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ChatGPT一經推出便受到高度關注,上線僅兩個月,其月活用戶便突破1億,不可不謂之火爆。
對此,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近日表示,兩年前,GPT3的出現,掀起了“大練大模型“的熱潮,國內外一個又一個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相繼推出。值得重視的是,模型參數規模的“量變”正在推動人工智能在功能和性能上的“質變”。比如說,從單模態向多模態、從識別到生成,就是“質變”。而ChatGPT就是一個突出代表,是人工智能的發展進入新高潮的標志。
2月7日,百度官宣其將推出類ChatGPT產品“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談到中國的大模型產品,龔克期待它們在中文的理解和運用達到更高的水平。
龔克說,像任何工具性產品一樣,生成式AI產品也要在使用中不斷改進提高,希望中國用戶支持“文心一言”等中國生成式AI產品的發展,從使用側幫助研發側加快迭代優化,幫助中國AI產業在這一輪AI競爭發展中不僅迎頭趕上,而且能有自己的創新突破。
龔克希望,百度等中國AI企業將生成式AI進一步向生產工具方向發展,成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突擊力量;希望百度等AI企業開放創新,讓文心一言通過百度智能云為公眾提供開放服務,把廣大用戶一道,把生成式AI與云服務推向新水平,進而為產業賦能,讓AI、大數據、云服務等先進生產力更好地為中國式現代化服務。
ChatGPT也帶來了部分公眾對未來AI的普及是否會大規模的替代人工的擔憂。對此,龔克認為,人與AI的關系,是工具的制造者、使用者和管理者與工具的關系。ChatGPT生成的內容,是以人的提問為導向的、又是在與人的討論式迭代問答中一步步延申、改進的。在模型確定后,生成內容的價值傾向、思想深度、語言審美,關鍵都在于使用者。因此,人工智能不是替代人,而是給人提供了一個工具,并且對人的駕馭工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談到,ChatGPT、文心一言會幫助人類減少相對重復冗繁、低創造性的工作,而將人類的主觀能動性更多專注于立意、引申、精準、美感上。人與其它動物的重要區別就是人會制造復雜多樣的工具,工具越豐富越完善,人自身就能更好地自由全面發展。
在AI的進一步發展中,尤其對AI生成內容,還需要重視倫理要求。比如Siri曾因種族歧視言論引發倫理問題。龔克希望能將人類倫理價值觀植入AI模型——不是簡單粗暴地將明顯違背倫理和法律規定的詞語排斥在語料庫外,而是訓練AI學會倫理和法律要求并在生成內容中恰當地遵守倫理和法律。他表示,這是對生成式AI必須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