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智能圖書館;發展建設路徑
前言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新技術的推動,尤其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以物聯網技術為代表的先進技術對各行各業的影響都是顯性的。而且新時代背景下,每個人對知識的渴求,對自我提升的意愿也越來越強烈,圖書館文獻資源十分豐富,是促進全民進步的重要陣地。但是每一個用戶的知識需求都不盡相同,這就對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在信息化時代下,如何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比如物聯網技術來構建智能化的圖書館,以新的技術,新的服務模式來為讀者提供更全面、更個性化的服務,讓讀者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想要的資源,滿足不同的知識獲取需求,同時不斷促進圖書館的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出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是當前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物聯網技術在建設智能圖書館中的積極作用
在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有越來越多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服務模式,這些新興模式顯著地提升了工業生產效率以及社會生活質量。而這些智能化的管理與服務背后都離不開物聯網技術的支持。正是基于物聯網技術基礎之上而實現的人工智能功能,物物相聯功能,隨著社會信息化趨勢的不可逆轉,社會各界的諸多行業都在應用信息技術來提升管理質量與生產效率,以此來促進行業的創新與發展。很顯然,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互聯網以及新媒體平臺的崛起,對圖書館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所以,圖書館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也要積極順應時代發展的大趨勢,無論是從管理方法上,還是服務模式上都要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與讀者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1]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是構建智能圖書館的重要助力,應用物聯網技術構建智能圖書館,對于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率、服務質量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
二、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圖書館發展建設中的應用
(一)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
射頻識別技術是物聯網中的核心技術之一,也是物聯網技術中應用得十分廣泛的技術之一,人們在超市付款時,收銀員對商品對于掃碼操作,以及快遞物流業對著快遞單的掃描操作等,都是一種以射頻技術為依托的物聯網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夠利用識別器對一定范圍內的物品以及電子標簽進行自動識別,識別之后的信息通過信息處理系統來進行分析與處理,從而實現精準化的辨認。射頻識別技術可以一對一,也可以一對多,在物品的管理上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2]在智能圖書館的建設中,射頻技術主要用來進行圖書的智能化管理,比如,以射頻識別技術對紙質圖書的電子標簽進行掃描,以收集圖書的相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書名、單價、出版社信息、館藏位置、藏書的時間、借閱發生的時間、歸還的時間等等,以射頻識別技術為依托,使得圖書館的管理質量與管理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突破了人工管理、記錄的局限性。
(二)傳感器技術的應用
在智能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會應用到傳感器技術,傳感器技術的主要作用在于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傳輸,是物聯網組網的核心技術所在,無論多先進的技術,一旦缺少了信息收集與處理的渠道,都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智能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通過傳感器技術所形成的傳感器節點,從而構建起完善的信息收集處理網絡,這就意味著,在圖書館的不同區域,都能夠實時地掌握圖書館物品的狀態,包括但不限于對書籍信息的采集,以及讀者證件信息的采集,館內服務所需設備狀態的采集,傳感器技術甚至還包括對圖書館門禁、視頻監控、煙感、玻璃破碎探測、溫度探測等,能夠對圖書館內部情況實現全面、實時的監測,為區域性布防提供有力的依據。通過傳感器,對相應監測系統的數據實現采集和傳輸,匯總到計算機系統中進行綜合分析,判斷處理,數據中心根據分析結果,再反饋指令,傳輸到對應的設備當中,實現操作控制。接入智能圖書館管理系統,通過系統或APP操作,就能全盤掌握圖書館環境中各設備的狀態,輕輕觸摸一下就能發出相應的指令,能夠有效替代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使得圖書館管理更智能化、現代化、人性化,而且可視、更及時。
(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圖書館屬于服務性質的機構,這就意味著館內的大量圖書資源,而這些資源會產生大量的借出信息。為了確保服務效率與質量,就需要對館內各資源的交互、移動進行管理,但是物品或是資源在交互移動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控制信息,同時還需要確保這些物品或是資源的功能性、及時性、有效性。此時,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就顯得尤其關鍵。[4]人工智能在智能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可以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身份識別,當前身份識別的形式又包括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指紋識別等等,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準確識別工作人員與讀者身份,不同的工作人員其工作職責和權限不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夠高效處理這些問題,比如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圖書館海量的圖書資源進行快速檢索,為讀者快速解決借閱所產生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客服來針對用戶所提出的問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或意見參考。
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圖書館發展建設成效
很顯然,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讀者的閱讀需求更趨向于個性化,單一的管理及服務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更好地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圖書館要積極利用物聯網技術,打造智能圖書館,滿足新時代背景下讀者們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通過智能圖書建設迅速捕捉到用戶的需求、習慣以及喜好,為圖書館的科學管理以及個性化服務的進一步開展指明方向。[5]不僅如此,還可以立足互聯網本身具有的技術優勢,對用戶需求的進行分析和判斷,利用新媒體渠道,向用戶推送一些相關的服務信息,讓圖書館的服務從被動轉向主動,充分發揮出圖書館功能,提供滿意的服務,進而增強用戶黏性,以智能圖書館的建設為圖書館服務創新提供更多可能。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的新形勢下,物聯網技術為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工作開辟了新路徑。所以,圖書館要積極拓寬思路,轉變服務意識與模式,積極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推動智能圖書館的建設,實現創新化的圖書館發展,讓館內豐富的信息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發揮出文化傳播、文化服務的具體功能,最大程度體現出圖書館自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