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爆破是利用炸藥在空氣、水、土石介質或物體中爆炸所產生的壓縮、松動、破壞、拋擲及殺傷作用,達到預期目的的一門技術。研究的范圍包括:炸藥、火具的性質和使用方法,裝藥(藥包)在各種介質中的爆炸作用,裝藥對目標的接觸爆破和非接觸爆破,各類爆破作業的組織與實施。文章發表在《商品混凝土》上,是高級政工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尾水河床;水下控制爆破;淺孔爆破
裝藥在空氣中、水中爆炸作用的理論基礎是流體動力學。對于球形、圓柱形和平板狀裝藥,爆炸荷載通常只按一維問題考慮。空氣中接觸爆破,研究裝藥爆炸后爆轟波作用于緊貼固壁的壓力和沖量??諝庵蟹墙佑|爆破,研究裝藥對不同距離目標的破壞、殺傷作用。水中爆破,主要研究沖擊波、氣泡和二次壓力波對目標的破壞作用。
1. 引言
位于下游干流上某水電站是一座低水頭徑流式電站,廠房為河床式,為了提高機發電效益,本文結合了在某電廠用爆破法疏挖尾水河床的成功實例,利用鉆孔爆破法對水下爆破進行施工,分別介紹了在該工程中進行水下爆破施工的施工工藝流程、爆破參數的設計以 及水下爆破安全校核方面的內容,可供類似爆破工程借鑒。結果表明,爆破后,巖石破碎塊 度理想,水下清渣順利,對閘門及周圍建筑物無影響。文章發表在《》上,是建筑工程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本文從位于下游干流上某水電站是一座低水頭徑流式電站,廠房為河床式,設計裝機容量 3×1.8 萬 KW,汛期電站存在大壩溢流問題, 運行表明,廠房尾水位高于設計原尾水位, 嚴重影響機組出力和發電效益,經分析論證,擬進行尾水渠疏挖改造。
工程項目和工作范圍:本次疏挖工程由兩部分組成:拆除尾水渠右側部分砼導墻,該 導墻長約 45m,墻頂高程▽52.0 m,厚 1.5 m,分上下兩段,每段長約 22.5m,拆除伸縮縫 下游側的一段,拆至高程▽45.0m;疏挖導墻內渠底和導墻下游約 100 m 范圍內的河床,從 上至下疏挖寬度為 45~70 m,疏挖后底高程約為▽43.0~▽42.5 m,但不高于▽43.0 m。該 段疏挖河床大部為板巖,部分為砂卵石。
爆破和疏挖工程施工要求: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正直電廠 2#機組大修,機組流道 中沒有充水,因此,設計中應考慮水下爆破施工可能對機組檢修閘門造成的影響。施工中提 高爆破效率,降低爆破震動和飛石對附近建筑物的破壞影響,是影響工程施工進度和安全的 關鍵所在。
2. 水下爆破施工
中國發明火藥以后,從10世紀開始就在戰爭中應用,13世紀開始用于軍事爆破。如金天興元年(1232)蒙古軍隊圍攻金朝南京(今河南開封)時,用牛皮洞子(即轒輼車,以生牛皮制成的形似小屋的一種攻城器具)掩護士兵到城下掘龕和攻城。守軍曾以鐵繩懸震天雷(內裝火藥的鐵罐)垂于城下,爆破牛皮洞,殺傷攻城的軍隊。1453年,土耳其人奪取君士坦丁堡時曾采用坑道爆破法炸毀了堅固的城墻。1552年俄國人圍攻喀山,中國明崇禎十五年(1642)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圍攻開封時,都曾采用過這種爆破方法。崇禎十六年焦勖編纂的《火攻挈要·鰲翻說略》,就是這一時期運用坑道爆破的經驗總結。直到19世紀中葉,黑火藥在世界上仍是用于軍事爆破的唯一炸藥。
根據信息論的觀點,根據以往類似工程經驗和投入工程水下鉆爆機械設備力量綜合考 慮,對水下爆破選用鉆孔爆破法施工。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
爆破設計→錨定鉆孔作業平臺→移機就位→確定孔深→套管護孔→鉆孔→成孔沖洗→
測量驗孔→裝藥→連線→平臺撤離→起爆信號→起爆、震動監測→爆破效果檢查→解除警戒
施工中的幾項主要技術措施分述如下: 鉆孔作業平臺設計
制作浮箱式簡易起升鉆爆作業平臺船(16 m×6 m)。作業平臺采用鋼體浮箱結構,兩浮 箱間距 5 m。浮箱內徑 Φ1 100 mm,單長 12 m,扣除浮箱、平臺鋼結構自重,浮力約為
15t。通過槽鋼、工字鋼將兩浮箱焊接為承載鉆機及附屬設備的船體[2]。潛孔鉆鉆機由腳手 架鋼管鉸接固定在平臺上,組成鉆機作業平臺。浮箱兩側各向外伸出 0.5 m,另外焊接兩個 小平臺,可供 4 臺 KQ-100 型潛孔鉆機工作之用。為加快鉆機就位速度,鉆機平臺可沿槽鋼 軌道滑動移位(圖 1)。
測量定位后,采用 8 只鐵錨及 100 m以上的錨繩,由機動小駁船牽引到達爆破區域后,
依靠船上人工收縮錨繩配合準確就位。
利用 5t手拉葫蘆人工控制將 4 根立柱(Φ240mm)沉入河底,使鉆孔平臺升起基本脫離 水面,此時整個鉆孔平臺上的荷載完全支承在 4 根鋼管立柱上。鉆孔施工時,不會受到波浪 起伏的影響,保證成孔質量。鉆孔平臺移位時,先收回立柱,使鉆孔平臺浮在水面上,此時 通過拉動錨繩將平臺移到下一鉆孔位置施工(圖 2)。
鉆孔設備及爆破器材的選擇
(1)鉆孔設備的選型
由于水下鉆孔爆破,加之水面上的限制,選用 KQ-100 潛孔鉆機鉆孔,孔徑 Φ90 mm。
(2)鉆孔附屬機構
水下爆破條件采用垂直鉆孔作業。鉆孔機具選用 KQ -100 型潛孔鉆,,藥卷為 Φ70 mm, 炸藥選用抗水性能良好的乳化炸藥。為保證鉆孔后的裝藥和清孔,在鉆孔之前,先將 1 根下 端帶有環形(鉆徑 Φ117 mm)的中空套管鉆透覆蓋層(淤泥層),并鉆入基巖一定深度,然后 在套管中下鉆桿,在基巖中進行鉆孔。為確保開挖達到設計深度,鉆孔應有一定的超鉆深度, 超鉆深度取 1. 0~1.5 m,即實際鉆孔深度為 1.5 m~4.5 m。
(3)爆破器材的品種選取。
選用具有防水性能良好的乳化炸藥,裝入 Φ80mmPVC 管中。非電雷管用“雙高”雷管。 起爆網絡采用孔內高段位、孔外低段位毫秒微差復式起爆網絡,以確保傳爆的準確性。為確 保安全,用粗砂將炮孔堵滿,防止沖炮。在每只爆孔孔口用砂袋封口覆蓋,砂袋系一浮球露 出水面,其作用:①作為爆破孔位標記,便于集中裝藥;②裝藥后便于連接導爆管腳線沒, 形成起爆網絡。
(4)導爆管的放置。 在水中放置浮胎,使其固定地飄浮在水面上,將“每船同排”的導爆管按綁在一只輪胎上,
按照“從后到前的順序”將輪胎上的導爆管用“同段”非電雷管連接起來,為了不使傳爆雷管將 其他導爆管炸斷造成拒爆現象,連接時應將雷管置于浮胎上面,并用泡沫盒包住扎緊,不能 浮在水面隨波漂移[3]。
爆破區域的劃分
爆破的分區是根據施工工藝和安全的角度等進行考慮的,共分五個大區,每個大區又從
左至右均分為四個小區,共計 20 個爆區。 布孔方式和孔網參數[4] 水下炮孔布置原則上越簡單越好。介于本工程水下爆破為中深孔開挖,采用矩形鉆孔排 列方式,由于孔深相差較大,故不同的部位孔網參數也相應發生改變,即孔距 1.5 m~3.0 m, 排距 1.0 m~2.5 m,最小抵抗線為 1.0 m~3.0 m。
裝藥量計算 炸藥單耗采用廣泛使用的瑞典設計方法
q ? q1 ? q2 ? q3 ? q4
式中,q1—基本炸藥單耗,是一般陸地梯段爆破的 2 倍;q2—爆區上方水壓增量,q2=0.01h2; h2—水深,m;q3—爆區上方覆蓋層增量,q3=0.02 h3;h3—覆蓋層(淤泥或土、砂)厚度, m;q4—巖石膨脹量,q4=0.03 h;h—梯段高度,m。
為計算炸藥單耗,以炮孔直徑 φ90 mm,孔深 3.0 m,水深 5 m,垂直孔,藥卷直徑 φ70
mm 為例計算。
一般的梯段爆破炸藥單耗為 0.45 kg/m3,則
q1=0.9+0.1=1.0 kg/m3,則
q=1.0+0.01×5+0.02×1+0.03×3=1.16 kg/m3
輔助眼的裝藥量為 4 kg,裝藥長度為 2 m。
起爆網絡設計
采用電雷管起爆法起爆。即用導爆管并串聯網絡,采用 1 段非電雷管將各個炮孔內雷管 連接起來,為確保每個孔的準爆,每孔裝 4 發非電雷管,實現交叉復式爆破網絡,見圖 4。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爆破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是:進一步研究炸藥的爆轟機理和介質破壞機理,炸藥對各類結構物的爆炸作用,以不斷提高爆破效果;根據工程條件,研究建立各種數學模型,運用電子計算機計算爆破參數,逐步實現優化方案設計。研究實施爆破中提高炸藥能量的有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減弱其危害作用。研究將微電子技術用于爆破技術,滿足適時和延期爆破的要求,以獲取最佳效果。在軍事爆破方面,針對現代戰爭的特點,將著重研究野戰條件下實施快速爆破作業的各種方法,建立相應的爆破器材系列;研究核爆破在工程保障中的應用。
3. 水下爆破安全校核
水下爆破所產生的危害表現為爆破地震效應、水中沖擊波效應、空氣沖擊波效應和水面 波浪效應[5]。個別飛石和空氣沖擊波的安全校核計算如下。
一般爆破飛石安全距離計算
R=20n2W,m
式中,n—爆破作用指數;w—最小抵抗線,m;R—飛石距離,m。該工程n=0.75,W=3.0,
則 R=33.75 m。爆區離 2#機組閘門的最近距離為 27 m,因是水下爆破,考慮到水的因素, 飛石不會對此有影響。
爆破振動速度計算
V=K(Q1/3/R)α,cm/s 式中,V—介質質點振動速度,cm/s;Q—裝藥量(齊發爆破的總藥量;毫秒微差爆破或秒差 爆破時取最大一段裝藥量),kg;R—爆源至被保護物的距離,m;K—與介質性質、爆破方 式等因素有關的系數;α—與傳播途徑和地質地形等因素有關的指數。經計算所得:Q=50 kg; 根據相關工程類比取 K=25.3;α=1.5,爆破震動在距爆區 30 m 處的振速為 1.08 cm/s。滿足
《爆破安全規程》要求。 水中沖擊波涌浪
由于離閘門 5 m 的半徑范圍需構筑一安全防護簾,用數個直徑為 75 mm 的鋼管,間距為 1 m 在此范圍內均勻固定在基巖上,再用荊芭和草簾從下到上固定在所形成的鋼管上,以 此保護閘門。對其它需要保護的也采取相關的措施。
4. 爆破效果
爆破后,巖石破碎塊度理想,水下清渣順利;經檢驗,對閘門及周圍建筑物無影響。
參考文獻
[1] 劉殿中,楊仕春.工程爆破實用手冊(第 2 版)[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50-63.
[2] 王延武,劉清泉,楊永琦等.地面與地下工程控制爆破[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0:30-46.
[3] 汪旭光,于亞倫,劉殿中.爆破安全規程實施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1-89.
[4] 胡國忠,王宏圖,劉菊梅.結構物拆除爆破的安全分析及防護方法[J].爆破器材 2005:34-32.
[5] 王德勝,龔敏.露天礦山臺階中深孔爆破開采技術[M].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44-65.
[6] 汪旭光,于亞倫,劉殿中等. 爆破安全規程實施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9-74.
建筑工程師論文發表須知:《商品混凝土》雜志目前為月刊,彩色4封,大16開。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是國內首家商品混凝土專業期刊,主要報道國內外商品混凝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生產管理及施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