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esci與sci選哪個?先來了解下什么是esci,ESCI可以看作是SCI的預備役,它目前還未能成為SCI,但是未來有潛力達到那個水平。在2023年發布的2022JCR報告中,ESCI期刊首次獲得了自己的影響因子。在2024年6月11日,科睿唯安宣布了一項消息,他們將WOS核心合集中的所有期刊進行了統一排名,這意味著ESCI期刊也將有自己的JCR分區了。ESCI和SCI都有各自的影響因子,而有些ESCI期刊的影響因子甚至超過了同領域的SCI期刊。
ESCI的全稱是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意思是新興源引文索引,它在2015年被推出。ESCI期刊的收錄標準比SCI、SSCI和AHCI要寬松。如果ESCI期刊想要進入SCIE、SSCI、AHCI,它們不僅需要滿足24個質量標準,還需要通過四個影響力標準。
這四項影響力標準分別為:
1、Impact factor(影響因子),是SCI期刊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是指特定期刊在特定年份內被引用的次數與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的比指,影響因子越高,表示該期刊影響力越大。
2、Cited Half-Life(半衰期),是指期刊論文被引用次數的中位數,反映了期刊論文的引用持久性和長期影響力。這一指標考量了期刊論文被持續引用的時間長度。
3、Immediacy Index(即時指數),是指特定年份內該期刊被引用的次數與該年度發表的文章總數的比值,反映了期刊文章被即時引用的情況。
4、滿足學科領域要求。除了上述三個影響力標準,期刊還需要符合其所在學科領域的具體要求。因為SCIE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每個領域都有其獨特的評價標準和學術要求。
這是因為ESCI 和 SCIE 以及 SSCI 的區別不僅僅基于期刊在特定時間的影響因子。而取決于期刊是否通過了四個影響力標準,究竟要選哪個還是要看自己的情況來定。
推薦閱讀:Sci論文被拒審,申訴有用嗎?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