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SEER數據庫成立于1973年,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癌癥統計資料庫,匯集了美國各地廣泛的癌癥患者信息,包括不同類型的腫瘤,比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等。
SEER數據庫的目的在于收集并發布癌癥患者的生存率、流行病學數據,以及癌癥的發病率,為癌癥研究、制定治療策略以及公共健康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SEER數據來源廣泛,由受過培訓的注冊員在各個臨床機構收集癌癥患者的信息,無論患者的年齡或保險情況如何。死亡日期和原因通過死亡證明記錄,然后利用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進行死亡統計。SEER數據覆蓋了大約28%的美國人口,且由于采用了有針對性的抽樣方法,其中包括了較高比例的少數種族/民族群體、在外國出生的個人以及收入低于聯邦貧困線的人群。
SEER計劃始于1974年,因此可以用來研究美國癌癥發病率、患病率和存活率隨時間的變化趨勢。自1974年以來,SEER注冊數據有所增加,形成了一系列編號隊列,比如SEER-9(從1974年開始)、SEER-13(從1992年開始)以及SEER-18(從2000年開始)。為了避免基礎人群的變化對結果造成誤導,進行趨勢研究時需要確保SEER隊列在所有分析年份中保持一致。
SEER數據集報告了手術和放射治療記錄,并記錄了治療的順序,以便能夠進行特定組織學適應癥的治療趨勢分析。例如,Ko等人在兩項國家臨床試驗后評估了輔助放射治療在中高風險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的使用情況。
在SEER中,研究治療結果和進行有效性比較研究更加具有挑戰性。SEER數據集缺乏一些關鍵信息,比如并發癥、手術意圖(治愈或姑息治療)、手術方法(微創或開放手術)、放射劑量以及其他治療方式(如化療、激素治療或免疫治療)。由于這些缺失變量可能對結果產生影響,因此進行有效性比較分析時可能會遇到難以度量的問題。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