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是中標后施工管理的計劃安排和監理工程師監督的依據之一,一定要科學合理、切實可行。施工組織設計主要包括:項目經理部人員機構組成、工程施工方案、工地平面布置、工期進度安排、勞力和設備調配、質量保證措施、安全生產措施、后勤供應措施等。工程施工方案是其中的關鍵,直接影響到預算標價及投標的成敗,投標單位要根據現場考察情況,初定幾套方案進行測算、比較。以確定合理、經濟的方案。工期安排至少要比業主限定時間提前10天,以取得標書評審中工期提前獎勵得分。
關鍵詞:工程施工,建筑技術,建筑師職稱論文
合理標是工程招投標常用的最基本形式,現階段黃河下游基建工程施工招標大部分采用這種形式。所謂合理標就是業主根據工程設計預算,制定出工程招標“標底”,投標單位的投標最終報價與業主的標底相比較,誤差在業主限定的合理范圍之內的投標單位,才有資格中標。投標單位的投標最終報價與標底的誤差在限定的范圍內(一般為-20%~+10%)者,稱之為“入圍”。確定候選中標單位資格后,業主將組織人員全面評審入圍單位的投標書,計算出投標單位的整體得分。相反投標單位的最終報價不在限定范圍之內者,稱之為“飛標”,此類投標單位已無資格中標。合理標的最優報價一般是稍低于業主的標底(-5%~-8%)的報價,可能是一個范圍,也可能是一個確定的數。所以,投標單位要以正確的預算為基礎,認真分析研究業主標底的可能范圍,計算出投標最優報價即為投標最終報價。
1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及項目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業認真分析自身的特點.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采取科學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質。隨著社會發展,工業、民用建筑也在同步發展,如何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建筑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就建筑業中的關鍵施工技術和管理的創新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2建筑工程的基礎施工
2.1基礎施工
基礎施工是建設工程的第一施工程序,因此,必須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為施工建立的必備條件,主要是通水、通電、通路及平整場地,簡稱“三通一平”。
2.2基槽開挖
在天然含水量較多的土層中開挖基槽,要特別注意施工安全,若有危險時,應加臨時支撐,以防塌方。在房位及軸線均已確定的條件下,按設計基槽寬度與放坡要求撒放挖槽灰線,槽邊放坡要視地基土性質,基礎埋深和地下水位高低而定。基槽開挖后。應經常檢查基槽的土質情況,基槽邊坡的狀態是否有塌方的因素。當基槽挖到設計深度時。必須通知質檢、設計等有工單位進行基槽檢驗,驗槽時。應詳細觀察土層的土質情況。若基槽土層發現有異常現象和松軟土質,為檢查土質變化情況,用鋼釬作標記,釬探時應做好記錄和繪制好平面位置圖,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當基槽挖到設計深度時,基底老土層不得擾動和松浮土回填,做好刷幫清底工作,并注意基底平整,如發現基底土層局部有異常現象,如空洞、軟松土等,必須妥善處理,方可繼續施工。
2.3基礎砌筑
基槽驗收后.即可按基礎的結構形式進行基礎砌筑。在一般房屋建設中.采用條形基礎的較多。墊層一般選用三合土或CIO混凝土,基礎選用磚及毛石等砌筑材料,條形基礎的施工過程是:做墊層,分層砌筑大放腳,及基礎墻體鋪設防潮層等;一般柱下鋼筋混凝土單獨基礎的施工工序是:澆筑素混凝土墊層、扎基礎鋼
筋、立模板、澆筑混凝土、養護、拆模等。
3抗震設防區域的構造柱與圈梁的施工
在抗震設防區域,磚混結構都要沒置圈梁和構造柱,它們和墻體結合成一幢房屋的整體。
(1)對構造柱,應先把鋼筋綁好后.清理柱子根部的落地灰等雜物,并用水沖刷干凈,然后支撐構造柱兩側的模板。模板要支牢夾緊,用支撐法或螺栓拉結法使之牢固。主要防澆灌混凝土時脹模及漏漿。
(2)對圈梁,可先綁鋼筋后支模板,也可先支模板后綁鋼筋。因為模板只有側模,以那個工種有空那個工種可先上。側模立在橫擔上,待鋼筋完成后把模板上口卡住。保持模板的斷面尺寸。模板也要防止脹模和漏漿。
(3)檢查鋼筋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主要內容是檢查構造柱鋼筋直徑.箍筋直徑和間距。檢查圈梁斷面尺寸、主筋直徑和箍筋間距。以及鋼筋長,搭接長度是否足夠,墊塊是否墊好,保護層是否符合要求。
(4)澆灌混凝土。要求先澆灌構造柱,在全部構造柱澆灌完
畢后才可進行圈梁等處澆混凝土。混凝土要控制坍落度,預防漏漿;另外由于構件較小。振搗時要適當,不要過振。澆灌混凝土時,應分構件、分強度等級、分樓層做好混凝土強度檢測用的試塊。試塊制作后。待試模中混凝土表面干燥后,在其上用墨筆寫出強度,部位和澆搗日期,再送板面進行同條件養護。
(5)現場養護。混凝土的養護要根據水泥品種和氣候情況不同。采用不同的養護時間,一般應在澆筑完畢后的12h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澆水.養護時問一般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的或有抗滲要求的不得少于14d。
(6)拆模。構造柱和圈梁,由于都在砌體中、因此澆灌后2~3d就可以拆除側模板。除非圈梁中有代替過梁的部位,需等到該處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后,才能拆去底模板。
4各分項工程預防措施
4.1鋼筋工程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后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鉤或彎曲:
①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后,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_5d,對斜彎鉤為4.9d。
②彎起鋼筋。中問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
④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4.2模板工程
(1)模板構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桿件問的變形不同而導致混凝土裂縫。
(2)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夠的剛度,防止施工荷載(特別是動荷載)作用下,模板變形過大造成開裂。
(3)合理掌握拆模時間,拆模時間不能過早,應保證早齡期混凝土不損壞或開裂。但也不能太晚,盡可能不要錯過混凝土水化熱峰值。
(4)在保證合理工期的時候,采用3套模板。這是因為樓板裂縫主要是在初期混凝土強度很低時,受力后產生,而用3套模板后,保證了施工荷載不是由其單獨承受,而是4層樓板同時在承擔,有效地減少了樓板的壓力。這是某房地產經過多年摸索后,一項很好的措施,以該房地產某樓盤為例,6萬m:的住宅,在主體結構完成一年后,僅發現有一個房間出現裂縫,總共只有3條。
4.3混凝土工程
在混凝土澆筑前,應檢查模板的標高、位置、尺寸、強度和剛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鋼筋和預埋件的位置、數量和保護層厚度,并將檢查結果填入隱蔽工程記錄表;清除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的油污;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應堵嚴;對木模板清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混凝土的澆筑,應由低處往高處分層澆筑。每層的厚度應根據搗實、結構的配筋情況等因素確定。混凝土澆筑時應防止離析顯現,振搗應均勻、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