇、雛菊、香豌豆、矮生向日葵、金盞菊、大巖桐、球根海棠、霍香薊、美人蕉、歐報春、金魚草、石竹、一串紅、蒲包花、耬斗菜、花毛莨、麥桿菊等。
草坪植物種類: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野牛草、苔草、結縷草、狗牙根、黑麥草、匍匐剪股穎等。
1、2城市綠地的結構
三門峽市綠地系統結構中,公園綠地、道路附屬綠地比重最大。從公園綠地斑塊規模角度分析,結合三門峽市綠化特點,將2公頃以下斑塊劃為小型斑塊,2-10公頃為中型,10公頃以上為大型。則三門峽市公園綠地以大型斑塊為主,包括人民公園、植物園、陜州公園等,中小型斑塊數量嚴重不足,說明三門峽市公園綠地缺乏系統性。
1、3城市綠地的布局
三門峽城市綠地布局非常不均衡,大型城市公園主要集中于湖濱城區,陜縣城區缺少大型城市公園。就湖濱城區而言,綠地布局也很不均衡,公園綠地主要分布于“臺下”部分,而“臺上”部分幾乎沒有綠地。從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角度分析,湖濱區中心城區建筑密度大,綠地少,在南到澗河、西至209國道、北到黃河近二十平方公里范圍內,僅有人民公園、植物園等幾處大小綠地,遠遠不能滿足“以人為本”,方便居民使用的需要。距離省政府“按300-500米的服務半徑,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規模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小游園和街頭公共綠地。”的要求和建設宜居城市目標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