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云南省新平縣野生綠孔雀種群數量及分布現狀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生態學時間:瀏覽:

  摘要:2017年1-12月,采用訪查法、樣線法及紅外線自動相機陷阱法對云南省新平縣野生綠孔雀(Pavomuticus)現狀進行全面調查。結果表明,新平縣野生綠孔雀分布于者竜鄉、老廠鄉、新化鄉、桂山街道、揚武鎮5個鄉鎮的6個片區,種群數量為126-163只,新平縣現存野生綠孔雀棲息地總面積為14 511 hm2。

  關鍵詞:綠孔雀( Pavo muticus);種群數量;分布;云南省新平縣

動物學論文發表

  綠孔雀(Pavo muticus)為雞形目(Galliformes)雉科( Phasianidae)孑L雀屬(Pavo)的大型鳥類。綠孔雀在全世界共有3個亞種:指名亞種P.m.muticus、云南亞種P.m.imperator和印度亞種P.m.sp ic ife[1]。綠孔雀在國外見于緬甸、印度(阿薩姆邦)、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馬來半島和爪哇島等地。全球種群數量15 000-30 000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的瀕危物種(EN)[2],《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將其提升為極危物種(CR)[3],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將其列入附錄Ⅱ,限制國際貿易。綠孔雀在中國被列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曾廣布于湖南、湖北、四川、廣西、廣東和云南等省市自治區[4],在西藏的門隅和珞瑜也有分布[5],現僅見于云南省西部、中部和南部。

  19世紀50-60年代,在西雙版納的瀾滄江、流沙河以及臨滄、德宏、保山、怒江等地區的怒江流域以及普洱市的景東、景谷一帶尚有一定數量的綠孔雀[6]。1991-1993年調查顯示,中國野生綠孔雀的種群數量為800-1 100只,新平縣野生綠孔雀的總數量40-60只[7]。2007年調查顯示,綠孔雀在云南省歷史分布的42個點中,現僅有31個點有綠孔雀分布,新平縣綠孔雀分布于石洋江東岸與雙柏縣接壤處[8]。Kong等[9]2014-2017年對云南省綠孔雀調查研究顯示,綠孔雀原有分布區涉及從11市34縣128個鄉鎮已經縮減到8市22縣33個鄉鎮。楊曉君[10]2017年報道了中國野生綠孔雀數量較800-1 100只嚴重減少,現已不足500只。滑榮等[11]2015-2017年,采用樣線法、樣點法,結合調查訪問對綠孔雀種群數量和分布現狀進行了調查,中國現存野生綠孔雀種群數量為235-280只,其中玉溪市新平縣估計數量為60只。

  中國野生綠孔雀種群數量在近20年來急劇減少,種群現狀不容樂觀。其中,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新平縣)作為中國綠孔雀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文獻記載中大多為訪問調查數據,尚未開展較為全面的綠孔雀本底資源調查,因此本研究對新平縣野生綠孔雀進行調查,旨在摸清其本底資源及棲息地狀況,為野生綠孔雀的保護管理提供基礎資料。

  1 調查區域概況

  1.1 地理位置

  新平縣是玉溪市下轄縣,位于云貴高原哀牢山脈東麓和云南高原烏蒙山西緣云南中部偏西南,玉溪市的西南部,紅河上游近水領地帶,是云南省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的分界線[12];在北緯23°38'15 "-24°26'05”、東經101°16'30" -102°16'50’,之間。東與峨山彝族自治縣毗鄰,東南與石屏縣接壤,南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西南接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西與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相鄰,北與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雙柏縣隔綠汁江相望。

  1.2 自然概貌

  新平縣面積4 223.0 km2,地形以山地為主,縣境山區面積達4 139.6 km2,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98%以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海拔哀牢山主峰大磨巖峰3 165.9 m,最低海拔漠沙鎮南蒿村422 m。

  新平縣氣候受海拔差影響,形成河谷高溫區、半山暖溫區、高山寒溫區3個氣候類型。2017年平均氣溫17.6℃,最高氣溫31.7℃,最低氣溫-1.7℃,總降水量1 031.2 mm,總日照時數2 180.6 h。

  全縣共有林地面積235 333 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55.7%,森林面積124 666 hm2,草地面積8 400hm2。有高等植物219科762屬1 402種,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伯樂樹、二級保護植物水青樹、三級保護植物翠柏等;獸類75種,禽類153種,兩棲爬行類45種,昆蟲類130余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綠孔雀、二級保護動物白鷴等[13]。

  2 調查方法

  2.1 訪問調查法

  基于對縣級和鄉鎮級林業工作人員的訪問,對初步確定有或可能有綠孔雀分布的7個鄉鎮(街道)進行訪問調查,訪問中沒有綠孔雀分布的5鄉鎮(街道)不再進行調查。于2017年1月對新平縣7個鄉鎮(街道)23個村(居)民小組42人進行訪問調查,為了獲得更加確切的分布信息,調查中尤其是對曾經有人見過或聽到過綠孔雀叫聲的地方增加調查的樣本量。訪問調查主要記錄受訪者的姓名、年齡、職業以及見到過綠孔雀的時間、地點、數量等信息,并在地圖上相應位置進行標注,以判斷綠孔雀的活動范圍。

  2.2 樣線調查法

  樣線法是在調查區域內選定一條路線,記錄樣線內出現動物的分布及數量相關信息的方法。根據預調查掌握山形地貌及植被分布情況,調查樣線設定為:長3-5 km,單側寬25 m。調查時段選擇在2017年1-6月,包括部分冬季、全部春季和部分夏季,涵蓋鳥類的整個繁殖期。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時段進行調查,每天的調查時間選取鳥類活動的高峰期,即早晨和傍晚。采用該法可以沿途觀察并記錄綠孔雀實體及活動痕跡(足跡、糞便、羽毛、食痕、臥痕等),使用手持GPS、數碼相機等設備準確記錄發現的時間、地點、生境、植被類型等,有利于分析綠孔雀的生存環境及活動范圍。同時,根據綠孔雀活動時留下的痕跡——足跡、糞便、羽毛、食痕、臥跡等來判定個體相對大小、性別、家域大小、大致數量、季節性遷移和生境偏好等生物學信息。

  推薦閱讀:動物保護方面的論文好發表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故城县| 新余市| 石首市| 呼伦贝尔市| 博乐市| 余干县| 彭阳县| 扎兰屯市| 靖远县| 鹰潭市| 贡觉县| 宜城市| 洛南县| 陆川县| 柳林县| 邵东县| 昆明市| 蒙自县| 综艺| 阳江市| 远安县| 汉中市| 亳州市| 来凤县| 微博| 铁力市| 西华县| 雷山县| 鹿泉市| 临沭县| 河南省| 禹城市| 惠水县| 大同县| 大埔区| 兴安县| 缙云县| 正镶白旗| 崇仁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