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通過對金色嘉園屋頂平臺綠化工程的實例介紹,具體從施工做法展開論述。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并從屋頂綠化施工中苗木的選擇及景觀效果、成本、施工實施條件等方面對屋頂綠化工程進行研究。
關鍵詞:屋頂綠化;施工
Abstract: based on the golden jre roof greening engineering example to describe the platform, concrete construction discussed from practice. Pertinently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rom the roof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seedling landscape effect, cost, construction practice condition of roof green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Keywords: roof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工程概況
金色嘉園總用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8萬平方米,為三幢點式高層建筑,下面三層為商場,主體建筑呈“品”字形,中間設置有屋頂花園面積約8500m2。屋頂花園建于樓體之間的空余場地,屋頂花園建在距離地面15m高的平臺板之上,與一般地面綠化相比明顯具有“空中花園”的特征。
二、屋頂綠化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充分利用現有建筑空間,結合小區居民休閑活動的需求,以突出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為原則,利用豐富的植物色彩來渲染建筑環境,豐富建筑整體景觀,植物配置以復層結構為主,高低錯落,建立均衡與和諧的綠化體系,為小區居民提供可以長期使用、維護成本低廉的休閑活動空間。因平臺板上遍布結構變形縫,受其影響不適宜做微地形,只能采用砌筑種植池的綠化方式。
三、屋頂綠化施工方法
1、屋頂平臺變形縫的處理:因建筑物屋頂為一個8500m2左右建筑規模的整體結構,其間遍布雙方向的變形縫,故種植池遇變形縫處斷開,以避免變形縫不規則變形對種植池結構及防水的破壞,花壇等沿其走向砌筑,并結合變形縫做園路。
2、種植池砌筑的具體做法:按結構設計方的要求,種植池砌筑高度為60cm,種植土平均厚度為45cm。平臺板低于變形縫及道路15cm,池底墊層漿鋪黏土空心磚(厚度15cm,保證池底高于路面,向外順利排水)。池內立面及底面抹水泥砂漿找平層。在找平層上做剛性防水層、鋪排水板,鋪兩層無紡布做濾水層。
3、給水及電管埋設:在墊層中預埋給水管、電管,遇有變形縫處下返到平臺板底面;過變形縫后再返回墊層中,在管線穿平臺板處加強防水處理,防止從此處漏水。根據種植池的面積安裝給水點,滿足苗木澆灌用水并為微噴做好準備,并在池內沿園路走向設置路燈照明,滿足業主夜間休閑活動的需要。
4、種植池的排水:池底找平層按3‰坡度向路面找坡,墻體處每間隔5m預留φ50mm排水管并在內側放置陶粒袋,墻體外側預留10cm寬、5cm深的排水明溝,過道路處預埋φ80mm鋼管引至排水井。池內多余的水分經過濾水層及排水板的過濾,通過排水管排到池外,既解決了排水的高差問題,又防止排水污染環境。
5、隔根層的設置:平臺結構頂板厚25cm,在其上面做剛性防水層,防水層上面做8cm厚的混凝土保護層,再加上種植池庚15cm厚的墊層,又因種植的苗木以花灌木為主,其根系又以須根為主,認為苗木根系的生長對原結構頂板防水層的破壞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在此項屋頂綠化的施工過程中未設置隔根層。
6、種植土的改良:為降低工程造價,選用自然土壤為種植基質。將取自地表的自然土壤通過晾嗮進行初步的消毒處理,并取苗圃中的熟土、草炭與之摻拌。以3:4:3的比例,將自然土壤、草炭、熟土摻拌均勻,對土質進行改良,并拌入五氯硝基苯,對改良后的種植土進行二次消毒處理。為增加種植土的肥力,在填入種植池之前,在種植土中均勻摻拌膨化雞糞。將種植土填入種植池,用大地滾碾壓密實、平整,回填高度至低于池頂面5cm。
7、苗木種植:苗木種植前按種植圖放線,并嚴格按圖施工,保證苗木種植的規整,特別是在不同苗木的分界處做到界限清楚,保證種植效果。在苗木選用和采購時,對苗木的規格、長勢、病蟲害等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保證苗木質量符合圖紙的設計要求。為保證苗木的成活率,要求所有的苗木均帶土坨,在裝卸和種植過程中做到不散坨。保證苗木根系的種植深度,并在種植后人工踩踏密實。
四、分析與探討
1、屋頂花園的前景展望:伴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僅有地面綠化已遠遠不能滿足需要,這就要求大力加強立體及空間的綠化力度,使之成為城市綠化景觀的新亮點。
2、實施的條件:隨著屋頂綠化規范的實施,屋面荷載的限制是屋頂綠化實施的制約因素,已有的屋面不一定能滿足屋頂綠化的荷載要求,但如僅做簡單的覆蓋式綠化,又會千篇一律。建議政府頒布強制性法規,新建工程在結構設計時就考慮花園式屋頂綠化的荷載要求,這樣既豐富了城市綠化景觀建設,又能為市民營造更多更好的休閑娛樂空間。
3、苗木選擇的豐富:在屋頂綠化的施工過程中,因成活及生長空間的原因,選種了極少數的一、兩種喬木,使得屋頂花園的苗木景觀構成及層次感相對單一,如何在今后的屋頂花園項目中豐富苗木的品種及色彩,值得認真總結研究。
4、加強立體及空間景觀:受種植土厚度的限制,已完成的屋頂綠化因缺少喬木造成層次感單一,雖然通過在種植池內建花架以及在行人機動車出口處種植藤本植物進行立體綠化,但建筑物外立面未做綠化處理。如何加強立面綠化,充分利用空間,形成平面及空間的整體景觀效果,是在今后的設計、施工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
5、景觀效果與成本的矛盾:屋頂花園的建造材料、施工工藝、生存條件等因素造成其成本相對較高,其建設的宗旨是建精品工程,突出景觀效果。但其施工條件及生存條件造成施工成本和后期養護成本均遠高于一般的地面綠化。如何通過研發新型材料、改進工藝流程達到既突出景觀效益又節約降低成本的協調統一,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
參考文獻
[1]胡連榮. 屋頂花園 都市綠洲[J]. 知識就是力量. 2001(12)
[2]張鵬. 屋頂綠化問題初探[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9(30)
[3]張國勛,張建榮,王志強. 種植屋面工程的設計與施工[J]. 建筑技術.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