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根據《企業財務通則》制定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以「簡稱新財務制度于今年7月1日起組織實施。順利實現新舊財務制度的轉換,盡快掌握新財務制度的規定是擺在廣大財務會計人員面前的迫切任務,本文選自:《青海金融》(月刊)創刊于1992年,由青海省金融學會主辦。金融刊物。旨在大力宣傳國家的經濟和金融政策。及時反映金融工作動態。深入探討金融體制改革中的理論問題。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同時,對各級、各類會計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通過初步學習,認為新財務制度與原財務制度經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突破:
一、規范了企業財務制度,以促進各類金融保險企業的公平競爭。新財務制度對金融保險行業的財務制度進行了規范。第一,統一了全民、集體和外商投資等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財務制度;第二,統一了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等不同組織形式企業的財務制度;第三,盡可能使我國企業財務制度與國際慣例相接軌。統一不同部門、不同地區、不同組織形式的各類金融保險企業的財務行為,將有助于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公平競爭,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二、途立企業資本金制度,實行了資本保全原則。建立資本金制度是我國企業資金管理的重大改革。新財務制度明確了資本金是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注冊資金。企業的資本金包括國家資本金、法人資本金、個人資本金和外商資本金等,資本金的籌集方式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定采取國家投資、各方籌資或者發行股票等方式,企業籌集的資本金企業依法享有經營權,在經營期內投資者除依法進行轉讓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新財務辦法按照資金保全和完整的原則對有關財務事項進行了相應改革。第一,固定資產提取的折舊、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廢、清理、毀損等均不得增減資本金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第二,為使企業保持一定的資本流動性對固定資產凈值占資本金的比重分別規定了最高控制比例,銀行資本金中,其固定資產凈值所占的比重最高不得超過30%,保險及其他非銀行金融企業最高不超過50%;第三,企業在籌集資本金活動中,投資者繳付的出資額超過資本金的差額,資產重估確認價值或合同、協議約定的凈值與帳面價值的差額以及接受捐贈的財產等,計入資本公積金,資本公積金可以按法定程序轉增資本金;第四,金融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財政、金融政策和法規可以采用購買有價證券或者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向其他單位投資,收回對外投資與投資時帳面價值的差額,不調整有關資本金,計入投資損益。上述內容的確立均體現了資本金的保全原則,從而有利于保證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三、改革資金管理辦法取消了專款專用制度。新財務制度取消了資金專款專用,實行資產、負債管理模式即:資產一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規定嚴格區分了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界線,同時明確了企業各類資金不再區分固定基金、流動基金、專用基金,實行企業資金統一管理、統籌運用,賦予企業充分的資金運用權,促使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改革了固定資產折舊制度,企業資金管理自主權加大。新財務制度對企業折舊制度進行了較大改革〕第一,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在原折舊年限基礎上平均縮短了20%—30%以提高企業折舊水平;第二,對固定資產的分類進行了調整,簡化分類;第三,制定各類固寂資產折舊年限的彈性區間,允許企業在規定的幅度內確定加速折舊幅度;第四,經財政部門批準后允許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方法;同時簡化了計算提取折舊的核算辦法,提取的折舊直接計入成本.增加累計折舊。
五、改革了成本費用管理制度,取消了費用率。新財務制度取消了綜合費用率指標的硬性考核,統一規范了成本開支的標準和口徑,擴大了成本開支范圍。第一,綜合費用率指標將作為考核性指標進行控制,且逐步取消;第二,根據會計謹慎原則實行壞帳準備金制度,規定金融保險企業可按照年末應收帳款余額的3%計提壞帳準備金,以強化企業風險意識,促使企業及時處理壞帳損失;第三,根據金融保險企業成本管理的特性對成本中的一些特定費用項目:如業務宣傳費、代辦手續費、業務招待費等實行比例控制;第四,改變了低值易耗品攤銷辦法,取消“五五”攤銷辦法。允許企業自主選擇確定,可以一次或分次攤銷,簡化了核算手續;第五,取消了按一定比例計提固定資產修理基金的做法,固定資產修理發生的費用據實列支;第六,增加了無形資產攤銷、遞延資產攤銷、租賃費、綠化費、研究開發費、技術轉讓費等具體項目。
六、實行權責發生制核算原則,提高了企業財務核算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新財務制度明確規定了企業改用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財一務核算。凡是應屬本期的收入和支出,無論款項是否在本期收付都應當作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入帳;凡是不屬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項已在本期收支,也不應當作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處理。這一核算原則的實行,有利于企業真實性準確性地反映經營戰果。
七、改革利潤分配制度,有利于企業公平競爭。新財務制度取消了利潤留成分配辦法,改為稅后分配利潤。企業實現利潤一律先交納所得稅,稅后利潤按國家規定比例一計提法定盈余、公積金、提取公益金,然后按企業不同的組織形式進行利潤的分配。這一制度的實行對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盈利水平,以及企業開展公平竟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八、、采用國際通用的財務報表體系,建立了一套新的企業經營效益狀況考核指標。新財務制度規定企業對外報送的報表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三種主要財務報表,以充分揭示所有者權益和負債情況,使企業的產權關系在報表上明晰反映,客觀反映企業經營成果和資金增減變動情況使財務信息成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新建立的考核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資本風險比率、固定資本比率、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成本率、費用率和賠付率。
九、建立了企業清算制度。新財務制度對企業清算中的財務行為作了系統的規定。明確了清算機構的組成、清算工作的職責和企業剩余財產的清算方法及債權債務的清勇.程序等,并允許企業破產。綜上所述,新財務制度對原財務制度的突破是全面的,變化也是深刻的。它預示著我國的企業財務管理正走向科學化和規范化,也是與國際慣例接軌邁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