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智能網(IN)是在通信網上快速、經濟、方便、有效地生成和提供智能業務的網絡體系結構。它是在原有通信網絡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新業務而設置的附加網絡結構,它的最大特點是將網絡的交換功能與控制功能分開。文章發表在《電子制作》上,是計算機網絡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智能網業務,業務的網間互通,網間互通方式,被叫集中付費業務
1.引言
隨著中國電信、聯通、吉通等多個電信運營者的出現,我國電信市場的競爭局面逐步形成。多運營者的競爭使廣大電信用戶在價格方面、服務質量方面得益,但如果不能及時、科學地解決各運營者間智能網業務的互通問題,用戶將只能在各運營者的網絡范圍內使用各自提供的智能網業務。
智能網業務因業務本身性質的不同,要求應用的范圍也不相同。如,大眾呼叫、電子投票等業務,一般在本地范圍或本省范圍內開放,而記帳卡呼叫業務、被叫集中付費業務則在全國甚至國外范圍內開放。對于象記帳卡呼叫等要求使用范圍越廣越好的業務來說,實現智能網業務的網間互通,即一個運營者開放的智能網業務,用戶在其它運營者的網絡中也可使用,對于業務的生存及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反之,則一方面滿足不了用戶在任何地方都可方便地使用業務的需要,另一方面局限于一定范圍內開放的智能網業務,對用戶也缺乏吸引力,不利于業務的推廣。
2.實現智能網業務的網間互通的前提條件
智能網是一種可迅速、經濟、靈活地提供新業務的網絡體系,在智能網上開放補充業務,其優勢不僅在于業務、用戶數據的管理及業務邏輯的控制比較集中,而且還在于用戶可在較大范圍內使用業務,用戶可在任何通過No.7信令網與用于開放智能網業務的業務控制點SCP相連的地方,使用智能網業務,正是這后一點優勢為實現智能網業務的網間互通提供了技術基礎。
要實現智能網業務的網間互通,前提條件之一就是要實現網間信令功能的互通。此外,在網間互通的智能網業務中,業務呼叫的主叫與被叫分別位于兩個不同的網絡的情況將占較大比例,如果兩個進行業務互通的網絡彼此無話路相通,實現智能網的業務互通是不可能的,所以前提條件之二就是實現網間基本呼叫控制功能的互通。
3. 實現智能網業務的網間互通的方式
網間互通是指由幾個網絡合作提供一項業務的處理
4. 結束語
以上探討了實現智能網業務互通的三種方式,它們各具特點。不同的網絡條件,不同的業務特征都會對互通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在實現業務互通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取不同的互通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討論的三種方式,不包括智能網業務在不同國家間實現互通的情況。
隨著整個世界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在市場驅動下,新的智能網業務會不斷的產生,同時智能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也會使其應用規程不斷完善,功能不斷增強,相信除了這里探討的三種互通方式外,還將會有很多其它的方式等待我們去探討。
電子期刊投稿須知:《電子制作》雜志是經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北京市工商局備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科技類優秀期刊。本刊主管單位為中國商業聯合會。國內統一刊號:CN11-3571/TN;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6-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