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記者 楊璐
9月7日,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行“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省直部門首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省“統籌機構編制資源 服務保障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情況。
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健康促進行動,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發布會上,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牟善勇介紹,2018年聯合省委組織部等8部門印發《山東省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來,全省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省基層醫療機構及人員總數分別達到8.21萬個和35.58萬人,較2018年分別增長4720個和2.44萬人,每千人口基層衛生人員數達3.52人,鄉鎮衛生院醫師本科以上學歷占比提高了10個百分點,村醫執業(助理)醫師占比達到2015年的2.7倍。
據介紹,山東全面優化基層衛生人才隊伍。構建基層衛生人才建設政策框架,全省16市均出臺了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其中11個市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出臺了推進基層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文件。
優化基層衛生人才招培機制,推行“縣管鄉用”“鄉管村用”,建起醫共體內人員雙向流動、雙向交流機制;自2017年起逐年分批擴大公費醫學生培養規模,累計招收公費醫學生8000余人,為基層適用性人才隊伍提供穩定來源。
激活基層衛生人才使用機制,設立基層衛生高級職稱,平均高級崗新增約6%,部分縣(市、區)達到20%,累計6343名基層人員通過高級職稱評審,打破基層職稱晉升“天花板”;實施“齊魯基層名醫”人才工程,兩屆評選出199名基層名醫,上下聯動放大效應,提高基層人員榮譽感和職業歸屬感。
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每年選派500名醫務人員對口支援,全國首創選派“業務院長”精準幫扶基層,五批累計選派1800余名,較短時間內填平基層發展不平衡洼地。全力筑牢基層衛生服務“網底”,在全國率先落實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助,優化鄉醫隊伍結構,全省3.28萬名在崗人員通過了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具備專科及以上學歷或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的鄉村醫生占比達到51.9%。
推進三項行動,實現公共衛生人才隊伍擴容提質。推進基層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攻堅行動,省委發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攻堅行動,省政府出臺健全公共衛生體系的意見,健全完善公共衛生人才招培機制,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行動,加快人員配備、基礎設施、儀器準備和職能落實“四個標準化”,全省公共衛生人員數量較疫情前增加近40%,專業技術人員占比達85%以上;推進公共衛生人才提升行動,加大公共衛生學科骨干培養,每年選拔30名學科帶頭人和50名學科骨干;建起“1+2+N”培訓模式,優化公衛醫師規范化培養機制。
實施三個試點,加快基層公衛復合型人才培養。實施疾控機構改革試點,建立健全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制度,全省累計聘任首席專家297名,強力推進公共衛生高端人才發展,指導帶動基層衛生服務“能醫善防”。實施醫防融合試點,在疾控中心建起“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試點辦公室,指導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醫防融合服務;建起疾控中心和醫療機構人員流動機制,通過科研聯合、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共同開展復合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實施基層公衛醫師試點,通過“縣管鄉用”等方式,為鄉鎮衛生院配備1-2名專兼職公衛醫師,目前全省累計選派基層首席公衛醫師5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