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近年來,科技革命與金融創新的結合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經濟體創新型發展和財富創造的主要動力源。科技金融是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的有機結合,科技與金融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內在要求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長三角區域的產業建設與金融創新融合是經濟新常態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在科技金融現有發展應用的基礎上,以長三角經濟區中心省市區域科技金融發展現狀為研究目標,就協同科技金融的頂層設計、健全科技創新投融資機制、利用產業鏈金融創新產品解決科創企業融資問題、把握科技金融創新金融生態環境、更好加強自主創新發展短板等前沿問題深入研究,進一步探究解決問題的對策及方案。
關鍵詞:長三角;科技金融;股權投資
一、長三角科技金融發展的政策背景
1.科技金融的政策背景
2016年《“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提出:“促進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政策舉措,將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次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要求全方位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
科技金融是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的有機結合,科技與金融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內在要求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學術界對科技金融的定義普遍沿用趙昌文(2009)在《科技金融》中的表述: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創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學與技術創新活動提供金融融資資源的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
2020年中央在“十四五規劃”中再次強調: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促進新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應用。
而科技金融與另一個概念“金融科技”,雖只是詞序前后順序不同,但不可混為一談。“金融科技”是由科技創新驅動金融發展為金融業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包括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條件,落腳點是“科技”,參與主體是科技企業。而科技金融的落腳點為“金融”,其目的則在于促進科技創新,參與主體即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主體是金融機構。在實際發展中,科技金融是金融科技所依存的外部系統環境,是其服務的對象和載體。
2.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政策背景
2010年6月,正式提出長三角區域規劃,規劃期為2009年-2015年,展望到2020年。為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11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2019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要求長三角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海、江蘇、浙江、安徽要增強一體化意識,加強各領域互動合作,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對全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促進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3.長三角一體化與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屬于國家戰略,需構建打造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區域產業體系,而科技創新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原生動力。而與之匹配的金融是科技創新最佳的“生態”保障,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和創新的金融服務手段及產品是區域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
長三角一體化需建立在G60科創走廊、長三角生態、綠色金融、都市生態圈建設等項目載體的協同發展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科創+產業”道路。在此政策背景引導下,大量科創企業應運而生。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一般需經歷培育、初創、成長、成熟和衰退幾個周期階段,每個階段均需要科技金融提供相應配套的全過程科技金融服務,提高科技企業的孵化成功率、科技企業成熟速度及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會促進區域創新鏈與產業鏈的發展,相互支持、相互完善,形成區域型科技金融服務生態環境,對打造產業升級版和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產生積極效應,為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二、長三角科技金融發展現狀分析
1.長三角科技金融體系構架
科技金融體系主要由參與主體、金融政策與制度安排、科技金融產品與科技金融服務幾個重要部分有機構成。主體包括政府、科技企業、金融機構、投資機構、金融市場、中介機構等。其次,金融產品主要有政府財政科技投入、風險投資基金、科技資本市場、科技信貸、科技擔保、科技保險等。一方面,由長三角區域各級政府通過頂層設計,行使政策引導職能,搭建相關政策發布平臺將科技金融政策、金融制度高效傳遞給科技企業,對科技企業提供適合發展的宏觀環境及對資金進行合理的政策引導。另一方面,通過搭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立全方位投融資渠道,實現各類資金與科技企業有效對接,以個性化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方式,配合科技企業的生命周期進行有效配置。金融要素與科技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相融合的區域型科技金融生態體系。
科技與金融結合就是推動科技創新領域與金融領域的相互融合發展,日益豐富的科技金融工具、科技金融服務和政策支持在政府推動和市場引領下,動態發展建立起科技金融生態體系。隨著科技金融生態體系的完善,區域內各類資源深度融合,促進資本有效配置,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長三角科技產業鏈進一步發展。
2.長三角科技金融發展現狀
政府財政科技投入是政府為滿足科技創新活動的資源需求,采取財政科技撥款的直接性措施或政府購買、政策傾斜引導等間接性措施,具有極高的效率性。作為科技金融的重要要素,2019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22143.6億元,分地區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超過千億元的省(市)有6個,其中江蘇(2779.5億元)排名第二、浙江(1669.8億元)排名第四、上海(1524.6億元)排名第五。有7個省(市)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23%,長三角地區排在前7的有:上海4%、江蘇2.79%、浙江2.68%。
推薦閱讀:《上海金融》立足上海,面向浙閩,放眼華東,輻射全國,及時反映金融界的改革動向,注意對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研究與探討;地方特色與全局觀念兼收,精品意識與實踐色彩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