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美日互聯網領域反壟斷監管實踐及啟示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計算機網絡時間:瀏覽:

  摘 要:如何通過互聯網反壟斷規制來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不正當競爭、算法偏見、霸王條款等亂象出現,是我國當前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本文從投資并購、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企業市值估值分析三個維度,剖析美國和日本對互聯網巨頭的反壟斷實踐,探討我國互聯網巨頭壟斷形成的原因及可能導致的風險,建議我國反壟斷規制及執法應增強對經營者集中的判定、客觀看待競爭與創新的關系、理性評估反壟斷執法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反壟斷;經營者集中;投資并購

互聯網論文

  平臺“贏家通吃”效應疊加投資并購優勢及免費、補貼等定價策略極易形成壟斷行為,進而在市場份額、客戶、數據等方面形成潛在進入者壁壘及市場支配地位,引發公共政策“孤島”。壟斷企業形成后,可以憑借壟斷地位制定壟斷價格,獲取壟斷利潤。這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非壟斷企業發展,減弱了壟斷條件下的競爭,不僅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而且阻礙產業的發展和降低該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一、中美互聯網巨頭投資并購行為對比

  (一)美國限制集中、合并的反壟斷監管有效規范了互聯網巨頭的橫向并購行為

  美國的反壟斷法由三部法律組成,分別是1890年頒布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1914年頒布的《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和《克萊頓法》。《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是世界反壟斷法的開山鼻祖,主要內容是禁止壟斷協議和獨占行為。隨著美國自由競爭經濟的發展,企業規模和市場份額作為判定壟斷的指標略顯不足。作為《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的補充,《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增加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和禁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等內容。《克萊頓法》則聚焦于限制集中、合并等行為,以期通過公平競爭帶來創新,以創新最終保障消費者福利;該法明確規定的非法壟斷行為包括削弱競爭或建立壟斷的商業活動、價格歧視、搭賣合同、在競爭性廠商之間建立連鎖董事會、在能夠導致削弱競爭后果的情況下購買和控制其他廠商的股票等。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產業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歐美的反壟斷實踐有效遏制了互聯網科技巨頭的橫向擴張,促使其在業務縱深領域不斷延伸。如AT&T反壟斷訴訟將該公司拆分為8個部分,雖然賬面價值(Book Value)減少了70%,但促使其在各垂直業務領域不斷整合。IBM反壟斷訴訟使得其硬件與軟件、服務解綁,制造了一個巨大的軟件市場。微軟反壟斷訴訟確立了微軟2015年之后的主營業務構成:更多個人計算、生產力與業務流程、智能云(見圖1),保護了更加公平、開放和創新的軟件市場結構。

  (二)我國創新發展導向促使互聯網巨頭投資并購行為活躍

  長期以來,我國在互聯網領域推行“先試后管”“放水養魚”等包容性監管策略,在培育基于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應用場景及信息技術創新的同時,也加劇了我國互聯網巨頭為構建其規模效應和贏家通吃優勢而不斷進行多元化擴張。從主營業務構成來看,阿里巴巴立足電子商務,不斷向云計算和互聯網基礎設施、數字媒體與娛樂、物流服務等領域橫向擴張,以生態體系的方式整合成“集團軍”;騰訊以社交網絡增值服務為切入點,不斷拓展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網絡廣告等多元化業務,追求流量變現與產業逐步滲透。與之相比,亞馬遜則主要集中于互聯網零售領域,在網上商店、零售第三方銷售服務、網絡服務、零售訂購服務等方面不斷深耕(見表1)。

  從投資并購活躍度來看,投資、經營和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狀況可以判定一家公司是處于戰略擴張、戰略收縮還是戰略維持期,并預測一家公司的現金需求。一般來說,經營現金流為正,說明公司運營資金周轉比較健康,運營活動能為公司提供正向的現金流,這個錢可以用來償還債務、擴大生產、對外投資等。投資現金為負,說明本期對外投資的支出大于投資收益,說明企業處于業務擴張期。籌資為負,說明企業現金充沛的情況下減少了債務,整體來看企業運營情況良好。對外投資如果不是負得很離譜,也是正常的擴張行為,而籌資減少說明企業杠桿在下降,償債能力有一定保障。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正數,投資活動現金流為正數,籌資現金流為負數,說明企業處于發展的收獲期。

  2011年以來,中國互聯網企業將其100%的營收甚至以補貼等方式進行對外投資并購,投資與經營現金流占比為78%~155%,一直處于大規模擴張期。截至2020年底,經營現金流為負,投資和籌資現金流為正,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于流出,說明中國互聯網企業盈利能力弱,償債和周轉能力低,可能會存在資不抵債風險。反觀美國互聯網企業,2011–2017年處于規模擴張期,但其用于投資的現金流絕大多數未超過營收現金流;2017年之后,美國互聯網企業經營現金流為正,投資與籌資現金流為負,用于投資并購的現金流僅為其營收的23%~26%。說明美國互聯網企業經營狀況良好,財務杠桿下降,投資擴張適度(見表2)。

  二、中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對比

  (一)日本通過征收電商稅、穩定房屋租金、傳統企業自建網站等方式,有效促進了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日本線下零售發達,便利店密集度約為中國的6倍。電子商務被視為線下渠道的拓展,最終為實體零售服務,因此,日本稅收政策并不對電商有所傾斜。日本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電子商務稅收稽查隊,對電商征收同線下實體店相同的稅收,減小電商在價格上的優勢,不至于使線上同線下拉開太多差距。此外,日本特殊的房屋租賃法規定,除非有合理的理由,否則房東在租期內不能隨意漲房租,并且如果租客不主動取消租約,房東不能隨意趕走租客收回房子,這些法律規定對便利店租金的穩定性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在銷售渠道選擇上,日本企業非常注重品牌建設,更傾向于建自產自銷的B2C網站,獨立支持整個商業鏈:網站設計、網絡支付、物流、倉儲、生產制造。這也造就了日本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與跨界比較成功,如日本電信集團NTT、移動通信網絡AU、索尼SONY,都有自己的互聯網產品。

  推薦閱讀:互聯網營銷論文發表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博白县| 慈利县| 松桃| 曲阜市| 阿拉尔市| 辽宁省| 修文县| 灌阳县| 富川| 含山县| 白山市| 诸城市| 桑植县| 铁岭市| 南昌市| 明水县| 金沙县| 广丰县| 东乡| 高青县| 千阳县| 灵石县| 施甸县| 海南省| 比如县| 灵武市| 辉南县| 金秀| 镇平县| 江北区| 定西市| 崇礼县| 海南省| 财经| 鹤峰县| 永寿县| 泰来县| 沐川县| 澄江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