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雖然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但信息技術教學的歷史仍較為短暫,各方面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本文探討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教”與“導”,以期為相關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教”與“導”;教學策略
引 言
信息技術對于小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教師的講解與引導,學生將難以深入學習這門課程。因此,教師應該重視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教”與“導”,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思考、實踐。
一、增強教學趣味性,引導學生自學
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的方式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教學越有趣,就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越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例如,在教學“認識機器人”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看各種類型機器人的圖片,激發他們對機器人的學習興趣,再給他們看介紹機器人的視頻,讓他們對機器人有一定的了解,最后引導他們自動閱讀教材,學習相關的知識。這樣,書上的知識對他們來說也就沒有那么枯燥難懂了。課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豐富學生對機器人的認識。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也有精力去探究。而教師要做的就是使學生保持對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并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幫助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1]。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學科的教學方法也要有所創新。課堂教學不能單純進行理論教學,否則會讓課堂氛圍變得枯燥且單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大部分學校已將信息化教學引入課堂,教學設備齊全,各科教師也已逐漸開展信息化教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更應該將信息化教學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多種信息化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并加以適當引導,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2]。
二、課堂合理設問,引導學生思考
一節課有40分鐘,教師不可能將所有時間都用于知識點的講解上,學生的注意力也不可能一直集中。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略微放松一下,以便讓學生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課,避免因注意力分散而錯過一些重要的知識。此外,學習的過程往往伴隨著思考的過程,學生多思考、常動腦,有利于形成清晰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解“滅火機器人”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看機器人滅火與消防員滅火的視頻,讓他們通過對比兩個視頻思考發明滅火機器人的目的,以及滅火機器人的利與弊。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滅火機器人的未來,還可以鼓勵他們嘗試提出一些優化滅火機器人的建議。在學生還未學會獨立思考時,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設置小組組長,讓小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討論,確保每位學生都參與討論并認真思考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有助于他們養成思考的習慣,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通過討論,學生之間還能加強交流,增進感情。討論過后,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有疑問的地方記下來,小組互相討論解決,一些解決不了的可以由組長在課上提出來,教師和學生一起解決。
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提出問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能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有利于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與意義[3]。
三、教學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實踐
托·富勒說過:“知識是寶庫,但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是實踐。”學好一門學科,實踐是必不可少的一環[4]。例如,數學教師會讓學生通過反復做題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以便使學生熟練運用知識。信息技術學科也是如此,但這門學科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一些問題。
例如,教學“認識物聯網”一課,在講解物聯網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蜘蛛網,將抽象的知識通過聯想具象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物聯網在生活中的應用,如部署在大街小巷的監控探頭、自動化生產、物流過程中的貨物追蹤等,讓學生課后通過自己的觀察尋找那些應用物聯網的產品,并上網進行驗證,最后在課堂上分享成果。現在,大多數學生家里有計算機。對于教材中一些不太難的操作,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練習,然后在熟悉基本操作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嘗試一些復雜的操作。長此以往,即便沒有教師的引導,大部分學生在課后也能夠自己主動實踐。
信息技術的操作性很強,只要教師稍加引導,學生的動手能力就能在不斷實踐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教學一定要聯系實際,因為小學生很難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論知識,更不用說將其應用到實踐中了。當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時,學生就能理解比較抽象的知識。隨著學生動手能力的不斷提高,其學習自信心也在不斷增強,那么以后遇到有難度的操作時,學生就會有耐心和信心堅持下去。
四、課后拓展知識,引導學生探究
當前,課本上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適當拓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找到拓展的方向,再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思考探究。
推薦閱讀:信息技術時代信息化論文投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