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基層氣象信息是農業公共產品的組成部分,確定各級氣象部門是基層氣象信息產品的最主要的生產者和提供者,氣象部門是解決基層氣象信息產品不足問題的主要責任者,要基層農業生產經營者加強與聯系,基層農業生產經營者自身應當積極。本文選自:《廣東氣象》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廣東氣象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廣東氣象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廣東氣象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一、健全基層氣象信息的組織機構
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全墾區從上到下,每個農場都建立了農業氣象機構,配備專職的農業氣象工作人員,為農業生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及時主動提供當地農業生產所需的公益性氣象信息服務。建立了以基層農業生產經營者為主體的社會制度,對屬于公共服務范疇內的信息發布,采取各種手段保證電視、廣播、報紙等公眾媒體開辟農村氣象信息專欄,方便農業生產經營者能隨時隨地收聽收看到最新的氣象信息。
二、健全農村氣象信息的措施
氣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氣象部門必須以需求為導向,以滿足服務對象的要求為目標,不斷拓展氣象服務領域,積極做好以農業為主的綜合信息服務,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依靠科技發展和管理水平,提高基層氣象信息的質量
計算機相關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值預報模式分辨率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有明顯改善,24小時的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了90%。但日常的降水預報、氣象要素預報和臺風等重大災害性天氣的定量預報準確率還較低。因此:一是要依靠氣象現代化化建設,深入研究天氣和氣候的機理,開發新一代天氣數值預報模式,輸出更精細的可釋用數值預報產品。二是加強基層氣象臺站的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建設,提高天氣預報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技術水平,實現定時、定量預報,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二)采用多種渠道,及時提供農業氣象信息
氣象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問題,就是解決信息傳輸的最后問題,也就是如何能讓氣象預警信息在第一時間內傳遞到農業生產經營者手中去。建立完善的氣象災害警示系統,全面推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播發制度,廣播、電視、通訊等部門應該重視氣象信息,增加播出次數,實時插播氣象災害信息,穩定播出時間,專人負責,確保氣象信息和各種預警信息直接傳送到農民手里。三是建立健全基層組織為民服務代理制度,確定專職氣象員,通過氣象部門獲得氣象信息,并及時通過廣播、手機短信等載體告知農戶,提供及時優質的氣象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