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蘇州博物館在建設的過程中就引入了上述裝飾紋樣設計理念,在館庁內部構架、展臺等上鑲嵌吉祥紋樣,讓建筑館與文物相得益彰,體現文化知識的沉淀,給人一種悠揚、優雅的感受。該館建設中將裝飾紋樣應用到了許多方面,使建筑整體與蘇州文化特征緊密融合在一起,提升了建筑館的傳統文化氣息,讓人們在視覺上了解傳統文化魅力,加深對文化的感知。
1裝飾紋樣設計的傳承與發展
在傳統建筑中人們常在門窗、梁柱、檐口、房檐等位置雕刻人物、花鳥、山水等,通過裝飾紋樣的繪制消除建筑的單調性,提升建筑的美觀效果。上述裝飾紋樣多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或神話故事,或歷史人物,或寓意吉祥,或期盼平安,內容形式非常豐富,表現效果各不相同。上述不同風格、特色的裝飾紋樣賦予了建筑生命力,讓死板的建筑靈動起來,從本質上豐富了現代化建筑的精神文化體系,對建筑表現力的改善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代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上述裝飾紋樣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傳承運用?,F代設計中通過對傳統結構的分析對建筑中的紋樣進行選取,將建筑藝術通過紋樣進行展現。隨著裝飾紋樣設計內容的不斷豐富和人們對紋樣認識的不斷深入,當前紋樣的類型已經逐漸分為植物紋、幾何紋、冰裂紋等幾大類。
2雕刻藝術設計的傳承與發展
雕刻藝術設計通過對建筑材料進行加工,有效改善了建筑的整體風格,給人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國建筑雕刻藝術歷史淵源流長,雕刻內容涵蓋面非常廣,有效滿足了人們對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審美需求。傳統建筑裝飾雕刻藝術設計主要分為木雕、石雕、磚雕三種。木雕主要是對建筑結構中的柱、椽、梁等木質結構進行圖案雕刻,通過不同手法、技術等將紋路、文字、圖案等展現在木質結構上,形成一種古樸靈秀的淡雅之美,增添雅舍雅風,有效改善了建筑結構的感染力。石雕主要是在臺階、石碑、石獅等石頭結構上的雕刻,常通過鉆、鑿、刻、磨等處理手法完成,將圖案展現在石頭結構上,形成一種獨特的建筑藝術表現形式。磚雕是在磚結構基礎上刻制圖案、花紋等,以磚為畫板對生活進行標繪,展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現代建筑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人們已經將雕刻技術非常好地融入到了現代建筑,尤其是石雕和磚雕技術。設計人員常在特色民居、園林景點等場所進行雕刻技術應用,有效改善了上述建筑的展現效果,提升了建筑結構的藝術性。除此之外,在雕刻藝術設計應用到現代建筑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還在上述基礎上形成了鋼結構雕刻、水泥雕刻技術等。設計人員依照現代化建筑內容需求,將雕刻技術與現代化建筑元素緊密融合,從根本上改善了現代建筑的表現效果。當前民居建設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常選取木雕藝術作為主要裝飾結構,增添了居室的藝術氣息。這種雕刻裝飾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提升了現代建筑藝術特征的展現效果,在原有基礎上推陳出新,為建筑藝術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
建筑工程論壇推薦:《建筑工人》創刊于1980年,曾多次獲得北京市和華北地區優秀期刊稱號,在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中榮獲二等獎。本刊擁有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隊伍和高質量的審稿隊伍,并建立了一套完美的質量控制體系和制度,堅持在三校的基礎,實行內部統校審讀、讀者有獎挑錯、專家評刊等行之有效的作法,在提高質量的進程中自我加壓、自絕退路,力求將少差錯乃至無差錯的精品期刊奉獻給讀者。主管單位: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單位: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編:彭雪飛,國際刊號:ISSN1002-3232,國內刊號:CN11-2252/TU,周期: 月刊,郵發代號: 2-514,創刊時間:1980
3總結
裝飾藝術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依照原有傳統設計特征,從色彩、紋樣、雕刻等多項內容出發,融合現代化建筑裝飾元素,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風格體系。相關人員要不斷加強對現代建筑元素的分析,將傳統裝飾藝術內容與現代建筑緊密結合在一起,孕育出新的民族形式,從本質上提升建筑的藝術生命力,加速建筑藝術設計的發展進程。