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1.自行車坡道的問題
建設部《加強公共場所和新建居住區自行車存車設施建設》要求新建居住區的自行車存車設施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時投入使用。為了減少自行車停車占用地面的綠化面積,設計人員通常將自行車庫設置于地下,這就涉及到自行車坡道的設計和使用問題。根據《建筑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DGJ08-7-2006-4.5的規定,自行車坡道的出入口凈寬不宜小于2.0M,多層停車庫或地下停車庫在人行臺階旁應設置供非機動車推行的斜坡,坡度宜在20%以下,斜坡的寬度不應小于30.0CM,當人車共用斜坡時,斜坡坡度宜在15%以下。在實際的設計中,由于有些地下室埋設較深及室外用地緊張,通往地下車庫的自行車坡道通常會轉彎,有些設計人員由于經驗不足,又或者是一時的疏忽大意,會將有轉彎的自行車坡道的推行坡道設置在兩邊,而將人行臺階設置在中間(如圖A節點),那么在轉彎的內側由于轉彎半徑太小,轉彎就很困難,如果是普通自行車還可以人力搬動下,現在很多是電動自行車,比較重,搬動困難,就會出現不容易轉彎的現象,坡道使用起來極為不便。久而久之,在轉彎的地方,墻面會被擦撞出無數缺痕,這一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時有發生;如果換個方式將自行車的推行坡道設置于坡道的中間,而將人行坡道設置于坡道的兩邊(如圖B節點),這樣的設置增大了自行車的轉彎半徑,自行車在這里就可以順利的轉彎,看似簡單的改變,卻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同時還能更好地保護建筑物的轉角部位。
2.空調室外機的設計與安裝
根據《住宅設計標準》DGJ08-20-2007-7.5的規定,當無中央空調時,每套住宅的居住空間均應考慮安裝空調機的措施,并統一設置機座板。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樓盤在業主入住后卻發現設計預留的空調室外機位置不當或者室外機位置設計過小,導致住戶無法在設計的位置安裝空調室外機(如圖C節點);有的是安裝在衛生間的窗戶外面,由于衛生間的窗戶過小,空調室外機無法放于室外機板上,且安裝極為困難(如圖D節點),并且該空調位置不好,在室內,空調剛好在床頭的上方,其產生的氣流容易讓人產生不適;還有的窗戶直接設置于墻的盡端,由于臥室的空調通常采用掛式機,空調孔的位置通常在離室內地面2300 mm左右的高度,而這個位置通常還是玻璃窗,無法預留空調孔,如果再往上,便是要穿梁了,就算勉強穿了,也無法正常使用,因孔的位置過高,空調室內機的冷凝水無法靠重力流出,最后只有重新修改窗戶(如圖E節點),如果在設計時能稍微留意,在窗墻交接的地方,留出150 mm的墻垛(如圖F節點),空調穿孔的問題就順利解決了。在實際的案例中,很多實在不便于安裝的,有的業主就通過在高處通過吊籃安裝空調室外機,這會給以后空調室外機的拆洗維修帶來極大的不便,于是就有人通過將空調支架固定在外墻上來安裝空調室外機,這樣的處理方式既然影響建筑外立面的美觀,同時也會因支架的銹蝕問題給外墻留下污垢以及安全隱患。因此要求建筑師在設計非集中空調的居住建筑時,必須考慮合理的空調室外機位置,達到其既能保證正常有效的使用,又符合建筑布局,同時還能滿足建筑立面美觀的要求。
普通的家用空調常采用壁掛機和柜機(對于部分全裝修高檔住宅使用的小型戶式中央空調,考慮目前應用范圍較小,在此不做分類),從戶型使用情況看,掛機一般用于室內使用面積在20平方米以內的房間,如臥室、小面積客廳等,功率一般在2匹以內,則其室外機凈尺寸一般最大為850mm(長)×350mm(寬)×600mm(高),考慮空調外機安裝時上部和四周各留出100mm的凈距(冷媒管接入方向需150mm,當空調板中有屋面雨水立管或陽臺雨水立管穿過時,擱板長度應加大150mm,或加大空調板深度l50mm,則可以推算出空調外機安裝位置凈尺寸應為1100mm(長)×550mm(寬)×700~800mm(高);柜機一般用于面積為20-4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如大客廳(連餐廳)等,功率一般在3匹以內,則室外機凈尺寸一般為950mm(長)×350mm(寬)×850mm(高),空調外機安裝位置凈尺寸應為1200mm(長)×600mm(寬)x1100mm(高)。在設計的過程中,考慮部分住戶有改善的要求,因此筆者建議在條件許可時盡量留出適當的余量,以免給住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浪費。
除了以上關于空調外機安裝位置的尺寸和位置要求外,還應在設計中注意以下幾個相關問題:
A、 對于沒有設置集中中央空調的戶型來說,均應設置分體式空調;對于客廳和餐廳連通的住宅戶型,當南北進深較大或者客廳和餐廳的面積之和超過30㎡時,宜考慮分別設置空調,這就要考慮增加一個空調室外機位。
B、空調室外機盡量不要放到陽臺,一是室內開機的時候,陽臺會由于熱氣襲人而沒法站人;二是對家里有小孩子的住戶來說比較危險;還有就是業主通常會私自改造,在陽臺外邊做個三角支架放外機,給日后的安全帶來隱患。如果空調外機一定要設置于外陽臺端部時,應盡量與陽臺范圍設置明確的欄桿分隔,不但有利美觀,而且按面積計算規則的規定,此室外機擱置處可不計入建筑面積,以免使業主對計入建筑面積的范圍產生歧義。空調室外機擱置板應盡量靠近可開啟門窗或陽臺,以方便安裝操作。
C、有的在兩戶之間分隔墻處設置空調外機板,讓兩戶共用,需要疊加放置室外機時,先安裝的就放于外機板上,后裝的就要裝支架,這樣做一是不安全,二是容易引起鄰里間不必要的糾紛,都認為對方占了自己的室外機位。還有室外機位的通風百頁(或穿孔板)的有效通風率應≥75%,保證每小時的通風量不小于1500m3。
以上是關于空調外機位的設計和安裝方面要注意的事項,就目前來看,規范雖然要求設計室外機位置,但是并沒有具體的一些規定,在現實的工程中,這類問題又比較突出,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認識,在此提出,希望能給設計同行做一個參考。
3.廚房和衛生間
根據《住宅設計標準》DGJ08-20-2007-4.4,4.5條的規定使用面積小套廚房面積不應小于4㎡,中套廚房不應小于5㎡,大套不應小于5.5㎡。每戶廚房的操作臺凈長度不小于2.1m,單排布置時廚房凈寬不小于1.5m,雙排布置時,廚房凈寬不應小于2.1m。對于用戶來說,這個標準偏小,在廚房內洗、切、配、炒、儲等,其不但最小活動尺寸要滿足要求,還要有一定的舒適度。現在雙職工家庭較多,廚房更要追求自動化,與烹飪、備餐、洗潔、儲藏等有關的電氣化廚具、設備集中在廚房,應充分考慮微波爐、電飯煲、洗碗機、電烤箱、電冰箱等在廚房的布置,以免廚房顯得非常擁擠。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廚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在房型設計時通常將廚房設計的十分緊湊,以至以后想變大都很困難,如果能按單排布置時廚房凈寬不小于1.5m,雙排布置時,廚房凈寬不應小于2.1m的原則,適當的增加操作臺的長度,同時增加廚房的面積,就顯得比較舒適了。廚房應盡可能靠近住戶人口或鄰近樓梯和交通的部位,便于食品、菜蔬及垃圾的進出,廚房與餐廳應有便捷的聯系,與起居室共同組成室內的公共活動區。
衛生間是一個私密性較高的地方,衛生間的門不宜正對入戶門或直接開向起居室、餐廳,衛生間最好是能夠和廚房相鄰,便于管線的集中、熱水使用的便利,熱水器通常放廚房,每戶一般只裝一個熱水器,如果衛生間和廚房不相鄰,在衛生間使用熱水時通常需要放掉較多的冷水才有熱水流出,這樣就浪費了水和燃氣等資源。目前衛生間功能分離的比較多,住戶希望將洗臉和洗衣機與大小便器分開,尤其是在早上起床高峰期,就更顯示出了分開的必要性。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可以在外面設置一個前室,將洗臉盆和洗衣機設置于前室,這樣避免了使用的不便,有效的防止了洗衣機的銹蝕,還提高了衛生間的使用效率。
4.儲藏空間
《住宅設計標準》DGJ08-20-2007-4.6中規定小套,中套住宅應該有壁櫥,凈深不宜小于0.6m,凈寬不宜小于0.8m。大套住宅應有儲藏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5㎡。可是現實情況怎么樣呢,在設計時,建筑圖紙都設計有儲藏空間,但是往往位置不合理,不能夠切實的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中小戶型的壁櫥設計相對容易些,通常會放在入戶門處或衛生間干濕分離的外部,還有的將壁櫥設置在角落里;但是對于大套來說就需要一個儲藏室,由于戶型比較緊湊,很難把儲藏室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上去,設計人員往往會考慮業主裝修會根據自己的意思來調整儲藏空間的位置,儲藏室通常都設計成半磚墻,于是就有了在裝修時許多業主敲掉儲藏室,另行用板材做一個儲藏空間,或對現有的儲藏室進行改造。這樣不但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產生了許多建筑垃圾。這樣的矛盾怎么形成的呢,許多是因為我們設計人員為了使戶型緊湊,各個使用空間盡量大,忽視了儲藏空間的功能,于是就隨意找個地方放置儲藏空間,這樣做雖然能夠符合設計規范,又能通過審圖,但是不具備合理的使用性。筆者在此提出,希望能引起建筑設計同行對儲藏空間的重視。
結束語:
本文根據當前一些住宅項目的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做了點簡單的剖析,從使用者的角度去發現問題,提出了一些更為人性化的做法,論述了在自行車坡道、空調室外機位、廚房、衛生間以及儲藏空間的存在的一些細節問題以及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上是個人在工作過程中的一點心得體會,希望能和大家一同學習,探討,共同進步。
參考資料:
建設部:《加強公共場所和新建居住區自行車存車設施建設》
《建筑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DGJ08-7-2006
《住宅設計標準》DGJ08-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