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計算機在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網絡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各個單位的計算機軟件、硬件資源也同樣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關鍵詞:計算機 網絡技術 布線系統 設計目標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mputer's status in society more and more high,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in every field, the various units of compu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resource is also got sufficient play.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wiring system design goal
中圖分類號: TN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項目背景
廣西威鋒電力集團公司高層綜合樓2樓將做為旗下物資分公司的辦公室使用,面積約12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間43間。需要建立計算機局域網及電話通信網絡,分別接入集團總公司計算機辦公網及主干電話通信網,滿足辦公需要。
該網絡工程項目計劃從2007年7月1日動工,到2007年12月31日完工。工程大概要敷設200對室外大數據電纜(電話線纜)250米,多模6芯室外光纜(網絡光纜)250米,破路開挖預埋管道60米,安裝200mm*100mm電纜橋架400米,安裝42U網絡機柜2個,20U電話機柜1個,24口智能交換機8臺,多模光纖收發器4臺,光纖熔接40個點,敷設320個數據(網絡)結點,160個語音(電話)結點。
2 設計思想
根據辦公樓的辦公環境以及提出的系統需求,整個辦公樓需要進行綜合網絡布線,數據信息點將分布在樓層的辦公室及辦公區域,并且網絡系統分布有內網和外網兩個系統;語音信息點分布在樓層的辦公室及辦公區域;有線電視分布在領導辦公室及會議室;辦公樓綜合布線系統采用開放式星型拓撲結構,各系統的線纜都集中到中心機房進行統一管理??紤]到網絡用戶的需求量和管理的實際可操作性,擬定組成具備信息中心(設備間)和樓層管理中心(管理間)實施管理的二級網絡結構的分布式計算機網絡系統環境。
為了保證系統安全,本布線系統設計要實現內外網隔離,因此計算機網絡系統必須布設兩套系統,一套用于內部辦公網絡,另一套用于連接外部互聯網絡。
3 設計原則
3.1網絡布線系統的設施及管線的建設,應納入建筑與建筑群相應的規劃之中。在土建建筑、結構的工程設計中對網絡布線信息插座的安裝、配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的安全、交換間、設備間都要有所規劃。
3.2網絡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對建筑與建筑群的新建、擴建、正建項目要區別對待。
3.3網絡布線系統應與大樓辦公自動化(OA)、通信自動化(CA)、樓宇自動化(BA)等系統統籌規劃,按照各種信息的傳輸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應符合相關的標準。
3.4工程設計時,應根據工程項目的性質、功能、環境條件和近、遠期用戶要求,進行網絡布線系統設施和管線的設計。
3.5工程設計中必須選用符合國家或國際有關技術標準的定型產品。未經國家認可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鑒定合格的設備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6網絡布線系統應符合國家現行的相關強制性或推薦性標準規范的規定。
4 設計目標
4.1實用性:該系統的設計應以實用為第一原則。在符合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系統的經濟性與超前性,以避免片面追求超前性而脫離實際,或片面追求經濟性而損害了智能性。
4.2可靠性:該系統是集團總公司計算機及通信系統的子系統,該子故障不影響其它子系統運行,也不影響集成系統除該子系統以外的其它功能的運行。
4.3經濟性:該系統所選用的設備與系統,以現有成熟的設備和系統為基礎,以總體目標為方向,局部服從全局,力求系統在初次投入和整個運行周期獲得優良的性價比。
4.4易維護性:要保證日常運行,系統應當具有高度的可維護性和易維護性,盡量做到所需維護人員少,維護工作量小,維護強度低,維護費用低。
4.5開放可擴展性:該系統設計盡量采用國家和國際標準及規范,兼容不同廠商、不同協議的設備和系統的信號傳輸,各子系統可方便進出系統。
5 布線方案
5.1辦公區交換設備及配線架設在綜合樓2樓通信井旁邊的小房間,網絡配線架采用24口RJ45超五類配線架,電話配線采用110配線架。配線架分別安裝在相應的計算機及電話配線機柜中,通過整理架整理,保證跳線整齊、美觀,便于維護。
5.2水平主通道采用200*100mm電纜橋架在吊頂上敷設,采用符合T568 A/B標準的超五類雙絞線(網絡線)及采用符合Φ0.5mm的四芯電話線通過適當管徑的PVC阻燃線管套管接入各房間后,按1:1冗余設計暗埋敷設至各房間,加裝模塊及面板。
5.3超五類雙絞線(網絡線)及四芯電話線在2樓機房匯集接入對應機柜的配線架中。
5.4在建筑物中預埋線槽,按單層預埋。線槽直埋長度超過30m或在線槽路由交叉、轉彎處設置過線盒。
5.5采用大對數電纜(電話)沿高層綜合樓電纜井、通信通道,跨過馬路分別連接舊辦公樓電話通信機房;采用超五類雙絞線把2樓網絡機柜連接到3樓的光纖端口,通過原先敷設的光纜連接到舊辦公樓的計算機機房。
5.6辦公室線纜布放的一般要求如下:
(1) 線纜布放前應核對其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與設計規定相符合;
(2) 布放的線纜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擠壓和損傷;
(3) 在布放前,線纜兩端應貼有標簽,標明起始和終端位置以及信息點的標號,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
(4) 信號電纜、電源線、雙絞線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他弱電線纜應分離布放。
(5) 布放線纜應有冗余。在二級交接間、設備間,雙絞電纜預留長度一般為3~6m,工作區為0.3~0.6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
(6) 布放線纜時,在牽引過程中吊掛線纜的支點相隔間距不應大于1.5m。
(7) 線纜布放過程中為避免受力和扭曲,應制作合格的牽引端頭。如果采用機械牽引,應根據線纜布放環境、牽引的長度、牽引張力等因素選用集中牽引或分散牽引等方式。
6 確保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范措施
6.1網絡系統結構設計合理與否是網絡安全運行的關鍵
全面分析網絡系統設計的每個環節是建立安全可靠的計算機網絡工程的首要任務。應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下大氣力抓好網絡運行質量的設計方案。在總體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由于局域網采用的是以廣播為技術基礎的以太網,任何兩個節點之間的通信數據包,不僅被兩個節點的網卡所接收,同時也被處在同一以太網上的任何一個節點的網卡所截取。因此,只要接入以太網上的任一節點進行偵聽,就可以捕獲發生在這個以太網上的所有數據包,對其進行解包分析,從而竊取關鍵信息。為解除這個網絡系統固有的安全隱患,可采取以下措施:
(1)網絡分段技術的應用將從源頭上杜絕網絡的安全隱患問題。因為局域網采用以交換機為中心、以路由器為邊界的網絡傳輸格局,再加上基于中心交換機的訪問控制功能和三層交換功能 ,所以采取物理分段與邏輯分段兩種方法,來實現對局域網的安全控制,其目的就是將非法用戶與敏感的網絡資源相互隔離,從而防止非法偵聽,保證信息的安全暢通。
(2)以交換式集線器代替共享式集線器的方式將不失為解除隱患的又一方法。
6.2強化計算機管理是網絡系統安全的保證
(1)加強設施管理,確保計算機網絡系統實體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戶進入計算機控制室和各種非法行為的發生;注重在保護計算機系統、網絡服務器、打印機等外部設備和能信鏈路上狠下功夫,并不定期的對運行環境條件(溫度、濕度、清潔度、三防措施、供電接頭、志線及設備)進行檢查、測試和維護;著力改善抑制和防止電磁泄漏的能力,確保計算機系統有一個良好的電磁兼容的工作環境。
(2)強化訪問控制,力促計算機網絡系統運行正常。訪問控制是網絡安全防范和保護的主要措施,它的任務是保證網絡資源不被非法用戶使用和非常訪問,是網絡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7 結語
人們普遍使用計算機來提高個人工作效率,但是在需要許多人一起協同工作的現代工作環境中,我們更需要提高我們的整體工作效率。因此利用網絡通訊基礎及先進的網絡應用平臺,建設一個安全、可靠、開放、高效的信息網絡和辦公自動化、信息管理電子化系統,為管理部門提供現代化的日常辦公條件及豐富的綜合信息服務,實現檔案管理自動化和辦公事務處理自動化,以提高辦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各部門日常業務工作的規范化、電子化、標準化。
參考文獻:
[1]黃海軍,蘆芝萍.三層交換的計算機網絡實驗的實現[M].實驗研究與探索,2003(3).
[2]王健.網絡互聯與系統集成[M].電子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