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信息化。類似微信、QQ、微博等社交軟件的出現,宣告人類的信息傳播方式進入了“微信息時代”。本文對大學生微信朋友圈和微信使用模式進行研究,對微信息時代下新媒體網絡傳播的影響以及微信息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網絡輿情的工作開展進行討論,認為微信息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應不斷地改革創新,了解學生的所想所愛,多角度做好輿情工作。
關鍵詞:微信息時代;高校輔導員;網絡輿情
“微信息時代”指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互動App,通過短小精煉的視頻、文字進行的文化傳播,這種信息貼近生活、傳播速度更快、內容上更具有沖擊力和震撼力,此種信息傳播方式不僅高效、即時,還不需要任何費用。正因為它的便捷,使得用戶樂于轉載評論,導致一些網絡輿情對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高校輔導員應培養和練就應對網絡輿情的能力,方能在“微信息時代”正確引導大學生做正能量的傳播者。
一、微信息時代下新媒體網絡的傳播概述
近些年,移動通信行業的網絡速度提升迅速,幾年的時間里就從3G技術發展到5G信息技術,這種發展趨勢是近百倍的跳躍[1]。在移動互聯網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發布簡短的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大學生是其中使用頻率較高,發表次數較多的群體,因此要確保大學生傳播信息的正確性和安全性,從而優化互聯網環境。
二、微信息時代下新媒體網絡的影響
(一)“裂變式”傳播,加快了網絡輿論的生成
當下微信息時代已經打破了以往傳統媒體傳播的局限,特別是在發布時效與發布內容上,信息的傳播呈倍數增長,這種情況加快了網絡輿論的產生。在網絡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沒有界限,微信、微博等交流方式,讓網絡輿論呈裂變式的擴散,特別是當下社會中的粉絲效應,使裂變式的傳播層層傳遞[2]。例如,用戶A發布信息后,其“粉絲”或者好友B、C、D則可以直接獲取并轉發信息,導致信息的裂變性傳播。
(二)“碎片化”的呈現方式,拓寬了網絡輿論的覆蓋面積
在微信息時代中,內容“精彩”程度影響著信息的傳播速度,而與眾不同的信息能更吸引大學生的關注,特別是一些針對大學生喜好的內容,例如娛樂八卦、體育賽事、美妝美食等。內容的“碎片化”無疑給大學生打開了了解世界的途徑[3]。特別是在近些年,微視頻崛起,越來越多的人利用此種方式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一些負面的內容,對高校學生身心發展極其不利,不過也有不少利用微視頻進行正能量傳播、傳播生活小竅門的人。由于信息碎片化的呈現方式,導致人們不能完整地了解事件的始末,往往從某一細節入手再附上自己的主觀看法,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往往會讓輿論從網絡延伸到現實中,因此,高校輔導員應教導學生在面對復雜的網絡事件時保持清醒的頭腦。
(三)“把關人”的角色缺少,加大了網絡輿情的處理難度
在以往的媒介傳播中,需要經過編輯、后臺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的審核。當下微信息時代的管理模式對人們發布的信息難以做到及時審核。其中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信息的無限制發布與信息內容的難以控制,都會導致信息傳播難以把控,在微信息時代,每個人都能參與到輿論中來,并以自身角度去發表對某些事情的觀點和意見,其中不乏一些過激言論。由于網絡體系的不完善,“把關人”的話語權和角色的缺位,使輿論信息無休止地傳播,極大地增加了網絡輿情的處理難度[4]。
三、微信息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網絡輿情的工作開展路徑
(一)加強新媒體素質培訓,提高宣傳隊伍的工作能力
在微信息時代,校方應以學生活動為契機,通過微信息平臺發布信息,用以提高學校的美譽度和良好形象。例如,近兩年微視頻在各社交平臺上的傳播,讓更多的人第一時間通過短平快的傳播形式了解各大學校。不僅提高了學校的對外形象,也為廣大師生建立了一個良好的網絡工作和學習環境。校方的資訊發布應由相應的工作人員進行把關和監管。而對于學生信息的發布,一方面靠學生自主進行把關,另一方面得有賴于輔導員的嚴格審查。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制作宣傳信息和新聞稿件的過程中,應時刻關注發布內容的導向,要注重宣傳正能量、有意義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應多注重學生的團隊建設,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能不斷提高學生管理隊伍的工作能力。此外,在應對熱點話題產生的輿論中,高校輔導員應認真分析輿情特點,并抓住輿情細節,精心組織策劃并積極推動信息發布,積極進行輿論引導。例如:高校思政課進課堂、校院兩級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校園網站的完善、抖音等微視頻平臺的利用,不僅能提高高校美譽度,也能拉近高校與學生的距離。
(二)以新媒體為依托,打造“微”校園精品
微信作為一個成功的社交軟件,將生活中、工作中的一系列場景都應用到了微信中,例如微信辦公群、微信支付、微信繳費等等,這些也體現了微信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微信方便快捷的功能,使得它在市場中被廣泛應用,極大地方便了大眾,可能在未來的時代中,會有一種軟件可以取代微信,但是微信的這種使用模式不會被取代[5]。高校應通過建立官方公眾平臺,及時有效地傳播國家大事、傳播學術科研成果,傳播展覽展示信息,招生就業信息等等,讓學生第一時間了解與自己相關的學習生活動態,在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能及時傳播正能量信息。高校輔導員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走進他們、了解他們,可以通過學生的朋友圈了解學生的最新動態,了解學生活、學習、情感狀況,有助于做到工作有的放矢,及時處理朋友圈的“學工問題”,還能有效提升輔導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準度。與此同時,高校輔導員也可以利用朋友圈陣地建立學院的官方公眾號,對網絡輿情進行合理引導,通過公眾號推送不僅能讓同學們第一時間了解學?;顒?、學術動態和國家大事,還能通過公眾號建立精品活動推送,增加同學們在學校的歸屬感。
推薦閱讀:新媒體時代中小企業營銷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