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優質的生活條件,但環境污染問題也愈加普遍,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脅。在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高層建筑成為城市中比較常見的建筑類型。高層建筑一方面改善了土地利用率不高的問題,一方面又帶來了較高的能耗以及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結合生態建筑學理念對高層建筑進行設計就很有必要了。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態建筑學與建筑設計的有效結合方式。
關鍵詞:生態建筑學;高層建筑;建筑設計
引言
建筑一直是能耗大戶,在綠色環保理念的影響下,降低建筑能耗成為建筑設計中的關鍵一部分。然而,由于對生態建筑學的認識不全面,導致理念的具體實踐效果不佳,這也是高層建筑設計中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
一、對生態建筑學的分析和探究
生態建筑學的核心就是生態學,顧名思義就是將生態學和建筑學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建筑設計能夠充分體現生態理念,構建更加符合人們需求并對生態環境有利的建筑環境。對于建筑的設計人員來說,需要結合本地區的環境、氣候等影響因素,采取恰當的措施將生態理念融入到建筑設計中,讓建筑和生態能夠體現出和諧統一的發展理念。一方面確保了建筑功能可以滿足用戶需求,一方面也充分體現了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高層建筑由于其能耗較大,將其與生態學結合起來更是很有必要,并且高層建筑在利用自然能源等方面也有一定優勢,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高層建筑時,要結合高層建筑的特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讓高層建筑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一份子。
在設計高層建筑時,應當有明確具體的目標為引導。當然,這個目標并非一定是具體的、詳細的,而是需要結合建筑本身的功能需求等因素來實現。近幾年,生態建筑在建筑行業是一個比較熱門的概念,并且實際應用也越來越多。由于生態建筑對環保、能耗的要求與傳統建筑有較大差異,因此建設建筑所用的材料以及建成使用后的管理措施,也和傳統建筑存在很多不同。在生態建筑學理念下,使用綠色材料并盡量降低使用量、減少建筑日常使用的能耗是主要目標。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各項施工工作都要將生態環保作為首要標準,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也要采取恰當的措施處理,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踐表明,在高層建筑設計中融入生態建筑學,可以為人們創設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又能把對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減至最小,實現功能和環保的平衡,充分體現了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
二、生態建筑學的應用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合理地分析和選擇場地
要發揮生態建筑學的功能,在設計高層建筑時,應對周邊環境進行詳細地分析和調查,特別是要了解周邊的生態環境,科學合理地選址。部分區域的自然環境本身就比較脆弱,因此一定不能破壞現有的生態環境,并且要采取合理的方法發展生態環境。通過科學的分析對水文地質條件、植物生長狀況等做出評價,設計人員能夠獲知周邊環境的大致情況,并且這些內容應當通過具體詳細的數字或者圖表展現出來,方便設計人員把握和使用這些數據信息。實際上高層建筑周邊生態環境包含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在保證自然環境的同時,還要盡可能滿足居民需求,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全盤考慮,尋找各個因素之間的平衡點。高層建筑和一般建筑相比,要承載的負荷更大,同時高層建筑產生的污水、噪音也相對更多,這也是設計人員應該考慮的因素。
(二)注意熱島效應產生的影響
在城市里,中心區域的溫度要明顯比周邊區域的溫度高,這就是熱島效應所產生的影響。熱島效應會導致水分快速發散,城市內濕度顯著降低,導致生態環境不適宜人們生活。在高層建筑數量較多的城市中,由于建筑能耗更多,造成的熱島效應也更加明顯,降低熱島效應產生的影響也是設計人員需要注意的一點。在高層建筑建設時,使用合適的材料來改善熱容量,或者在建設時預留部分土壤來種植花草樹木。采取這樣的方式吸收大量熱量,降低城市中心區域的溫度,讓城市整體的生態環境更加平衡宜居。
三、生態建筑學的應用方式探究
(一)對新能源的合理使用
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一方面面臨著礦物能源緊缺帶來的緊張局面,一方面又要盡可能降低礦物能源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問題。臭氧層被破壞、海洋被原油污染等環境問題,無不是社會對礦物能源極高的需求所導致的。不少人覺得汽車摩托還有郊外的工廠對能耗和環境的影響最大,殊不知建筑才是真正的能耗大頭。在設計高層建筑時,為了充分體現生態理念,可以在建筑照明、空調采暖等方面合理應用新能源,可以實現降低能耗以及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可以替代傳統能源的新能源也被開發出來,比如現在比較熱門的太陽能和風能等。用這些新能源逐步替代傳統能源,能夠充分滿足高層建筑對能源的高要求。
(二)合理設計飄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門窗是影響建筑能耗的關鍵因素,高層建筑中使用較多的是飄窗和平窗,但一些設計人員對窗戶的保溫性能不夠重視,在冬季和夏季高層建筑的能耗明顯增加,如果窗戶的保溫性能不佳,室內熱量發散過快,那么夏天室內就會很悶熱,而冬季室內溫度比較低,導致居民的生活質量降低。飄窗周圍一般是使用混凝土構建而成的,混凝土雖然強度較大,但是溫濕度對混凝土的影響也比較明顯,可能導致比較明顯的熱橋效應。為了提高飄窗的保溫性能,在設計飄窗時要分析窗戶周圍的詳細狀況,將尺寸、規格等記錄下來,使用保溫板來制作窗套。在安裝飄窗時,也要盡可能減小窗戶周圍的縫隙,如果發現窗戶變形或者有別的問題,就應該盡快更換。外墻保溫也是提高建筑保溫性能的重要一環,在冬季溫度降低,室內外較高的溫差會使得窗戶周圍出現水滴,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做好防滲漏設計,防止水滴滲入窗戶周圍導致保溫性能下降。
(三)要處理好伸縮縫
伸縮縫周圍的墻體是高層建筑中能耗最高的部分,在冬季和夏季,熱橋效應會導致建筑整體的能耗進一步提高。外墻常年受到風吹雨打,如果出現滲漏就會影響建筑的保溫性能,因此,設計人員應當重視伸縮縫設計。高層建筑在建設時,應該注意檢測施工材料,確保其規格和性能與工程要求相符。如果在施工中發現外墻、門窗等部位可能出現滲透問題,要盡快制定相應的對策以改善門窗和外墻的保溫性能,比如使用優質的保溫材料填充縫隙,以及使用金屬板提高墻體的牢固性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保護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建筑行業作為能耗大戶,在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等方面更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針對目前城市中高層建筑逐漸增多的情況,將建筑設計和生態建筑學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減少建筑使用時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一方面通過減少建筑能耗充分體現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對于設計人員來說,則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建筑設計,并將生態建筑學理念融入其中。
參考文獻
[1] 文洪. 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 裝飾裝修天地, 2019, 000(016):184.
[2] 李澤. 高層建筑設計生態建筑學的應用探究[J]. 建材與裝飾, 2019(36):2.
[3] 李尊雨. 關于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探討[J]. 房地產導刊, 2020, 000(005):50.
[4] 王鋒. 高層建筑設計中生態建筑學的應用分析[J]. 山西建筑, 2019, 45(8):2.
[5] 于萬增. 探討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 市場周刊·理論版, 2020(34):1.
[6] 解婷, 李珂. 淺談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9, 000(006):58-59.
推薦閱讀:淮河生態經濟帶對淮安經濟發展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