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現有地下建筑結構教學方法單一,單純線下課堂無法滿足當今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教學的需求,需要與線上教學相結合,優勢互補,取長補短。本文以地下建筑結構課程為例,詳細敘述了線上和線下授課過程,創建互聯網VR技術應用下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互動、問題驅動、能力為主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精心設計課上教學步驟與課外知識拓展。
關鍵詞:線上線下;問題驅動;校友邦
地下建筑結構是一門綜合性、理論性、實踐性均很強的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專業課。并且它是隨著地下施工技術更新發展不斷前進變化的。傳統地下建筑結構線下教學采用填鴨式方式,學生過多地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傳授,側重于對已學知識的運用、已教方法的使用,忽視了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有許多新知識、新方法的掌握和運用。現有地下建筑結構教學方法單一,單純線下課堂無法滿足當今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教學的需求,需要與線上教學相結合,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領域的日漸成熟,互聯網發展異常迅猛。“互聯網+教育”模式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整個教育領域,中國大學慕課學習資源和超星學習通等在線學習平臺給線上教學提供了必要條件。如何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是個需要研究的問題。本文以地下建筑結構課程為例,詳細敘述了線上和線下授課過程,創建互聯網VR技術應用下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互動、問題驅動、能力為主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精心設計課上教學步驟與課外知識拓展。
1、課前自主學習
與翻轉課堂相結合,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使學生深度參與,學生之間組建團隊。精選典型基坑支護案例和隧道結構案例等,課前利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完成自主學習。采用“校友邦”網絡教學平臺輔助對課堂學習任務實施。“校友邦”可以提供收發作業、考勤、智能分組、在線討論、教學評價等完善的功能。借助“校友邦”教學平臺讓在線課堂能夠順利、有效地實施,并從學生學習態度、創新創業能力、學習效果等方面對教學效果進行定量評價。
2、課堂教學
通過問題導向,鼓勵和支持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探索,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利用土體地下建筑結構和巖石地下建筑結構工程實際問題,引發學生興趣。
課堂上教師以多媒體課件教學,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答辯,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共同進步。教師引導學生將多方面獲取的信息整合成有效、系統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搜尋問題解決策略。播放施工現場的影音、影像或模擬施工過程的動畫等,使教學過程更直觀、更容易理解,根據章節在原有視頻和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將虛擬現實技術(VR)引入教學。VR可以將所講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在網上觀察到三維動態模擬,并可以進行實時的交互操作,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使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以提高學生線下課后學習的積極性。
3、課后知識拓展與學習成果展示
授課教師在課后隨時利用網絡更新教學內容,提供更多的學科發展的新信息。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補充和更新。
利用校友邦實踐教學平臺,明確每一周的學習目標,發布對應的學習任務,通過對學生學習任務完成度的量化考核實現過程監控,明確任務完成的時間節點和量化考核評分標準。學生按照時間要求上傳自己的設計方案計算書、PPT、軟件設計成果,教師在線批閱。學生能及時收到批閱反饋,便于及時修改和查缺補漏。執行嚴格的時間進度表,學生界面能提供清晰明確的任務內容、時間段要求,并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提示和指導。
4、結語
本文中課堂教學實現了多媒體,跨地域的開放式教學,利用網絡環境實現了不同地域學生的教學環節上的遠程學習。多角度的開放式考核,從設計方案計算書,PPT,到軟件設計成果,全方位考核學生學習效果。多維度開放式學習資源共享。對傳統課堂是一個延伸和補充,學生可以在線共享各種文獻,施工視頻,音頻講座和3D動畫。學生根據線上任務清單課前預習,課堂上老師與學生有針對性的討論設計方案,使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滿足學生個性化要求。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
參考文獻:
[1] 朱合華.地下建筑結構(第2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李惠.《地下建筑結構》課程教學改革模式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5):161-162.
[3]丁克偉,汪東林.《地下建筑結構》課程特點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東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4(S2):52-54.
[4]袁杰, 趙倩怡,童華煒,宋金良.基于VR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改革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99-101.
推薦閱讀: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問題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