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隨著現代信息化手段的不斷升級和深化,網格化管理逐步開始在城市管理以及部門監管方面凸顯優越性。由于網格化管理對信息處理技術以及人員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且處于新生發展階段,因此網格化管理的標準化工作急需建設。網格化管理的標準化建設主要依托標準化管理手段,提出網格化管理的重點管理事項以及建設主體內容,從而保障網格化管理更加有序。通過網格化管理的標準化建設工作,能夠有效避免目前網格化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和缺陷,從而有效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關鍵詞】 網格化管理;標準化;建設
網格化管理的概念最初出現于2003年,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與實踐,網格化管理已經發展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成功模式之一。網格化管理將基層社區管理納入到更具體的空間地域范疇中,在空間維度上對管理和服務進行有效劃分和整合,是社區管理理論在方法論意義上的拓展和創新[1]。簡單的說,網格化管理就是一種優化的社會資源配置和整合,實現管理和服務有機融合,基層政務和便民利民有效結合,崗位職責和績效考核兼顧統籌,它是社會治理創新的具體表現。國家防控文件中也提到要把網格化管理列入城鄉規劃,將人、地、物、事、組織等基本治安要素納入網格管理范疇,做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務到位。到2020年,實現全國各縣(市、區)的中心城區網格化管理全覆蓋[2]。
1 網格化管理概述
目前我國社會已經進入到數字化、自動化、精細化時代,尤其在社會事務管理上,各級管理部門以及廣大基層社會機構對工作職能劃分的要求更加嚴格、更加細化,因此隨之而產生的網格化管理逐漸開始應用到實際中。網格化管理是依托統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數字化的平臺,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單元網格,通過加強對單元網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種監督和處置互相分離的形式。對于行政部門來說主要優勢是政府機關單位能夠對所管轄地區的民生問題主動發現,及時處理,加強政府機關對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問題的處理速度,將常規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中,提高社會治理效力。網格化管理的優越性就在于通過網格化管理平臺直觀的看出其管理和服務的精細化程度,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能都被劃分在網格區域內,實現對區域管理精細化,無論在社區事務上還是社區安全管理上,每一個單元格都能夠有指定的管理人員負責巡視和監管。尤其很多先進地區通過網格化管理平臺的建立和高效軟件的植入,實現了對網格工作人員工作的定位和跟蹤功能,能夠在監管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網格化管理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譬如管理標準、網格劃分標準、監管內容等不規范不統一;平臺開發、運行模式、人員保障、隊伍建設等方面也互相獨立,協調性較差;信息采集與更新、網格信息等存在樣式多變、信息滯后等問題,尤其在網格構建和運行過程中的重復采集信息,造成資源閑置和浪費。因此,進一步規范和管理網格化建設,有效的標準化管理作為基礎和支撐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節約社會資源和社會統一監管上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2 網格化管理標準化建設研究
2.1 網格化管理標準化建設的意義
網格化管理標準化建設工作應首先應明確其重要意義,即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將管理手段數字化,主要體現在對管理對象、過程和評價的數字化上,保證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將管理機制封閉化,主要體現在其具有一整套規范統一的管理標準和工作流程,對問題的發現、立案、派遣、處理、結案、上報等環節形成一個閉環,從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推薦閱讀: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的邏輯關系及治理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