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語言類期刊論文發表格式有哪些呢?
在當前有關語言類的期刊有很多,我們該如何來發表這類的論文呢,大家也都知道現在論文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以學生所學專業課的內容為主,不應脫離專業范圍,要有一定的綜合性,以下就是由編輯老師為您提供的期刊論文發表格式。在這里為大家推薦一本不錯的期刊:《中國翻譯》雜志,雜志是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會刊,譯界高水平學術刊物。本刊宗旨為:反映國內、國際翻譯界前沿發展水平與走向、開展譯學研究,交流翻譯經驗,評價翻譯作品,傳播譯事知識、促進外語教學,介紹新、老翻譯工作者,報道國內外譯界思潮和動態,繁榮翻譯事業。
有關期刊論文發表格式有:
摘要又稱提要,是從論文內容中摘錄出來的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從本質上看,摘要就是論文要點、精華的高度濃縮,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以第三人稱語氣,說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一是讓讀者盡快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以補充題名的不足。摘要擔負著吸引讀者和介紹論文觀點的任務。讀者一般不是一拿到論文就通讀全文,而是看了題名和摘要后再決定是否需要通讀論文。
摘要就是為了讓讀者不閱讀論文的全文,也能獲得必要的信息,知道論文的大概內容,從而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二是為科技情報人員和計算機檢索提供方便。論文公開發表后,文摘雜志對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從而可避免由他人編寫摘要可能產生的誤解、欠缺和錯誤。三是為二次文獻提供方便。摘要的編寫特點是采用客觀的第三人稱的表達方式。
常見的摘要編寫不規范現象有兩種:一是混同于“編者按”,對論文進行自我評價、說明或解釋,使用“本文”、“作者認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進行了粗淺的探討”等詞語。二是太長或者太簡短。文字篇幅過長,內容不濃縮、不簡練;太短,往往只有一兩句話,沒有反映出論文的主要信息。一般論文的摘要 300 字左右即可,不需分段。也有人提出,摘要的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數不超過論文字數的 5% 。
目前,許多學術論文,包括一些知名的社科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摘要不規范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的甚至沒有摘要。無論是作者還是編輯,都在不同程度上對摘要的重要性存在認知上的錯誤,或者對摘要編寫的標準和規則不了解。一些論文作者認為只要把正文寫好就可以了,甚至覺得摘要的撰寫是編輯的事情;而有些編輯也忽視摘要,只關心論文正文的學術水平,認為摘要僅是論文的一個前置部分,無關緊要。
事實上,摘要“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單獨而又自足地被閱讀。學術論文的摘要如何寫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呢?一是可以利用計算機“工具”中 “自動編寫摘要”功能,通過設置“比例” (可以設置為大于5%,比如20%,以利于修改)“位置”等,讓計算機把一些重要的“句子”篩選出來,再加工、串聯成短文。形成的短文應該類似于《新華文摘》“論點摘編”欄目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論點摘要”欄目的短文。二是將“正文”縮寫,并突出論文的創新之處,包括論文中提出的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觀點、新規律、糾正前人錯誤、解決爭議、補充和發展前人成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