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大數據的應用為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泄露的風險,為了更好地面對當前的大數據時代的網絡社會,保護個人電子信息安全,維護好智能手機安全,也成為當前一項重要的課題。該文主要對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進行研究,分析了當前在智能手機方面存在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并根據現狀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以提高信息安全保護水平,期望可以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個人電子信息 信息安全 智能手機
大數據是以互聯網為核心構成的新數據模式,在大數據時代,人們對互聯網的需求性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帶來了多種便利與改變。在大數據為人們大量便捷性的同時,大數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個人數據安全是大數據時代的一個潛在危險。因此,我們應該充分了解安全問題,并采取適當措施妥善解決現有的潛在安全問題,以減少和避免個人數據安全問題。
1大數據時代個人電子信息安全保護現狀
1.1 個人電子信息安全現狀
大數據分析主要基于云計算技術。但隨著目前社會快速發展,信息網絡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導致數據爆炸的發生,這就使得基于云計算的大型數據分析變得相當龐大。要保證這些數據得到有效利用,就必須保證這些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但是這種真實的信息往往也會讓一些智能手機用戶的個人信息被暴露出來,甚至還會被不法分子利用牟取私利。大數據分析技術最終還是依賴于虛擬網絡所創建的系統,所以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如何保障個人信息的安全,如何有效防范個人信息泄露已成為制約大數據分析發展需要進行解決的主要問題[1]。
1.2 大數據應用現存問題
鑒于大數據技術的現狀,很多數據分析過程都需要大量的數據加解密,數字加解密技術發展緩慢不能滿足實際應用需要,這將導致數據共享和傳輸過程中的數據安全性不足,極大地影響用戶體驗[2]。一些軟件收集過多用戶信息用于推廣等用途,還有一些不法商家私自出售用戶信息,此類問題的發生不僅會給用戶帶來巨大損失,還會對大數據技術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導致大數據發展受到制約。此外,基于云計算的大數據分析系統往往存儲著許多重要數據,如果存儲的某些數據被竊取或篡改,就無法將這些數據進行修復,最終導致無法彌補的損失出現。
1.3 個人電子信息安全保護的意義
智能手機在如今的廣泛應用下,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娛樂、衣食住行、工作等方方面面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同時隨著網絡購物等電子消費的興起,人們越來越習慣于用智能手機電子支付。大數據時代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數據信息變得易獲得且數據信息開放性上升到了新的高度,雖然這有一定的發展意義,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問題。信息的泄露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很多危害。因此,維護個人信息安全,提升網絡安全技術水平,也成了當前十分重要的事情,這樣才能夠充分保障智能手機用戶的信息安全與財產安全,防止用戶的權益受到侵害。大數據時代人們應當更加重視個人信息安全,不斷提高我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自身信息安全防范意識,促進社會穩定發展[3]。
2 大數據時代常見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
2.1 個人隱私安全威脅
現如今人們越來越依賴互聯網進行社交活動,并且大多數人都開始應用互聯網來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狀態,在大數據時代,地理位置和情感信息都逐漸向著數字化發展,用戶的所有類型的個人數據在互聯網中都被轉化成數據進行儲存,雖然大數據滿足了個人生活需求,但無形中也造成了個人信息安全隱患[4]。如今,大多數社交軟件聲稱可以保護用戶的個人數據不會被泄露,但還是沒能有效地阻止個人信息的泄露,而且這個問題的發生率還是在不斷提高,人們對社交軟件的信任度正在快速下降,最終可能引發信任危機。
2.2 個人賬戶被盜風險
在大數據時代,每個用戶在使用社交網絡時都會用個人對應的社交軟件賬戶,而同一個用戶通常有多個社交網絡賬戶。為了方便使用不同的在線網絡社交賬戶,大多數人都會使用相同的手機號碼或電子郵件地址進行身份驗證,在線社交賬戶設置的密碼也非常相似。當用戶使用相同的賬戶進行網上社交活動時候,在使用社交賬戶的同時,他們也面臨著數據相關性的大幅度提高,會大幅度提高個人社交網絡賬戶的被盜概率。
2.3 個人信息控制權弱化
除了上述個人信息領域的一般安全問題外,大數據時代由于數據開放程度高,導致個人信息數據的保護逐漸弱化,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數據傳輸渠道的擴大以及數據傳輸速度的快速提高。利用各種社交網絡方便查閱用戶的個人資料,通過使用不同的社交網絡收集、整合和分析用戶個人數據的各個方面,我們可以為不同的用戶建立個人信息系統,它包含用戶背景和履歷等信息,用戶很難保護其個人數據,這將導致其個人數據的嚴重泄露[5]。
3 大數據時代個人電子信息安全保護措施
3.1 培養個人電子信息安全意識
保護個人電子信息安全,首先要讓智能手機用戶自身認識到保護個人數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智能手機不斷更新換代,使用人群也在逐漸擴大,眾多企業也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App,一些App在使用過程中會需要用戶授予個人信息使用的權力。由于人們沒有認識到保護自身電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人們通常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非常差,人們往往不知道他們下載和使用的應用程序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以及他們是否會不正當盜取個人數據,在應用程序進行權限授予以及實名認證時,習慣性地完成了各種認證操作,這種習慣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個人電子披露的風險[6]。個人信息泄露后,人們會經常收到電話騷擾、短信騷擾,更加嚴重的將會造成財產損失甚至個人安全風險。因此,雖然智能手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改革,大幅度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我們也應該提高我們自身的電子信息安全意識。在注冊使用下載的應用程序時,請限制敏感數據保護,不要填寫任何重要的個人數據,也不要給不法分子任何機會。在大數據時代,隱私風險問題日益嚴重。這是因為用戶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個人安全風險防范意識,許多用戶都沒認識到個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應該引導每個網絡用戶,以提高他們對網絡風險的認識。鑒于社交軟件日益多樣化,用戶應區分不必要的社交軟件,以減少個人數據的泄露。在輸入個人數據時,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我們應該根據生活和學習需要合理使用社交軟件,積極學習網絡安全知識,應對各種安全風險。
3.2 避免點擊未知來源的網頁鏈接
在人們經常使用的微信、淘寶、微博等App中,有很多人為了提高客流量而選擇這些社交或購物平臺發布鏈接,平臺上面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推廣活動,這些活動都以各種贈送等誘惑做噱頭,事實上,他們都是為了收集個人隱私數據。人們必須警惕各種誘惑背后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因此,有效防止個人資料泄露的最佳方法是少參與或根本不參與各種可能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活動。現如今的各種無線流量套餐并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人們通常會選擇使用Wi-Fi進行日常手機聯網。免費Wi-Fi雖然能夠節省流量,但也會造成一定的信息安全隱患。一旦手機連接到不法分子設置的釣魚Wi-Fi,就會導致嚴重的信息安全風險,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輸入了個人賬戶、密碼和其他信息,不法分子就會盜取個人數據信息,因此用戶需要警惕未知Wi-Fi。在大數據時代,人們不可避免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網絡,鑒于個人賬戶盜竊的頻繁發生,每個互聯網用戶都必須注意養成安全使用社交網絡賬戶的習慣。例如:當用戶在不同類型的社交網絡中登錄時,為防止個人賬戶被盜,應當重視日常安全防護軟件的更新升級,從而提高日常個人信息的保護。許多人在使用公共網絡時往往缺乏良好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大多數不法分子都會鉆人們的習慣性行為的空子。因此,在使用公共網絡時,盡量不進行個人賬戶登錄,防止賬戶丟失,而導致個人數據安全風險的提高。
3.3 加強智能手機安全防護力度
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用戶不僅扮演著提供信息的角色,還扮演著使用和傳播信息的角色。因此,用戶應該充分利用每個互聯網用戶的主動權,認真對待個人數據的安全傳輸,從而實現個人信息的安全保障。例如: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應該積極地將個人信息安全知識傳授給同事、同學、朋友和家人。鼓勵其他互聯網用戶提高其個人數據安全意識。只有每個互聯網用戶都認識到個人信息泄露會導致什么嚴重的風險問題,才能有效地避免將互聯網用于社交存在的信息安全風險,才能降低互聯網信息泄露發生的概率。隨著個人電子信息泄露風險的增加,除了要保持個人高度的風險把控意識,人們還應學會應用智能手機安全防護手段來完成個人數據信息的保護。智能手機和計算機已成為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安裝高分殺毒軟件并定期對其進行更新,是人們日常安全應用計算機與手機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別是某些應用進行敏感權限的授予時,能夠有效防止病毒危害,實現個人電子信息的安全保護。隨著智能手機技術的快速提高,指紋檢測、虹膜檢測等技術越來越普及。將指紋識別和虹膜識別技術應用于移動支付、相冊和個人文件等移動應用,可以有效降低泄露風險。如果個人手機未配備這些技術,還可以通過設置更復雜的密碼來提高個人信息安全程度。當人們購買新手機時候一定要注意舊手機的信息保護,應當對舊手機進行格式化或刪除數據并覆蓋數據,以防止不法分子非法利用人們的個人電子數據信息,達到其非法目的,造成個人信息安全風險。
4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每個互聯網用戶都必須提高個人電子信息安全保護意識,明確認識到個人數據信息對個人的重要性,鑒于個人數據信息的一般安全問題,例如個人賬戶被盜的風險、對隱私的威脅以及個人資料管制的削弱,我們應不斷提高個人數據信息安全意識,開展各種信息安全交流活動,這是構建安全和諧的社會網絡環境的前提。
參考文獻
[1] 祖比旦·阿布都外力.大數據時代下個人信息安全法律保護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20.
[2] 鮑正德,李晨曦,胡力夫.淺析大數據時代個人電子信息安全保護——以智能手機為例[J].文存閱刊,2018(22):12.
[3] 侯麗波.大數據時代泛關系下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10):133-134.
[4] 韋麗粉.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17):209-210.
[5] 常建國,馮萬強.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對策[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2):41.
[6] 姜盼盼.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的理論困境與保護路徑研究[J].現代情報,2019,39(6):149-155.
基金項目:宜賓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院級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智能手機射頻功率放大器低功耗研究及改進》(項目編號:ybzysc19-37)。
推薦閱讀:個人信息保護相關論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